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車的騰訊,如何講述出行故事?
1年前

車雲一體是未來的重要趨勢。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張偉賢 圖源:圖蟲

萬億級的智能汽車市場,充滿誘惑。有人心懷壯志選擇下場造車,也有人瞄向產業鏈,挖掘商機。
對雲廠商而言,這座富礦同樣不可錯失,日益增長的汽車數據催生了龐大的用雲需求,阿裏雲、騰訊雲、華爲雲、百度雲等廠商也紛紛推出“汽車雲”服務。
然而,這些科技企業盯上的,不只是雲服務百度雲背後有集度汽車,它是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在造車;而一再強調“不造車”的華爲和騰訊,在雲之外,也走出了不同的業務路徑。

華爲雖然號稱不造車,但其以“零部件供應商”的身份,提供了從軟件到硬件的全鏈條服務,尤其是華爲與賽力斯合作打造的問界系列車型,更是讓華爲無限接近於造車。

而騰訊將自己定位成“數字化助手”,主要提供產品和技術。相較而言,騰訊的業務邊界更清晰,但是與車企的距離似乎也更遠一步。

圍繞車企的服務之爭,無疑會越發激烈,而騰訊會如何應對競爭以及在出行領域有何規劃,外界十分關注。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了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智慧交通與出行總裁鐘翔平,他就外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差異化能力

與行業觀點一致,鐘翔平也認爲,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汽車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需求增長,而汽車產業鏈條十分龐大,它可以帶動更多科技力量、更多供應鏈生產體系一同成長,所以這是一次重大的產業機遇。

在這個過程中,智能化是一個重要議題。從汽車的角度,在用戶需求的推動下,汽車正朝着更高階的智能快速發展,其意義不亞於當年手機向智能手機的進化。

所以,車企對於科技的需求也在增強。如何滿足這些科技需求,部分頭部車企選擇投入力量做自研,更大多數的車企則需要依靠外部力量。

在鐘翔平看來,在造車這么深度的產業鏈條上,沒有某一家企業可以獨立實現技術的全棧化。“大家的核心能力是有差異的,正因爲各有所長,騰訊才能夠堅持數字化助手的定位,站在其他企業背後去輸出我們的優勢”。

66

比如針對自動駕駛的發展,車企不僅需要相關的技術,更需要相應的資質以开展工作。但對於絕大多數企業而言,他們的精力更多聚焦在造車業務上,對於更多的技術和管理要求,企業很難獨立應對。

這給騰訊留足了市場空間。比如在測繪資質上,去年下半年,自然資源部开展了測繪資質復審換證工作,相較以往,目前具備甲級測繪資質的企業數已大幅減少。

騰訊於今年年初通過了測繪資質復審,隨後還獲得了廣州、深圳兩城市高級輔助駕駛地圖許可。“無論是地圖測繪,還是高精度地圖合規,都是自動駕駛研發和運營的數字基礎設施,而騰訊可以給企業提供這些關鍵的資質、技術和能力”,鐘翔平說。

此外,遊戲科技也是鐘翔平重點提到的技術。他說,在遊戲引擎技術方面的積累,是騰訊的獨有優勢之一。“這些遊戲科技應用到交通領域,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建模,並在建模後實現高效、動態的渲染,從而更真實地將現實世界孿生到數字世界中,這對於未來出行領域的發展,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車雲一體化

隨着智能網聯化的發展,車端與雲端的連接變得更加緊密。通過對各種能力的整合,今年6月,騰訊對外公开了其“車雲一體化”战略布局,並在上海开設了智能汽車雲專區。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曾表示,“不造車是騰訊堅持的定位,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改善用戶出行體驗,是騰訊不變的方向”。

因此,騰訊的“車雲一體”框架,囊括了車、手機、雲等多端的打通。其中在車端,包括智能座艙TAI、智駕地圖等;在手機端,有微信+企業微信的連接能力,以及“騰訊出行服務”微信小程序等產品;在雲端,騰訊則推出了智能汽車雲等一系列雲上服務。

