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更名 屢傳上市!手握京東雲,京東科技港交所IPO前路仍未知?
1年前

歷經兩次更名,京東科技能否去金融屬性,京東雲能否助力公司成功香港IPO,還是一個未知數

《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子西

近日有消息稱,京東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東科技)正爭取年底獲監管機構批准,在香港IPO上市。IPO規模可能低於此前20億美元目標。不過《投資時報》研究員梳理以往消息注意到,自該公司於2022年1月向中國證監會申請香港IPO後,不時便有相關消息傳出。

而在中國證監會網站,京東科技提交的《境外首次公开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的進度跟蹤,至今仍顯示爲2022年1月24日接收材料、1月28日補正通知,仍無最新進展。

公开資料顯示,京東科技前身京東金融於2017年6月底完成重組,重組後不再納入京東合並範圍;2018年12月京東金融更名爲京東數科。2020年9月,京東數科曾向上交所申請科創板上市,但受螞蟻集團暫緩上市、金融監管等影響,2021年3月底,公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同月,京東集團(美股JD.O、港股9618.HK)將智聯雲業務整合至京東數科後,2021年5月公司更名爲京東科技。

但兩次更名、重組,京東科技能否去金融屬性,京東雲能否助力公司成功香港IPO,都還是一個未知數。針對目前港交所IPO進展等問題,《投資時報》研究員日前電郵溝通提綱至該公司相關部門,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兩次更名 IPO屢受挫

公开資料顯示,京東科技前身爲京東金融、京東數科。2017年3月1日至6月30日,京東金融進行重組,增發重組輪融資並收購京東集團此前持有的公司股權68.6%。重組完成後,京東金融不再納入京東合並範圍。根據彼時籤訂的協議,京東擁有京東金融“未來稅前利潤的40%”(後因公司融資,權益被攤薄至約36%),且可將利潤分成權轉換爲後者股權。2018年底,京東金融更名爲京東數科。

2020年6月,京東通過轉換利潤分成權及以現金方式向京東數科額外投資17.8億元,以此取得後者合計36.8%股權。該年9月,京東數科向上交所申請科創板上市,但受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以及金融監管影響,公司於2021年3月底撤回發行上市申請。2021年4月2日,上交所終止公司發行上市審核。

彼時業內多認爲,公司撤回上市申請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重組,二是隨着監管環境變化,公司要把業務“去金融化”,升化並夯實公司科技屬性。按照上交所發布的《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1年4月修訂)》,明確申報企業應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創新企業以及房地產和主要從事金融、投資類業務的企業科創板上市。顯然,京東數科並不滿足科創板上市要求。

據京東數科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分爲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戶數字化解決方案等。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各期),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貢獻收入15.46億元、32.98億元、62.17億元、42.84億元,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貢獻收入73.03億元、100.19億元、109.18億元、54.09億元。兩者合計貢獻收入比約超過9成。

從產品來看,京東金條貢獻收入爲9.20億元、20.88億元、36.60億元和26.36億元,約佔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收入比例59.5%、63.3%、58.9%、61.5%。京東白條科技服務收入14.73億元、27.34億元、32.10億元、17.94億元,約佔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收入的20.2%、27.3%、29.4%、33.2%,佔比持續提高。

另外,上述兩種“方案”中的產品如信用卡服務、保險科技服務、收單機構的分潤、爲商戶與企業提供票據貼現平台服務,也基本“透出”金融屬性。

2021年3月31日,京東分拆智聯雲業務至京東數科。根據協議,京東轉讓總價值約157億元的京東雲與AI業務及若幹資產,作爲京東數科新發行普通股的對價。交易完成後,京東持有京東數科股權增至41.7%。該年5月,公司更名爲京東科技,“雲故事”由此被關注。

京東數科營業收入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京東數科招股書(申報稿)

京東雲起步晚、市場份額小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京東雲於2016年成立,主要向傳統產業推廣雲計算,融入網購金融大數據。彼時京東雲利用京東商城、物流、金融等生態資源產生的用戶大數據支撐,是它區別於競爭對手的地方。

但有分析人士認爲,京東雲相比阿裏雲、百度雲等起步晚,且早期“配角”屬性明顯,主要是爲京東自身的電商、物流等業務服務。同時,成立前兩年,把精力主要放在搭建技術隊伍和雲基地、缺乏長期战略規劃;直到2021年下半年,京東雲才逐漸確立“產業雲”战略定位,聚焦產業場景。

公开資料顯示,2021年7月13日,京東雲正式發布行業首個混合雲操作系統“雲艦”,並發布行業首個全面开放的PaaS生態“雲築計劃”。此外,還發布七大基礎技術產品,這其中包括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京剛第四代雲主機、新一代彈性專有雲JDStack 4.0、京東雲智能視覺系列產品等。

而今年11月1日,京東雲城市峰會(上海站)聚焦京東雲數智供應鏈,向外界展示京東雲在產業互聯、鄉村振興、數智能源、零碳園區等產業場景中的實踐。數據顯示,京東雲目前服務超95%的大型央企、近百座城市、2048家大型企業、914家金融機構以及超207萬家中小微企業。

但另一方面,同業公司們也未闲着,且阿裏雲、騰訊雲、華爲雲等都擁有自身獨特優勢、也已佔據國內雲計算較大市場份額。比如,阿裏雲的自研能力持續增強,社交媒體優勢是騰訊雲的較大特色、核心競爭力是SaaS,百度智能雲則深耕AI技術。

據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2022年Q1、Q2中國雲計算市場報告,Q1、Q2中國雲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均爲73億美元,同比增速21%、11%。阿裏雲、華爲雲、騰訊雲和百度智能雲合計市場份額達78.8%、79%。其中,阿裏雲仍是市場領導者,Q1、Q2市場份額分別爲36.7%、34%;華爲雲緊隨其後,市場份額18.0%、19%;騰訊雲的市場份額則爲15.7%、17%;百度智能雲爲8.4%、9%。

另外,2022年財年(實際時間爲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阿裏巴巴-SW(9988-HK)的雲業務(包括阿裏雲和釘釘)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後收入爲745.68億元,同比增長23.1%;經調整EBITA爲11.46億元,已實現年度盈利。2021年,百度集團-SW(9888.HK)核心業務雲服務收入150.70億元,較2020年增長64.3%,雲業務增速較好。

綜上來看,京東雲的市場份額距離“四朵雲”差距不小。京東雲能否破局?雲服務的收入規模、盈利能力又如何?京東科技能否借助京東雲、在香港IPO上市,目前來看仍是未知數。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兩度更名 屢傳上市!手握京東雲,京東科技港交所IPO前路仍未知?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