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巴特12月1日電 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現場,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採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茶園(2022年4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如今,我國茶葉的種植面積、從業人群、茶產量及產值均居世界前列。
2021年4月6日,浙江杭州建德市的茶農操作採茶機採收春茶青葉。新華社發(寧文武攝)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开始種茶、採茶、制茶和飲茶,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供人飲用與分享。
3月31日,制茶師(左)在四川省雅安市蒙頂山制作綠茶“蒙頂甘露”。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黨委書記王永健在會議現場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助於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見度,以及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認識和尊重。
“中國將繼續認真履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切實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申報和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蕴含中國智慧的非遺項目,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他說。
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布朗山鄉班章村委會老班章自然村,當地部分茶農仍然保留傳統制茶技藝,從採摘到加工的各個環節堅持手工制茶。新華社記者吳寒攝
傳統制茶技藝主要集中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江南、江北、西南和華南四大茶區,相關習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布,爲多民族所共享。
這是2019年4月16日拍攝的一名制茶師在湖北巴東縣官渡口鎮水獺坪村處理茶葉。新華社發(楊順丕攝)
成熟發達的傳統制茶技藝及其廣泛深入的社會實踐,體現着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文化多樣性,傳達着茶和天下、包容並蓄的理念。
2021年5月13日,在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的老鷹茶工作室內,茶藝師在爲前來選購茶葉的遊客烹煮老鷹茶。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通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裏茶道等,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已經成爲中國與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媒介,成爲人類文明共同的財富。(記者:黃靈、許蘇培、周瑋、徐壯、鄭夢雨;剪輯:淡然;編輯:馬曉燕、刁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 向世界傳遞中華文化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