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於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作爲跨境電商賽道快時尚領域的巨頭,希音(SHEIN)一直低調而蟄伏。不過,自今年拼多多开始布局海外市場、推出國際版拼多多-Temu後,SHEIN的行業地位正在受到威脅。Temu橫空出世後,作爲美國第二大電商的SHEIN,也再難高枕無憂了。
值得一提的是,坐擁 1.2 億用戶的SHEIN,甚至直接开啓了紅色預警:要求一些核心供應商做出 " 二選一 "
的排他性合作要求,可謂將其與拼多多之間對決的緊張氣氛拉得滿滿的。拼多多作爲後來者,顯然也會不甘示弱,而是通過人才挖角、營銷燒錢等方面強勢進攻SHEIN的腹地。
據了解,SHEIN除了在搶佔供應商資源方面十分強勢外,還推出了一系列搶佔人才、客戶的策略,試圖回擊在跨境電商賽道來勢洶洶的拼多多。只不過,在國內市場,電商平台“二選一”早就被相關反壟斷政策“一窩端”,SHEIN在海外市場與拼多多廝殺,此舉是利大於弊,還是兩敗俱傷?
Temu來勢洶洶,SHEIN由進攻變爲防守?
早年,無數人質疑拼多多定位下沉市場,是在讓消費降級,而且因爲定位過於低端、品牌形象難於“高大上”。但是,這類質疑卻遭到了拼多多創始人黃錚的反駁。黃錚表示:“消費升級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讓三、四线城市的人也有廚房紙用,有好水果喫。”
按照黃錚的理解,人們追求價格更低、品質更高的產品,是潛在的、客觀的、真實的甚至剛性的需求,這並不代表消費降級,以及對生活品質的擺爛。相反,這是拼多多照顧到三四线下沉市場,更多人群潛在“消費升級”需求,因此才得以確定战略定位。
拼多多相對成功的事實也證明,黃錚的認知確實高人一等。不過,當其試圖借助Temu將國內的 " 低價營銷 " 和 " 砍一刀
"復制到海外市場時,卻又迎來了一片質疑之聲。
大衆質疑的道理很簡單,美國的經濟水平相對發達,有多少人會爲了貪便宜而參與消耗人脈、在國內廣遭詬病的社交裂變活動呢?只不過,以Temu目前在美國等地的市場表現來看,或許大衆的質疑也要不攻自破了。
據了解,自Temu上线以來,已經多次登上美國 APP 下載榜首。而且,深諳用戶增長之道的拼多多,在美國還通過 " 用戶拉新發放傭金 "
的社交裂變,帶來了大量的增長。
例如,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就有用戶表示:“ 只要有新用戶接受了我的 Temu 邀請,我就能獲得 20
美金的傭金。”而在tiktok某網紅的Temu拉新教程視頻下,一位老哥淡定地留言說," 我一天在Temu上薅了200 刀
"。熟悉的玩法、熟悉的“配方”,拼多多就這么在海外扎根了。
而在拼多多“故伎重演”之下,SHEIN顯然感覺有些壓力山大、山雨欲來。因此也讓過去孤獨求敗的SHEIN,由在海外市場強勢進攻,轉向了謹慎防守。
據媒體報道,自Temu上线後,SHEIN也因爲用戶的選擇更多,而變得十分被動,因此也動作頻頻。例如,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直言不諱,"SHEIN不包郵就轉投Temu的懷抱
","Temu 更便宜,我要放棄SHEIN了,賺我這么多 "。
通過用戶抱怨的只言片語足以看出,過去用戶選擇SHEIN,或者多是因爲其別無選擇,因此對於其產品價格、質量、服務的瑕疵,尚有一定的容忍度。但是隨着其可選性變多,用戶也开始選擇不再容忍,而是一旦商品價格太貴、質量太差、服務跟不上,就直接換一個平台購物。
例如,很多網友對比發現,新進場的海外版拼多多Temu,確實在價格上更佔優勢。由此也不難理解,爲何SHEIN要加大力度回懟Temu了。除了在新人補貼方面十分具有誘惑力以外,在黑色星期五等活動期間,Temu更是打出了
"70%-90% OFF" 的大折扣。在服務方面,Temu也不輸SHEIN,除了提供全場包郵外,還提供90 天包退貨的服務。
對此,SHEIN首先從內部下達了“嚴禁令”。據報道,一方面,SHEIN針對Temu高薪挖角的回應是,將對跳槽Temu的員工永不錄用,以防止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對於Temu與其搶奪跨境電商平台合作的供應商,SHEIN表示供應商的選擇非此即彼,需要二選一。不過,即便如此,據稱依然有部分企業爲了避嫌,另外注冊公司入駐Temu,這也導致SHEIN的二選一政策失效。
