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90%和腰斬再腰斬,阿裏巴巴和貝殼網的機會終於來了
1年前
文章僅記錄《價值事務所》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沒有群、不收費薦股、不代客理財。

“這是價值事務所的第1111原創文章”

大數據+閱讀app,真真是個完美組合。以前所長想找什么方面的書,基本只有去知乎找人推薦或者去書店亂逛,這樣其實很不好,因爲很多運氣不好(沒能出圈)的小衆精品書就這樣被埋沒了。

但大數據+幾乎容納一切的閱讀app的出現,可以讓你看到很多過去很難接觸到的書。比如,微信讀書給所長的個性化推薦裏,經常有小衆得不行但質地很不錯且確實也是所長很需要的書籍,比如下面這本。

一看就知道有多小衆了,一共就9個人點評,這樣的熱度決定它很難出現在各種推薦書單裏,也不會出現在實體書店中。如果不是推薦算法,所長絕不會通過傳統渠道發現它。除了這本書以外,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小衆書籍是算法給推的,誒,感謝算法~

什么是“產業賦能型平台”


言歸正傳,所長今天想說的就是這本書的核心“產業賦能型平台”。其實所長對這種“產業賦能型平台”有些理解,也有些自己歸納的話,比如生態、比如深度參與產業鏈的平台,但缺少一些系統性的梳理,這本書好在它用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幫所長把這些知識點梳理了一下。

可以說,把本書喫透了,基本就能明白國內未來的一些商業趨勢,當然也可以解決一些對當下市場的疑問。

比如,市場普遍覺得,互聯網巨頭的流量紅利已經用盡了,以後只能是水電發電站一樣的基礎設施般的存在,很難再有新的增長點。

再比如,市場普遍覺得,國內的CXO就是看漂亮國大藥企臉色行事的,沒有什么地位,因此,一旦海外傳出制造業要回流的風聲,市場就被嚇得屁滾尿流。

還比如,市場普遍覺得,傳統企業都是夕陽行業,不值得留戀,以後也很難有什么大的作爲。因此,大A的風格就是板塊輪動,而且基本是成長性板塊輪動,今天醫藥明天消費後天半導體、新能源……只要是成長性板塊中的企業,板塊輪動的風來了,豬都會飛,非成長性板塊中的企業,走勢就和銀行一樣,大多時候都無人問津。

這樣的疑問太多太多了,不過,所長認爲,這些疑惑或多或少都可以在《產業賦能平台》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一個例子


書中介紹了貝殼這家企業作爲案例,其實所長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給大家介紹過,只不過沒有書裏講得這么深入。

在說貝殼之前,我們先說58同城。58就是一個典型的交易撮合型平台,上面有房源、有信息、有用戶,但這種平台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信息平台,僅僅是一個买賣雙方的信息中介,不會去篩查信息的真假,也不會對雙方交易做什么幹涉,這樣的平台在流量紅利用盡後,自然就該走下坡路了。

這也是目前絕大多數互聯網平台的隱形天花板。

同樣是平台,貝殼和58同城比,顯然就升了一個維度。

貝殼由於脫胎於鏈家,很清楚二手房交易都有些什么坑,中介們互相撬客戶、相互下絆子,甚至直接欺騙客戶,這是一個多邊共輸的局面,同行間惡性競爭,中介與客戶間信息不透明,客戶不信任中介,中介也想着如何坑客戶。

這樣的多方共輸局面顯然不利於房地產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因此,貝殼想將產業資源進行整合,用一種全新的模式讓過去的多方共輸變成多方共贏,從而避免天花板危機。

於是,貝殼對全產業所有公司,包括之前鏈家的競爭對手,开放了鏈家內部的房源系統、運營管理經驗、經紀人作業工具、人員培訓體系等過去賴以取勝的核心資源和能力,希望借助貝殼平台向行業輸出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經驗,幫助其他中介公司實現服務的標准化和品質升級,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完成鏈家從自營到平台的商業模式升級。

在把自己內部資源开源後,貝殼又把房屋中介業務從獲取房源到完成籤約這一完整的服務鏈條切分爲十個節點,一單完成之後,就把傭金進行切分,對服務鏈條上的每個節點進行傭金的二次分配。

如此,每個經紀人,即便來自不同經紀公司,都可以在鏈條上找到自己對應的角色,十個角色相互制約、相互制衡,要想造假,除非10個人一起造假,這種可能性是比較低的。而且,即便是行業內的新人,客源房源啥都沒有,但中間總有幾個環節是可以做的。

