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騰訊商世東:开放天籟AI技術,探索科技向善長效模式
1年前

在以“生聲不息 無界前行”爲主題的第七屆企業創新生態圈大會上,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主任商世東演示了騰訊天籟級聯麥克風音箱天籟AI降噪技術的效果。开啓後,即便在電鑽噪音的幹擾下,採集到的人聲依然能夠清晰、准確地傳達給大會現場的每一位聽衆。

這是一項應用於騰訊會議APP中的技術。爲了給2億多用戶提供高質的會議體驗,商世東帶領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採集了上千小時的語音噪聲數據,利用天籟AI算法和深度學習能力,成功消除300多種噪聲,有效提升用戶體驗。

當天籟AI技術跨界助聽領域,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

2020年9月27日國際聾人日上,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聯合中國聾人協會、設備廠商共同發起“天籟行動”,免費开放騰訊會議背後的天籟AI技術,嘗試解決聽障、聽損等社會問題。

兩年以來,“天籟行動”探索出科技賦能公益的長效模式,用技術和行動助力信息無障礙建設,取得良好的幫扶效果和社會反饋,爲更多聽障人群帶來便利。

11月10日,時代周報記者對話商世東,揭祕“天籟行動”的背後故事。

商世東在第七屆企業創新生態圈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圖源:企業供圖

超6000萬老人聽力受損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騰訊研究院、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等聯合發布的2022年國內首份老年聽障社會問題調研報告《敢問天籟關於老年聽力健康的十個問題》(以下簡稱《敢問天籟》)記錄了聽障老人唐臣等人的故事。

唐臣聽過這片土地上所有動聽的聲音——春天裏孩子在田間唱歌歌謠,秋天沉甸甸的扁擔吱呀作響。但是,由於長期在密閉、嘈雜的環境下作業,步入晚年的唐臣面臨聽力障礙的困擾。和許多農村老人一樣,他佩戴的是一兩百元左右助聽器,沒有噪音分辨功能,在放大聲音的同時,噪音也放大了,進一步加重了聽力受損。

在中國,類似唐臣這樣的聽障人士,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65歲以上老年人中,約1/3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國家衛健委、全國老齡辦發布的《2021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65歲以上人口則超過2億。也就是說,超過6000萬中國老人正在經歷聽力受損的困擾。

然而,《敢問天籟》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重度聽障老人使用助聽器的比例僅有5%-10%,歐美的這一數字已達30%,人工耳蝸的植入率同樣遠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絕大多數聽障老人生活在聲音混沌不清的世界裏。

商世東認爲,助聽器普及率低,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採購價格的高昂和採購渠道的困難。“城市裏有多少個眼鏡店,但是有多少個助聽器店?助聽器的銷售、服務渠道和用戶真正的需求,還存在很大差距。”

甚至很多佩戴了人工耳蝸、助聽器的聽障人士,因爲技術落後,在飯店、街道等嘈雜的環境下,依然會面臨聽不清的困擾。

商世東說:“當時我們就在想,能不能把我們在騰訊會議裏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數億用戶驗證的語音降噪和增強技術用在助聽設備裏,讓聽障人士能夠聽得見、聽得清、聽得真?”

“天籟行動”由此誕生。

AI算法助力助聽器性能大幅提升

2020年9月27日國際聾人日上,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聯合中國聾人協會等正式發起“天籟行動”,向合作夥伴、开發者、廠商免費开放騰訊天籟AI技術。

美笛樂、科利爾、諾爾康和中國聯通等國內外廠商,已接入騰訊天籟AI技術。

商世東介紹,“天籟行動”與美笛樂合作,幫助聽損者提高單音節的識別率達到66%;和科利爾在頻率測聽、聲消並音以及聽能康復訓練方面深度合作,爲聽障人士提供從測聽到聽覺提升的全鏈條解決方案;和諾爾康在設備上進一步提升人工耳蝸的清晰度和可懂度達40%;和中國聯通推出了聯通網卡升級版,用於輔聽和字幕識別,讓聽障人士不僅聽得清,還能夠看得清。

截至目前,騰訊已經幫助446萬用戶進行聽力水平篩查、幫助35.1萬暢聽王卡用戶提升語音通話和字幕識別效果、爲超1.1萬聽障人士進行言語康復訓練及發放耳蝸植入補貼等,爲聽障群體更好融入數字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不僅如此。商世東和團隊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做得更多一些,如何能覆蓋到更多的聽障、聽損人士。

