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道 美國“新安全通訊”博客網站11月3日發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學者傑西·羅登比克的文章,題爲《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的領導作用》。文章稱,近年來,中國开展了最全面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分區計劃之一,中國推進生態保護計劃和法律的規模和速度令人矚目。文章摘編如下:
隨着各國准備在2022年12月參加《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也更加引人關注。過去半個世紀裏,全球野生動物銳減了60%。2019年的一份聯合國報告警告說,目前全球對這種物種加速流失的反應還不夠,“需要進行變革性改變來恢復和保護自然”。
COP15第一階段會議於2021年10月在中國昆明舉行。當時會議的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國家战略的框架。COP15把生態文明作爲主題,表明了中國非常希望把它數量衆多的生態保護實踐介紹給世人。
昆明會議展示了中國將這一愿景付諸行動的努力。作爲雲南省的省會城市,昆明是一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的地區。
現在最緊迫的議題是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雖然COP15第一階段會議顯示了中國在環保方面的領導作用和成就,但中國將在COP15第二階段會議發揮什么作用仍有待觀察。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於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中國在這個國際論壇上的領導作用對於會議達到目的、取得有意義的成果至關重要。
近年來,中國开展了最全面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分區計劃之一,通常被稱爲生態保護紅线劃定。這需要使用遙感和空間分析技術,把生態系統管理與生物多樣性優先事項整合在一起。
生態保護紅线劃定已經作爲生態保護範例,推介給全球南方國家。
近年,湖北神農架大九湖溼地生態環境不斷向好,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增加。圖爲10月15日,梅花鹿在大九湖國家溼地公園內活動。(新華社發)
在COP15第一階段會議召开前夕,中國發布了首份《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白皮書說,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中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中國在2020年正式設立一批國家公園,並在2020年和2021年通過了長江保護法和溼地保護法。此外,中國政府已經宣布全面禁止圍填海,目的是保護候鳥棲息地。
中國國內推進生態保護計劃和法律的規模和速度令人矚目。
在蒙特利爾,中國將再次發揮領導作用。
沒有了第一階段會議時的便利條件,中國是否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展示生態文明建設的光輝形象?中國能否引領世界達成新的生物多樣性框架?如果是這樣,在中國大陸激增的大規模保護區框架會成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常態嗎?
這是COP15第二階段會議之前的一些關鍵問題。答案不僅對自然界、而且對全球環境治理的未來都具有重大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媒文章:中國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2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