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非遺,44項中國“茶文化”讓世界嘆服
1年前

  【環球時報報道記者陳茜鐘玉華】編者的話: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七屆常會上,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人類需要和諧共處,需要優雅詩意的棲居,中國茶文化講究“茶和天下”,其“清靜和雅”的理念正契合了今日世界的需求。

  非遺項目主要來自四大茶區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指有關茶園管理、茶葉採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福州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該項目包含了來自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的44個小項目。本次申報涵蓋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傳統制茶技藝,其中還包括徑山茶宴、趕茶場等相關習俗,堪稱我國歷次人類非遺申報項目中的“體量之最”。制茶師根據當地風土,使用炒鍋、竹匾、烘籠等工具,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核心技藝,發展出2000多種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滿足着民衆的多種需求。

  制茶師在進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王福州介紹說,傳統制茶技藝與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主要集中於中國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江南、江北、西南和華南四大茶區,包括浙江、江蘇、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河南、陝西、雲南、貴州、四川、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市、自治區);相關習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布,爲多民族所共享。

  文旅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一份文件稱,茶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人們採用泡、煮等方式,在家庭、工作場所、茶館、餐廳和寺院等場所飲茶。茶是社交領域以及婚禮、拜師、祭祀等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爲參與本次申報項目的一員,王福州表示,本次選取“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作爲本次申遺的項目是考慮到茶有傳統技藝的成分,其分布地域廣,遺產類型豐富,並有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東西方交流的歷史意義。

  文化學者俞金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西方那種大消耗大消費、注重物質的生活方式已經不適合人類的發展,人類需要更豐富的精神生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好滿足了人類的需求,而茶文化正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中國茶,連通全世界

  雲南省茶業協會會長鄒家駒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和制作茶葉的國家。茶與中國人相伴千年,這在衆多歷史資料中得到考證,其中包括中國第一部藥物專著《神農本草經》,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宋代大詩人蘇軾在詩詞中對飲茶的探討等。茶在我國歷史悠久,不僅深深融入百姓日常,也成爲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文化學者姜松告訴記者,最早茶基本上是一些貴族和上層人士飲用的,隨後,飲茶文化的發展和普及是跟宗教相關的。從一些文獻記載中會發現,南北朝時期道教和佛教很流行,道士和僧人都是遵循着一種過午不食的清修方式,爲了提神醒腦而喝茶。到了唐朝的時候,佛教傳播很廣,普通人开始喝茶,形成了大衆飲茶文化,宋代則達到高峰,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可以看到很多茶館,北宋時去茶館喝茶已經變成一種重要的社交方式了。宋朝時有一種鬥茶的雅玩方式,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鬥茶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鬥茶品環節之一是把茶餅碾碎,然後進行炒制,再用沸水把茶用專門的工具打散,打茶的時候,泡沫持續時間越久,說明茶越好。

  中國民間文化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兼祕書長鄭長鈴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人很早就發現茶飲並廣泛生產、服務於生活,同時遺留下茶馬古道等,爲今人津津樂道。

  作爲能夠和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萬裏茶道等著名商道並稱的茶馬古道,是溝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紐帶,是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歷史見證,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之一。

  原生茶馬古道滇藏线與川藏线首次以遠徵古道的形式翻越橫斷山、青藏高原,向西域延伸,和絲綢之路會合,茶馬古道上形成了多元文化互動和交流的現象,成爲古代和近代中國連通外部世界的強勁動脈之一。茶馬古道所輻射區域有漢、藏、傣、彝、納西等20多個民族聚集棲息,薈萃着中原文化、藏族傳統文化、貝葉文化、火文化、東巴文化等多種文化形態,藏傳佛教、禪宗等也都留下不同程度的影響。

  文化學者俞金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作爲茶樹的原產地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的茶葉、茶樹、茶文化隨着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的开展而傳遍全世界。唐朝時就开始傳入日本、朝鮮、南亞、東南亞等地區,16世紀傳至歐洲各國、美洲大陸、中東、俄羅斯等地區。而在中國茶文化的直接影響下,英國、日本、韓國、俄羅斯以及摩洛哥也都形成了各自國家的茶文化。這其中,又以日本茶道、韓國茶道受中華茶文化的影響最大。

  姜松介紹說,唐朝時鑑真東渡,隨着佛教把茶葉帶到日本,進而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西方國家中,17世紀起,茶葉最早對英國影響最多,進而影響了整個歐洲。到了18世紀、19世紀,英國的整個國家經濟都受到茶貿易的影響,據統計,當時英國國民收入的10%都用來購买茶葉,成爲重要的奢侈品,一些精英階層都認爲英國人在茶葉上的消費太過奢侈了,所以建議大家減少喝茶。可是飲茶已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不僅因爲英國人喫肉較多的飲食結構需要茶增進消化,而且飲下午茶變成了社交方式,之後出現大量茶館,當時一個主婦如果不會給客人煮茶的話,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婦。

  到19世紀,英國整個國民經濟與兩種植物息息相關,一是花費白銀去买中國茶葉,二是爲了調控巨大的貿易赤字,开始在印度種植罌粟,制取鴉片,後來甚至發動了兩次鴉片战爭。

  英國爲了縮小巨大的貿易逆差,決定把茶種偷出來,晚清時英國植物獵人羅伯特·福鈞把中國茶樹偷帶到印度。現在,全球至少有50多個國家種茶,有120多個國家從中國進口茶葉,全世界喜歡飲茶的人數已超過50多億。可以說,源自中國的茶以及茶文化,已經傳遍全球。

  晚清採取了閉關鎖國政策,中國制茶工藝等相關的茶文化在商業營銷和傳播方面开始落後於日本,但是中國人千年發展傳承的種植茶葉的技藝以及制茶工藝等茶文化博大精深,今天依然首屈一指。

  非遺傳承人:申遺成功只是起點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湖龍井茶”採摘和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樊生華參與了本次申遺,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申遺成功意味着更重的責任和更好的傳承。炒茶48載,爲了把“老祖宗留下的炒茶手藝一代代傳下去”,樊生華從2015年就开始去周邊學校及職業技能培訓單位進行西湖龍井茶制作技藝的培訓。“炒茶需要有耐心,這也是我常和年輕人強調的。”政和白茶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豐曾經參與2016年G20杭州峰會國禮白牡丹的制作,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本次申遺成功足以證明中國茶及制茶技藝的價值,是中華文化自信自覺的重要例證。

  申遺成功有利於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同時茶文化對道德修養和人格塑造會產生深遠影響,通過絲綢之路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鑑,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楊豐所在的茶廠與國際組織合作,提供“以勞動換食宿”的遊學模式。幾年來,吸引了十多個國家上百名志愿者住在茶廠,跟工人們一起採茶制茶體驗生活,這些志愿者又將對政和白茶的了解和美好記憶帶到五湖四海。

  楊豐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申遺只是起點,要專注做好茶的品質,珍惜品牌的價值。隨着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響應讓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號召,我希望愛好茶的國際友人們,可以走進茶山,來了解中國的茶文化,可以把我們的茶葉、百年的茶葉滋味以及我們的風土人情,帶到世界各地。”鄭長鈴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通過這次申遺,我們不能只看到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更需要看到蕴含其中的認識自然、追求與自然社會和諧的理念、智慧、經驗、情感、精神,推進文化遺產傳承傳播,促進大衆的中華文化自覺,進一步確立有更多具體實質內涵的文化自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入選非遺,44項中國“茶文化”讓世界嘆服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