今年3月3日全國愛耳日上,“天籟行動”2.0升級版啓動,將騰訊天籟AI技術开放給助聽器廠商智聽科技。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和智聽科技經過半年“背靠背”研發,誕生了天籟inside助聽器。

申萬宏源發布的《2022年助聽器行業研究報告》指出,助聽器的技術競爭正從“聽得見”向“聽得清”、“聽得懂”轉變,新技術層出不窮,助聽器性能的好壞極大程度取決於數字處理算法的好壞。目前主流的核心算法包括嘯叫抑制/語音增強、降噪算法/多通道響度補償/回波反饋消除等,主要致力於降低機器及環境的噪音,增強語言的理解程度,提升患者滿意度和體驗感。

“在我們搭建的兼容國際IEC 60118和ANSI S3.22標准測試環境下,對助聽器的六大關鍵指標進行了測量,系統延遲直接決定了整個助聽器的佩戴體驗,滿檔增益進一步決定了對中重度患者的聽力補償,語音質量、空間噪聲決定了在安靜環境下的音質體驗,家居噪聲和街道噪聲則是聽障老人平時花時間最多的場景。在這六大關鍵指標上,天籟inside助聽器的表現非常出色。”商世東表示。

基於騰訊會議完全自研實現的助聽器核心算法解決方案,天籟inside助聽器將復雜場景下的語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了85%。

商世東表示,天籟inside助聽器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比如雙耳聽學、場景識別等。“現在助聽器用的是單邊麥克風,兩個助聽器獨立工作。因爲頭部的掩蔽效應,聽障患者一個很大的痛點是沒有方向感,我們希望在雙耳助聽器這方面能研發出專利技術幫助到廠商。”

他補充稱,聽障患者需要不同的配置識別不同的場景,安靜的環境下、嘈雜的環境下,助聽器的不同技術怎么來配合協調工作,都需要解決。

商世東說,通信服務的終極目標是原音重現,“爲了保證通信體驗的真實和自然,我們也會保留適度的底噪和相應的一些環境聲音,鼓掌聲、笑聲在很多時候也是必要的。”

他希望,原音重現這一目標在助聽領域也能夠達成。“我們希望能夠達成,我們也相信未來能夠達成,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希望真的有一天,助聽器能夠像眼鏡這樣,實實在在地幫助聽障人士解決聽不見的問題。”

探索科技向善長效模式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2021年年底爲騰訊文化出品的年度特刊《選擇》一書撰寫了一篇文章。他認爲,現在我們面臨新的藍海,是一個由科技向善所推動的跨界創新的藍海。在鄉村振興、適老化、碳中和等各個社會議題上,有很多還未被充分滿足的社會需求,也是長久以來的社會痛點。

“怎么更好地利用和發揮我們現有的能力,把它們應用到更多更需要的場景中,爲社會創造價值,這是我們正在努力思考的難題”,馬化騰在文章中寫道。

“天籟行動”正是騰訊科技向善的一個創新嘗試和標杆。“騰訊具備技術領先性,又是有一定影響力、傳播力的大公司,承擔這方面的社會責任,和公司倡導‘科技向善’的原則相一致。多做一些互聯網公司這方面的工作,幫助更多實體企業,用上更先進的技術,帶來更好的體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商世東說。

事實上,“天籟行動”不僅限於向合作夥伴开放天籟AI技術,更在積極探索可持續的技術公益新模式,包括聯合政府开展公益測聽及老年義診活動、成立“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天籟銀發關愛專項基金”、开展韶關等地區專項救助試點等舉措。

今年4月28日,首期“天籟銀發關愛基金”試點落地廣東韶關。在韶關民政部門的支持下,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在當地开展老人聽力障礙預防、康復知識科普、聽力篩查等相關工作,爲500位家庭困難的聽障老人免費提供帶有天籟AI技術加持的助聽器設備,進一步推動“天籟行動”探索技術公益的長效模式。

商世東透露,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技術公益,讓更多、更大範圍的公益行動落地,“2023年,天籟AI技術會更多地开放給廠商,一起合作,改善、提升體驗,讓助聽器的價格保持在一個更加親民的水平,讓更多人受益。”

未來,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還將繼續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探索數字技術推動聽力健康、改善用戶體驗的模式和實踐,爲更多聽障人群提供更好的聽力產品和體驗,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數字社會。

編輯 駱一帆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對話騰訊商世東:开放天籟AI技術,探索科技向善長效模式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