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黃光裕浮沉啓示錄 貴在不拋棄、不放棄!
1年前


在困境中等候起飛


作者:何樂怡

編輯:李靜

風品:沈禾 車一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欠薪、裁員、虧損、債務逾期……


2022年的國美,着實不算太平。


臨近年末,“國美電器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清算”消息甚囂塵上,再次讓#國美破產#詞條登上熱搜。


無力回天了嗎?


好在及時闢謠,只是虛驚一場,然仍難掩尷尬:


遙想2021年初,黃光裕高調回歸,並喊出“18個月”目標,市場着實興奮了好一陣。


可一番努力,國美沒有找回丟失的榮耀、反倒越發下墜了,虧損加劇、股價低迷。


一代梟雄,何以至此?還有翻身機會么?


01

按下葫蘆浮起瓢 “巨獸”至暗時刻

LAOCAI

11月29日,“中城院要案中心”官微消息稱,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因拖欠供應商數百萬貨款,經催要不能償還,被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破產法庭申請破產清算,法院已啓動審查。


“中城院要案中心”是誰?


官網顯示,其成立於2020年12月,是中城百億產業研究院下設從事重大疑難復雜案件論證和探討的法律服務機構。


12月1日,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截至目前,我公司(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及國美控股集團其它下屬公司未收悉任何司法機關作出的有關我公司被申請破產的法律文書或問詢談話。”


輿論隨之松了口氣,可盡然是空穴來風么?


12月2日,中城院要案中心再發微博,表示其中心及協同律所已向法庭郵寄相關材料,“通知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山雨欲來風滿樓。孰是孰非,留給時間作答。


可以肯定的是,國美日子不好過。2022年以來集團旗下多個平台、公司陷入業務收縮、裁員、欠薪、延發工資等風波。


2022上半年,國美零售營收121.09億元,同比下降53.46%;歸屬母公司淨虧29.6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50.24%。


10月21日,國美零售發布盈利預警公告,前三季累計銷售收入同比將滑約55%至60%之間。28日補充公告顯示,預計2022全年歸屬於母公司擁有者應佔經營虧損將比去年同期擴大35%至65%之間。


高懸負債同樣讓人頭疼。2022上半年,國美零售總負債規模585.67億元。其中500.68億元流動負債,流動負債佔比超85%。需1年內償還的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229.02億元。資產負債率從2017年末的72.28%,漲到2022上半年的78.65%。


據媒體報道,國美目前債權人來自超20家銀行和信托公司。其中,第一大債權人爲渤海銀行,貸款8月已到期,風險敞口達70多億元,獲得了半年展期。


償債能力如何呢?


截至2022上半年,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24.1億元,同期經營活動現金流5535萬元。


巴菲特曾言,現金就像氧氣。後疫情時代,現金流更是穩健發展的“試金石”,尤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相比淨利更具含金量。只有流動起來,才能產生利益、推動發展。


關鍵的團隊建設上,亦缺乏穩健基礎。2022年9月,國美欠薪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有國美員工反映,公司口頭告知員工8月工資將會延發。


彼時,國美集團回應媒體稱,企業轉型進程受阻,現金流承壓明顯,爲保證公司正常運營,做了一些臨時、應急調整。且公司不排除繼續實施減員計劃,以進一步縮減運營成本。


10月,國美電器董事長黃秀虹甚至表示,公司到12月底前,只會給員工上社保,不會再發工資了。黃秀虹還補充道,今後中長期,工資發放也存不確定性。


據電商報,有數據顯示,從2021年末至2022年6月末,國美員工從32278名減到25701名,僅2022上半年便有6577人離开公司。


其中,不單單只有底層“打工人”,還包括一衆中高管理層。


據澎湃新聞,國美電器9月19日內部發文稱,王巍因個人原因辭去國美電器CEO一職。


掐指算來,從張德炬到王波於再到王巍,短短一年多時間CEO已有三次變動。此外,黃光裕重金挖來的前百度二號人物向海龍、原阿裏國際站負責人丁薇等也已離开。


實際上,在欠薪門爆發前,各地就已陸續出現消費者在國美電器門店付款後無法提貨的情況。下半年以來,一些門店出現閉店,拖欠租金、水電費情況。隨着4月惠而浦中國公告國美電器長期拖欠貨款8236萬元,各地供應商亦發生追討欠款事件。


一些銀行已經坐不住了,長安銀行、興業銀行、上饒銀行、光大銀行、江蘇銀行提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訴訟,針對國美財產保全、執行案件不斷

……


可謂四處“起火”,按下葫蘆浮起瓢。破產一說雖聳人聽聞、卻非完全空穴來風。不禁疑問,面對內憂外患、至暗時刻,巨獸國美、大佬黃光裕該憑什么穩定人心?


