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互聯:反彈還是反轉?
2年前

       因南下資金的不斷湧入,港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亦在重塑。

       易強/文

       進入11月之後,中概互聯板塊強勢崛起。

       11月1日,3只中概互聯ETF中的2只在盤中一度漲停,最終分別以9.66%和9.34%的漲幅報收,另一只漲幅爲5.70%。11月4日的表現更爲強勁:其中2只以漲停報收,另一只漲幅也有6.60%。截至11月7日,有2只月內漲幅超過17%,區間日均換手率超過50%,另一只月內漲幅爲12.50%,區間日均換手率爲7.66%。

       苦中概股久矣的港股市場也一掃頹勢。截至11月7日,恆生科技指數及恆生指數月內漲幅分別達到19.07%和13%。

       在恆生科技指數的30只成分股中,有17只同爲中國互聯網50指數及中國互聯網30指數——即中概互聯ETF的跟蹤標的——的成分股,其中又有8只成分股同爲恆生指數的成分股,合計權重佔到25.97%。

       在此之前,截至10月底,中國互聯網50指數及中國互聯網30指數年內跌幅分別達到43.77%和40.31%,自2021年年初以來的跌幅更是分別達到69.27%和65.77%。受相關成分股拖累,恆生科技指數及恆生指數年內跌幅(截至10月底)分別爲49.70%和37.23%,2021年年初以來的跌幅分別爲66.15%和46.07%。

       在這個過程中,因南下資金的不斷湧入,港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亦在重塑。香港交易所發布的《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20》顯示,2020年,香港地區以外的資金貢獻了市場總成交金額的四成,其中南下資金出力不足一成。不過,若根據交易所最新發布的數據進行計算,則在11月7日,南下資金的交易金額已經佔到市場總成交金額的三成。

       接下來的問題是,南下資金的攻勢會否持續,或將發生何種變化?中概股最近的表現,到底是反彈還是反轉?

       票房毒藥

       先看中概互聯網ETF的投資情況。

       目前市場上的中概互聯ETF主要有3只,即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513050.SH)、廣發中概互聯ETF(159605.SZ)及嘉實中國互聯網ETF(159607.SZ),其中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跟蹤的是中國互聯網50指數,其余兩只跟蹤的是中國互聯網30指數。

       上述兩只指數的發行方都是中證指數公司,前者有43只成分股,後者有30只成分股,前者涵蓋後者全部成分股。

       在中國互聯網50指數的43只成分股中,港股標的有22只,例如騰訊控股、阿裏巴巴-SW、美團-W、京東集團-SW、網易-S、小米集團-W等,權重合計89.13%。在中國互聯網30指數30只成分股中,港股標的有17只,權重合計81.63%;其余成分股或者在納斯達克上市,例如拼多多、愛奇藝等,或者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例如騰訊音樂、好未來等。

       在某種程度上,正因爲中國互聯網50指數港股權重更高,而2022年以來港股表現弱於美股,其年內表現亦稍弱於中國互聯網30指數。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7日,恆生科技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年內漲幅分別爲-40.10%和-32.47%,同期中國互聯網50指數及中國互聯網30指數年內漲幅分別爲-32.85%和-29.13%。

       歷史上,中概股曾一度創下傳奇。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互聯網50指數及中國互聯網30指數過去兩年漲幅分別爲96.848%和115.75%,過去5年漲幅分別爲141.99%和169.25%。但是,自2021年一季度以來,因爲種種原因,其傳奇光環迅速黯淡,最終淪落爲“票房毒藥”。

       勇猛加倉

       在這個過程中,因爲看好中概股的未來,公募基金愈挫愈勇,一路增持至今,南下資金亦相守很長一段時間,而後自2021年三季度以來因各種原因而不得不小規模撤退,而後又自2022年一季度重拾攻勢,三季度以來進攻力度更顯兇猛。終於,遍體鱗傷之後,投資者似乎看到勝利的曙光。