於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鏈家從曾經的一個全產業鏈一體化封閉式企業,變成了开放式、合作共贏、賦能式的平台,他的天花板與想象空間自然就比58同城大得多得多。而且,平台裏參與的每個經紀人/公司分到的蛋糕也比以前要多,交易成本也比以前要低,確實做到了多方共贏。

所以,貝殼一出現,58同城明顯就不行了。但其實早在貝殼出現之前,58模式就已經开始走下坡路了。

從交易撮合型平台到產業賦能型平台


其實,上述從58同城到貝殼模式的轉化,就是一種從交易撮合型平台到產業賦能型平台的升級。

在傳統的互聯網平台中,平台裏的主角就是供需雙方,平台的存在就是爲雙方提供直接交換信息、商品或服務的場所,比如美團聚攏商家和客戶,淘寶聚攏买家和賣家,滴滴聚攏司機和乘客……

這樣的平台天然就具備正向網絡效應。供給方越多,自然會吸引更多的需求方;需求方越多,自然也能吸引更多的供給方。只要供給需求雙方達到一個臨界點,平台立馬就开始指數級增長,過去的滴滴、美團、淘寶、拼多多在短短幾年間贏得的數億級用戶正是這樣來的。

但平台起來得快,垮起來也同樣快。一方面,用戶的遷移成本幾乎爲零,如果有更好的平台出現,用戶可能立馬就跑了,比如前段時間滴滴遭遇app下架,用戶/司機幾乎立馬切換去了美團和高德,不會有任何留念;拼多多拋出百億補貼,讓不少阿裏曾經的鐵粉快速倒戈;美團推出酒店、機票業務,用戶立馬拋棄了攜程、去哪兒……

另一方面,由於非常講究規模效應,平台本身其實沒有什么動力去設置嚴苛的參與標准來提高平台准入門檻,甚至很多本來小而美的“精英平台”爲了流量正越變越low,從而整體變形,導致優質用戶流失,知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其三,平台雖然具備規模效應,但這個規模效應不是無限的。以淘寶爲例,一方面,淘寶有商家越多用戶越多、用戶越多商家就越多的正循環,但這裏面又暗含一個悖論,那就是用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商家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就會有選擇困難,增加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正是因爲用戶注意力有限,商家之間的競爭就會很激烈,最終大家都很難賺到錢,這點從线上买流量越來越貴就能看出來。

種種的平台負面效應造成,傳統撮合型平台走到一定程度就會走下坡路,要挽救這個趨勢並實現新一輪的發展,方法就是從單純的撮合交易型平台向產業賦能型平台升維。

前文的貝殼比起58同城,顯然就是另一個緯度的物種。當然,做一個產業賦能型平台非常不容易,要求平台需要深度參與到產業裏面去,要對產業現狀、未來趨勢有足夠的了解,並搭建一系列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比如貝殼的房源系統、經紀人作業工具等。

完成產業賦能型平台的升級,在給供給側進行賦能的同時,相當於進行了一次供給側篩選,也就是一種變相的監管;同時也跳出了同質化的泥潭,相當於提供了一些“增值”服務,提高了用戶的切換成本;此外,也進一步提高了效率。

比如我們看阿裏的動作,他一方面在爲中小商家提供智能化生產服務,比如阿裏犀牛工廠,讓他們能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高質量產品的交付;一方面參股快遞企業締造菜鳥網絡,通過大數據對物流環節的改造讓現在的全國物流速度大幅提高,3天左右基本就能送達全國範圍內的包裹;一方面對线下實體商家進行賦能,實現线上线下的一體化,比如對大潤發的改造、對居然之家的改造、對盒馬生鮮的打造;阿裏雲、螞蟻集團建設的初衷,其實都是想爲零售業務進行服務……

雖然阿裏的新動作目前基本處於虧損中,整個產業賦能型平台轉型還處於早期,但這個方向是沒錯的。

傳統交易撮合型平台的着眼點是流量,一旦流量見頂,平台就只能傻眼,可產業賦能型平台的的着眼點是整個產業鏈,是一個產品從出生(原料)到半成品、成品、以及成品流通全鏈路的事情,而不是簡單的產品與人或者服務的匹配,它面對的環節更多、場景更復雜、變動因素更多,因此,做成了的價值必然會更大。

相關證券:
  • 阿裏巴巴-SW(09988)
  • 騰訊控股(00700)
#五部門發布《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暴跌90%和腰斬再腰斬,阿裏巴巴和貝殼網的機會終於來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