02

進擊與蟄伏 錯付與辜負

LAOCAI

兩者並非不想自救。


2020年6月,黃光裕假釋消息燃爆二級信心,國美金融科技股價暴漲60%。


回顧大佬“改革之箭”,除了振聾發聵的“18個月”口號,亦有一些大战略、大實操讓外界看到重振希望。


當時公开信中,黃光裕拋出全新战略,即“1+1+1”三年战略發展目標:2023年實現較高盈利並達到以往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


隨之打出系列組合拳:


2021年1月12日,國美APP客戶端推改名“真快樂”,國美零售娛樂化战略全面开啓;


2021年4月,國美正式宣布收購“打扮家”,推出“打扮家”APP智能裝修平台。之後打扮家創始人崔健匯報了3年5000億GMV的目標。要知道,彼時整個國美集團一年營收才400多億元。


融資方面亦有大手筆。隨着黃光裕正式回歸,國美先後與拼多多、京東战略合作,兩家電商巨頭分別購买2億美元和1億美元可轉債。


此外,公开渠道可見的融資動作還包括國美與廣發銀行昆明分行的战略合作,這項2020年5月籤約落地的合作,使國美獲得廣發銀行昆明分行30億元人民幣的綜合授信額度。


不得不說,大佬回歸就是不一樣,振臂一呼,要战略有战略,要資金有資金,不少輿論也堅信國美可以通過“真快樂”來改變自身基因,實現品牌煥新,吸引新消費群體,並衍生出可持續業務發展。


然最終,還是錯付了。


行業分析師劉銳玲認爲,國美雖有煥新之心,卻忽略了轉型難度。國美商城改名,金字招牌推倒重來,相當於重新從0到1。想要重建認知,不僅難度大,也需時間沉澱,只是競品消費者都不等人。


“電商領域,早已巨頭林立、難以突圍;家裝領域,時值地產寒冬、又是跨界而來、需要協同整合。心急喫不了熱豆腐,而市場又沒有那么多等待時間,國美的尷尬正在於此。”


沒錯,國美背負高槓杆且持續虧損,最緊缺的正是時間。遺憾的是,多元新業務兇狠开拓,看似藍海、想象空間巨大,實則專業門檻都不低、華而不實、意味貪大快進,最終導致高投入低產出,反而對零售主營業務造成反噬,股價業績怎不雙頹。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分析表示,縱觀國美近二十年的電商歷程,可以發現國美在電商的經營策略上舉棋不定、涉足過家電、社交電商、智慧家庭、娛樂等,但目標太過繁雜。


“真快樂想同時對標拼多多、京東、淘寶、小紅書、抖音、快手等,顯然一時難以取得成績。加上國美電商的名稱頻繁變換,不能形成有效的辨識度;此外,國美‘腳踩多只船’,先後入駐拼多多和京東……時常變換的战略讓國美疲於應對,始終無法形成自身的優勢。”莫岱青補充道。


不算多誇言。國美零售一邊人員優化、現金流緊張,一邊又出現薪酬大幅增長。2022上半年,其管理費約17.46億元,其中人員薪酬就達9.67億元,同比上漲約61.98%,已接近2021全年國美零售的人員薪酬(10.85億元)。


同時據《中國新聞周刊》,國美從2021下半年开始,銷售一落千丈。在國美員工視角看來,由於長期爲庫存所累,國美應付账款和票據周轉天數變長,而結款變慢情況下,黃光裕回歸後強勢改變長期以來的合作模式,要求供應商單獨支付展廳服務費,並需一次性付清,激化了矛盾。


一番高調進擊,就出現了追討欠款事件。同時隨着高管離職,國美2022年8月中旬宣布進行“战略性蟄伏”,聚焦线下業務,真快樂平台、折上折平台的業務陸續暫停。


不得不說,黃光裕沒有打出外界期待的勝負手。人們發現,一向穩准狠著稱的商業大佬,一個個出擊顯得軟塌無力、似乎失去了往期攻無不克战無不勝的精准與強悍。一番大力並沒出奇跡,從“重回王者榮耀”到“活下去”,國美面前似乎有一道無形厚牆橫亙。


不禁疑問,鷹擊長空的雄心背後有多少錯付辜負?時隔十多年再战江湖,大佬還有多少敏銳性、前瞻性、把控力,何時王者歸來、重溫榮耀?


03

頻頻減持爲哪般

LAOCAI

客觀而言,黃光裕也在聚焦。


2021年4月,將鵬潤大廈、湘江玖號和國美商都三處物業近20年租約注入國美零售。


2022年8月,國美零售曾宣布擬重組公司業務板塊,剝離虧損業務,注入大股東兩處物業及安迅物流部分股權,以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融資能力,助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這一計劃中,國美有兩大目的:一是开源節流,去繁就簡,專注核心主業,打造新盈利模式;二是優化資產結構,推動企業架構變革和管理升級。這一度引發市場期許。


遺憾的是,自救計劃最終“夭折”:11月18日國美零售公告稱,因未滿足該先決條件,收購事項將無法進行。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指出,國美零售目前最大的威脅是基本上沒有現金流,年內到期的應付債務遠高於其營收規模,還账的錢從何而來是燃眉難題。