       份額規模變化方面,以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成立於2015年5月)爲例,2020年年底其份額規模爲26.83億份,2021年一季度末增至40.84億份,其後至2022年三季度末,在6個季度的季末,份額規模依次增至102.50億份、193.18億份、268.81億份、345.50億份、355.04億份、355.65億份。與2020年年底相比,2022年三季度末的份額規模增長了12.26倍。

       另外兩只中概互聯ETF——即廣發中概互聯ETF及嘉實中國互聯網ETF——自2021年11月成立之後亦是一路增持。2021年年底至2022年三季度末,前者的份額規模依次爲23.34億份、39.82億份、48.734億份、47.32億份,期間增長1.03倍;後者依次爲5.14億份、7.90億份、8.80億份、9.32億份,期間增長81.32%。

       進入10月之後,上述3只中概互聯ETF的份額規模繼續增長,截至11月7日分別爲355.86億份、74.40億份和32.32億份,較三季度末分別增長0.06%、57.23%和246.78%。

       而且,基金份額規模的增長有時是在基金公司不斷發布“溢價風險”提示的背景下發生的。以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爲例,11月1日至3日,基金公司連續3天發布公告,提示投資者注意“溢價風險”,可是11月2日至4日的份額規模每日仍然增加了100萬份。

       除了上述3只ETF基金,跟蹤中證滬港深互聯網指數、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恆生互聯網科技指數的7只ETF基金的份額規模自10月初以來(截至11月7日)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例如,華夏恆生互聯網ETF份額規模增加了17.40億份,富國港股通互聯網ETF增加了5.77億份,華寶港股互聯網ETF增加了2.22億份;若與年初相比,則分別增加了203.74億份、36.02億份和3.46億份。

       前面提到,中國互聯網50指數43只成分股中,有22只港股標的,其中又有16只爲港股通標的。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對於這些標的,公募基金整體上亦有所增持。

       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重倉持有了上述16只港股通標的中的11只,較年初增加1只,持倉市值合計602.50億元,較年初(580.46億元)增長了3.80%。考慮到同期中國互聯網50指數及恆生科技指數分別下跌了28.07%和39.16%,不難推斷出期間公募重倉增持力度不小。

       具體來說,公募對美團-W、快手-W、閱文集團、阿裏健康、京東健康等標的重倉增持力度明顯,三季度末所持股份較年初分別增長了1.79倍、1.06倍、9.02倍、8.22倍和1.77倍;同期這幾只股票的跌幅分別爲26.53%、29.29%、54.59%、45.37%和26.61%。

       附加結果

       事實上,不止公募基金,整個南下資金都在增持中概互聯網50指數成分股中的港股標的。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11月7日,南下資金持有17只中概互聯港股標的,較2020年年底增加3只,持倉市值合計3871億港元,較2020年年底(持倉市值合計4845億港元)下降了20.10%。不過,考慮到同期中概互聯網50指數及恆生科技指數分別下跌了62.63%和59.69%,不難看出期間南下資金加倉明顯。

       事實上,投資者若對相關個股進行觀察則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自2021年一季度中概股因種種原因而發生調整以來,南下資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並未減倉,直至同年三季度才有選擇地小規模撤退,到了2022年一季度,則开始重拾攻勢,三季度以來進攻更爲兇猛。

       以南下資金持倉市值最大的3只標的即騰訊控股、美團-W、小米集團-W爲例。11月7日,南下資金所持股份分別佔到該3家上市公司港股股本的8.96%、9.92%、14.13%,與三季度末相比分別提高了1.19個、0.97個、0.85個百分點,與2020年年底相比則分別提高了4.53個、3.56個、3.41個百分點。11月7日,南下資金所持3只標的股份市值合計3408.49億港元,佔到南下資金所持港股總市值(1.88萬億港元)的18.13%。

       值得一提的是,南下資金不斷增持中概互聯網相關港股標的還帶來了一個附加結果,即港股市場投資者結構的改變。

       2020年,香港地區以外的資金貢獻了市場總成交金額的四成,其中南下資金出力不足一成。到了11月7日,南下資金的交易金額(442.74億港元)已經佔到市場總成交金額(1488.18億港元)的三成。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概互聯:反彈還是反轉?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