“祕中合作共贏的成功案例”(進博會故事)
2年前

  編者按: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在上海舉行。5年來,進博會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交流創意和理念,聯通中國和世界,成爲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書寫了一個個合作共贏的故事。本報從今天起推出“進博會故事”系列稿件,講述進博會助力各國人民邁向美好生活的真實故事,展現堅持高水平對外开放的中國給世界提供的新機遇。

  在祕魯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市郊區的薩查卡村,奧斯瓦爾多·馬馬尼家的3層樓房格外顯眼。記者走進他家的院子時,馬馬尼正與妻子、兄弟姐妹和孩子們一起,趕制一批羊駝造型的玩偶。這些獨具祕魯特色的手工藝品即將遠赴中國上海,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與消費者見面。

  “不久前,我們將房屋加蓋了一層,專門用於生產羊駝玩偶。”馬馬尼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來自祕魯阿曼塔尼島,島上許多居民世代以手工制造羊駝毛織品和玩具爲生。馬馬尼家也有一個作坊,從事羊駝毛手工藝品制作已經20多年了。以前,他們的產品主要在當地旅遊景點出售,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遠渡重洋銷往中國。一切改變都要從進博會說起。

  “我們白手起家,靠進博會打开了局面”

  2018年,長期從事中拉貿易的中國姑娘馬玉霞與祕魯夥伴貝德雷加爾、伊莎貝拉的創業之路剛剛起步。她們向中國客戶交付的第一筆訂單就是馬馬尼家庭手工作坊生產的1000只羊駝玩偶。正當她們想着如何進一步打开銷售渠道時,中國將舉辦進博會的消息讓馬玉霞眼前一亮。馬玉霞報名參加了首屆進博會,並爲這些羊駝玩偶起了“溫暖駝”的名字。

  當年11月,“溫暖駝”亮相首屆進博會。“我們展品單一,生產標准化程度有限,國內消費者能否接受,我心裏直打鼓。”馬玉霞說,當時她只帶了羊駝玩偶的擺件和掛件兩種樣品參展。沒想到,僅9平方米的展位擠滿了人,幾百件樣品沒等進博會閉幕就售罄。進博會首秀後,“溫暖駝”陸續接到5家實體店的訂單。

  2019年第二屆進博會,馬玉霞和大家做了充足的准備,伊莎貝拉帶着種類更多的新產品從祕魯飛到上海參展。“溫暖駝”再次旺銷。展會結束後,與她們开展合作的實體店達到17家,電商也主動找上門。到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時,“溫暖駝”品牌已增加到20多個大類、300多種細分商品:擺件、圍脖、拖鞋、動物玩偶……一時間貨品供不應求。

  “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國,也是第一次參加如此高級別的展會。”伊莎貝拉至今難忘現場參加第二屆進博會時的震撼與激動。她清晰地記得,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進博會开幕式上指出,中國市場這么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習近平主席的話讓我們充滿希望。我們一直努力給祕魯的特色產品尋找新的國外市場,這並非易事,直到通過進博會平台,我們進入了中國大市場。”伊莎貝拉表示,中國开放的大門越开越大,鼓勵着千千萬萬像她們一樣的創業者到中國开展業務,實現更好發展。

  “我們白手起家,靠進博會打开了局面。”馬玉霞說,借助進博會的平台效應,“溫暖駝”突破了創業之初的艱難時期,可以集中精力擴大產能、提高質量、創新設計。“正是因爲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开放,不斷爲合作交流搭建平台,‘溫暖駝’這樣的小企業才得以參與到經濟全球化大潮中。”

  “即使相隔萬裏,也能感受到精彩的進博會對祕魯手工藝人的友好”

  每周一凌晨4時,馬馬尼都會开着新买的汽車,到距離3個小時車程的布諾鎮購买羊駝毛皮。現在,他們一家每年能生產約5000只羊駝玩偶,絕大多數銷往中國。

  “我在阿雷基帕市的市場租了一家小店。有一天,馬玉霞來到店裏,從我和其他手工藝人那裏各买了幾件羊駝玩偶,比較誰家的工藝更好。最後,她選擇了我們。”一开始,馬馬尼並不適應成批量、標准化的生產。經過反復磨合,馬玉霞和貝德雷加爾對羊駝玩偶的五官、形態乃至脖子的粗細等都做了細化,產品的外形逐漸規範統一起來。

  通過進博會成名後,“溫暖駝”开始組織當地家庭進行專業化生產,大大提升了當地手工制品的品質。“如果沒有中國市場,很多像我這樣的手藝人就要失業了!”馬馬尼說。借助進博會打开中國市場後,馬馬尼的作坊收到的中國訂單金額從最初每年1萬美元,增加到如今的每月5萬美元。“我們一家人齊心協力搞生產,日子越過越好了。”望着家人,馬馬尼露出幸福的笑容。