鐘翔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車雲一體是未來的重要趨勢,因爲車端的智能化,將使車變成一個高效的、移動的且有很強感知能力的智能體,它自然需要雲的支撐。

66

隨着自動駕駛成爲一種服務,自動駕駛功能的迭代效率就成爲最關鍵指標。在11月30日舉辦的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發布了車圖雲解決方案。鐘翔平稱,騰訊通過提供开放的車雲一體化的地圖能力,可爲自動駕駛運營人員提供精准、豐富的定制地圖和位置服務能力,從而幫助自動駕駛功能快速迭代和升級。

在此基礎上,對於C端用戶的觸達,是騰訊服務車企的獨有優勢。

鐘翔平說,“騰訊對於用戶的理解和對用戶廣泛的觸點,以及很多面對C端建設的產品組件和方法論,使我們在汽車數字化營銷方面也有很成熟的方案”。

不僅如此,基於C端的能力,騰訊通過地圖App以及微信內的出行服務小程序,在爲C端用戶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支持爲車企構建他們的品牌化服務。

這裏提到的出行服務小程序,其中便包括備受業內關注的聚合打車服務。鐘翔平指出,騰訊做出行服務,出發點是把更貼近於用戶需求的服務做聚合,這裏包括打車、公共出行以及其他大量車主服務內容。

他強調,“騰訊沒有跳進去做某個深度領域的運營者,而是希望把最全面和最佳的服務聚合在一起提供給用戶。我們正在加大這個模式的應用,既爲用戶呈現更好的服務入口,同時也會關注到更廣的服務供給生態,讓他們之間形成有效的銜接”。

合作與競爭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騰訊面向出行領域提供的更多是軟件服務,但鐘翔平坦言,在涉及到硬件時,騰訊也不回避,並且是積極的態度。“很長時間以來,騰訊已經構建了非常成熟的生態模式,這裏也包括跟車相關的硬件生態,比如傳感器、芯片等”。

鐘翔平指出,騰訊自身對於芯片是有技術投入的,此前也發布了一些專有領域的芯片,這是騰訊在進化關鍵技術能力,尤其是應用於雲方面的技術。

在汽車領域,其認爲,長期來看,芯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要點,但不是唯一的要點,因爲一顆好的芯片要想充分釋放和發揮能力,也需要有與之高效匹配的軟件。

圍繞汽車芯片,騰訊正在跟更多芯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據鐘翔平透露,騰訊正在跟地平线等國產車載芯片合作,同時面向全球化的芯片廠商,騰訊也爲他們提供適應中國市場所需要的雲化服務,打造軟硬件協同生態。

截至目前,有100多家車企和出行科技公司使用了騰訊的雲服務,騰訊智能座艙方案也已落地45家車企的超150款車型。

11月28日,騰訊與蔚來在深圳籤署战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在自動駕駛雲、智能駕駛地圖、數字生態社區等領域展开深度合作。而今年8月,小鵬汽車則與阿裏雲在烏蘭察布合建了自動駕駛智算中心。

事實上,在智慧出行領域,阿裏也是騰訊最直接的競爭對手。11月初的雲棲大會上,阿裏雲針對汽車研發、制造、流通三個業務場景推出了“汽車雲”,並表示已服務超過70%的汽車企業。

可以看出,在出行業務版圖上,阿裏雲與騰訊雲有諸多重合,尤其是隨着這兩家頭部雲廠商都开始強調“被集成”,並聚焦於產品和技術,二者也將在越來越多的垂直行業展开直面碰撞。

但好在,出行是一片藍海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鐘翔平也表示,在數字技術驅動下,汽車全面上雲已成爲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新趨勢。在更廣闊的範圍,汽車、交通、城市一體化發展也成爲必然趨勢,而這些,都給雲廠商們留足了施展的舞台。





往期推薦

供應鏈劇烈波動後:手機行業搭建“防火牆”

行業過冬 自動駕駛的長尾問題何解?

前三季度國內手機市場持續承壓,2023年有望觸底回升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不造車的騰訊,如何講述出行故事?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