“黃光裕把國美持續經營下去的信心已經基本上沒有了,如果有,也不會多次低位減持股票”。


勿怪言辭太犀利。玩味的是,相比低迷業績,黃光裕夫婦大手筆減持堪稱凌厲。


港交所國美零售大股東權益披露記錄顯示,黃光裕夫婦持股比例在2021年4月7日注入三處物業租約後達到頂點,爲87.11%。


兩者頻繁減持自2021年底开始,有媒體統計迄今共減持13次,累計套現約10億港元。


就在鵬融收購公告終止的前4天,11月14日,黃光裕夫婦在0.1381港元的位置減持5億股,套現6905萬港元,減持後持股比不足去年高點一半,爲37.79%。到11月23日最新一次減持後,持股比已降至33.88%。


另一廂,國美零售在配售股份融資。7月6日其增發公告稱,實際配售19.625億股,融資約7.76億港元。從用途看,7764.6萬港元或10%用於償還債務;約4.66億港元或60%用於擴展线上线下雙平台業務;約2.33億港元用於一般運營資金。


這讓輿論不乏微詞。劉步塵認爲,國美零售以及國美電器破產,和“黃光裕破產”是兩概念。


“我認爲國美破產清算對黃光裕個人財產保全而言,反而是上策,可以爲黃個人資產保全劃一個護城河。黃光裕死守國美不放,國美會把黃光裕個人資產慢慢耗光,這不是黃光裕想看到的結果。”


是否偏頗片面,仁者見仁。


可以肯定的是,當家人減持不利各方信心。而信心比黃金更寶貴。如何消逝利益切割質疑,黃光裕還會“救”國美嗎?市場需要一個更確信的答案。


04

烈火見真金 不拋棄、不放棄!

LAOCAI

勿怪太苛求,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遙想輝煌時,國美代表的是一個時代。


從賣收音機、電風扇起家,之後搭乘零售風口扶搖直上,國美一度成爲國內最大的家電零售商,繼而發展成集零售、互聯網、金融、地產、投資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產品加服務提供商,期間黃光裕更三度收獲中國首富稱號。


可以說,國美、黃光裕就是一個商業傳奇。


奈何,急速擴張、太過粗放。命運兜轉、起落之間,錯過了互聯網黃金十年的兩者,逐漸迷失掉隊。


舊地圖,到不了新大陸。曾經的王者,需要再出發。


欣喜的是,國美並沒全然放棄。在處減持風波的9月,國美新型門店在北京西壩河店試營業,定位“展示體驗+家延伸+家娛樂+家服務”,打造沉浸式家生活消費場景,旨在煥新品牌。據悉,這類門店已在福州、重慶、武漢、廈門4地先後落地。


线上場景也在快馬加鞭。國美近期宣布,將在全國門店陸續啓動“直播創新”工程。將由國美電器總部、各大區域超過上千家門店、加盟店、社會推手共同參與打造,每月直播場次超過萬場,涵蓋家電、日用百貨等全品類商品。


據界面報道,國美直播業務將輻射包括國美電器總部、各大區域超過上千家門店和加盟店。結合地方特色,針對各類家電類產品進行直播帶貨,“一個門店一個直播账號”。


截至2022上半年,國美零售尚有約4000家线下門店。若能全部覆蓋、做深做透,矩陣式的生態協同價值亦不容小覷。


“全民推手”計劃,國美員工可進入“小美幫幫”平台,分享商品並賺取傭金。目前“全民推手”已累積約33萬人。


種種舉措看,國美雖處困境,战心猶存,全力擁抱新零售新場景、深變之心足夠決絕。


的確,過往看,王者亦或梟雄,平庸苟活、久居人下應是黃光裕最不能忍、最不甘之事。那么,歸來後的鷹擊長空、國美巨變就是必然、必須之事。穿越一路風雨浮沉,兩者韌性、定力、果敢、不服輸應是最寶貴的財富。


好在,閱盡千帆、喧囂褪盡,痛定思痛的黃光裕能及時轉向。正如公开信所言,國美需要面對現實、直面生存,國美進入了战略性聚焦與蟄伏,以熬過這個寒冬。需要大家更多的包容與支持,多給企業時間和空間。“困難都是暫時的,解決好當前的困難,做好取舍,做正確的事。”


從天生進取者,到能屈能伸者,這種改變是可貴的,尤其發生在“商業教父”身上。而敢於認輸,總歸有始有終,且還能越挫越勇、再战江湖,這種誠信與擔當亦值肯定。


單憑這兩點,我們就應該給予兩者更多時間、空間。


巴頓曾言:一個人的成功,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彈力。


相信見過大風浪的黃光裕,最明這個道理。烈火見真金,逆境真英雄。穿越利益切割迷霧,面對半生心血,國美應是黃光裕的心心念念、一生所系。


是英雄遲暮,還是化蝶新生?貴在不拋棄、不放棄!


本文爲銠財原創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國美、黃光裕浮沉啓示錄 貴在不拋棄、不放棄!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