  如今,在祕魯已經有100多個像馬馬尼這樣的家庭加入到合作中來。今年40歲的恩裏克是一名設計師,負責爲“溫暖駝”品牌設計新的玩偶模型。他的作坊以前主要生產火烈鳥和大象造型的玩具,只有4名家人從事生產。“中國夥伴一直在鼓勵我們提高質量、創新設計,這對於我們這些家庭作坊是很好的發展機會。”恩裏克對未來滿懷期待,“與中國的合作讓我們擁有了更好的生活。我們在中國被稱爲‘祕魯手工藝人’,這令人自豪。”

  看着中國夥伴轉發來的消費者評論和點贊,許多像馬馬尼、恩裏克一樣的祕魯手工藝人,都滿是幸福感和成就感。“即使相隔萬裏,也能感受到精彩的進博會對祕魯手工藝人的友好。”馬馬尼說。

  “通過進博會平台,一些祕魯家庭實現了脫貧致富”

  在阿雷基帕市西北郊的科羅拉多山區,記者見到了34歲的設計師加馬拉。與一般的家庭作坊不同,加馬拉的作坊有近40名當地女工。記者在現場看到,11名女工正在嫺熟地用針在玩偶身上點刺出花紋式樣。其他女工有的在家上班,也能獲得同樣的薪酬。作坊還專門設立了兒童活動室,方便這些女工照顧孩子。

  “3年前,進博會爲‘溫暖駝’帶來了大量訂單。我們加入品牌合作後,業務量迅速提升。如今,整個作坊每年可以生產約2.5萬件不同樣式、尺寸的羊駝玩偶。”加馬拉說。手工制作這些產品步驟復雜。“如您所見,這些長期與我們合作的手工藝人,已經成爲該領域專家。她們必須非常仔細,使玩偶看起來更加逼真。”加馬拉說。

  正在給一只“小羊駝”梳理毛發的羅薩裏奧告訴記者,羊駝玩偶的耳朵和面部等細節很難把握,她花了至少一年的時間來學習讓羊駝玩偶變得更完美。“我在這裏工作4年多了。”她說,“這幾年,我的收入提高了很多,還能有時間照顧家庭。”

  作爲合夥人之一,貝德雷加爾幾乎每天都要到這些作坊查看產品質量,如色澤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制作過程是否存在問題等。“通過進博會平台,一些祕魯家庭實現了脫貧致富。”貝德雷加爾說,“希望再次參加進博會,並把祕魯手工藝人請去,爲大家現場展示羊駝玩偶制作過程。”

  “中國堅持擴大开放惠及世界,給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深秋的北京,色彩斑斕。海澱區的一家商場內,人流不息,暖意融融。一家毛絨玩具店裏,一只只羊駝玩偶呆萌可愛,受到了顧客們的青睞。

  2021年,剛剛創業不久的毛絨玩具店主劉叢在瀏覽進博會相關新聞時,注意到了來自祕魯的“溫暖駝”。爲此,她特意報名參加了第四屆進博會,現場洽談合作。

  每兩個月,就會有一批“溫暖駝”從阿雷基帕市出發,經過利馬、香港,抵達上海,再分發至全國各地。

  如今,“溫暖駝”在國內30多家商場有合作銷售店鋪,年銷售額是2018年的20倍。今年,連續第五年參展的“溫暖駝”展台將擴大到36平方米,展出臥姿羊駝玩偶、手繡抱枕等新產品。

  參加了多屆進博會的祕魯駐上海總領館商務參贊蒂安娜·彼塔表示:“‘溫暖駝’是祕中合作共贏的成功案例,進博會是了解中國商業文化和消費趨勢的理想平台。”

  羊駝毛紡織業是祕魯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祕魯山區民衆的重要收入來源。近年來,祕魯大力推動羊駝毛紡織業及時尚業走上國際舞台,着力打造“祕魯羊駝”的原產地品牌。中國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爲這一產業帶來新的機遇。“隨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國很多消費者愿意購买高品質、差異化的產品。祕魯的羊駝毛紡織品在中國市場擁有良好前景。”祕魯出口和旅遊促進委員會執行總裁阿莫拉·卡巴哈爾·舒馬赫說。

  “溫暖駝”的故事,是中國與各國共享市場機遇的生動縮影。從歷久彌新的百年老店,到搏擊潮頭的初創公司;從實力雄厚的世界500強企業,到最不發達國家的中小微企業,進博會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在更好滿足中國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也在更好惠及各國人民。“進博會5年來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國堅持擴大开放惠及世界,給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舒馬赫說。

  (本報祕魯阿雷基帕、北京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祕中合作共贏的成功案例”(進博會故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