針尖對麥芒的價格战背後,是供應鏈之爭
參照拼多多在國內侵佔市場的打法,其在海外市場也同樣是試圖用低價策略才取得勝利。不過,身帶" 千億估值獨角獸 "、" 中國最神祕的跨境巨頭
"等多重光環的SHEIN,雖然此前一家獨大,但是相比Temu,卻並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多少“高性價比”的印象。
因此,拼多多進擊海外市場後,甚至有資深的跨境電商從業者表示,Temu對跨境電商行業,正在帶來“恐怖”的降維打擊。而過去由SHEIN霸佔的海外市場,也正在被Temu蠶食。
非常誇張的是,據網友在社交媒體的分享,其身在美國的同學,在Temu上購物,價格基本不會超過5美元,像是逛小商品市場,因此每次“下手”都是批量“採購”,動輒上百單。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更有人拿在亞馬遜高達8.99元,在Temu只需1.99美元來對比,加上其新人七折、免運費等補貼政策,更是讓無數網友心動不已,讓大洋彼岸的巨頭亞馬遜不寒而慄。
雖然拼多多的低價策略,有拉新引流的考量,但是其來勢洶洶,顯然是有備而來,因此也勢必將這樣的策略堅持到底。
爲此,如何壓低商品的價格,也便成了其是否能夠堅持打“價格战”的重要因素。據了解,無論是拼多多在國內,還是SHEIN早年即开始布局跨境電商,其打造價格優勢,都是從工廠端資源整合出發,來形成在低價格帶產品的“壟斷”格局的。
例如,早在2019年,在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的媒體溝通會上,拼多多副總裁、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我們將嚴格按照既定規劃,優先完成1000家中小微制造企業的品牌孵化工作。對於這些品牌,我們永遠不會對孵化出的品牌進行二選一。
時隔一年後,拼多多又升級新品牌計劃,將擴大合作夥伴範圍,稱將以從頭部代工企業爲主,擴展到爲全中國優質制造企業服務,數量從1000家提升至5000家;從幫助代工企業孵化自主品牌,升級爲代工企業自主品牌培育、知名品牌子品牌打造、新銳品牌扶持、國貨老品牌再造等四種模式。
由此可見,拼多多確實在與工廠合作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而且正在成爲很多中小制造企業首選的“出貨”平台。而且,拼多多在國內布局下沉市場,同時與上遊供應鏈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已經被驗證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
只是,這背後最關鍵的因素,是如何獲取低價高質的商品供應資源。因此,Temu與SHEIN之爭,也逐漸演變爲供應鏈之爭。
供應商苦“SHEIN”久矣,二選一拼多多或獲利
通過網友對Temu的熱捧,也足以看出,低價策略並非不能在國外復制。尤其是對於我國中小微制造企業十分密集,拼多多在國內市場沉澱的供應鏈資源,也勢必會讓其在海外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不過,SHEIN這個選手實力也不一般,行業地位也非同小可。要知道,SHEIN曾爲了解決生產環境與升級技術水平,提升品牌影響力,曾經拿出了億元資金,對供應商社區的工廠進行實體擴建和改造。據了解,SHEIN的最大優勢就是產品上市周期短、效率高。
例如,據其一家供應商透露,從收到SHEIN的訂單,到最終產品出廠,最快可以5天實現;而ZARA從設計到門店商家周期是12天到14天,HM是21天。由此足見其速度之快。
不過,也正是因爲其對供應商要求極爲苛刻,也引發了供應商大量不滿。甚至有SHEIN的供應商認爲,SHEIN是把供應商當做墊腳石,依靠“壓榨”供應商,喫利潤大頭,助力其壯大規模。
據了解,SHEIN在廣東一帶的制衣廠圈子裏,名聲已經十分不佳,因爲SHEIN一方面通過不斷擡高審版、質檢、供應商規模上等門檻,另一方面,還希望供貨價格更低、做貨速度更快,因此也讓供應商叫苦不迭。
由此可見,SHEIN對待供應商,是一貫地強勢。而此次推出“二選一”,雖然是針對拼多多海外版Temu的防守战,但是更多的,卻像是借機打壓供應商,讓其別無選擇,繼續“壓榨”。只是,大軍壓境之時,SHEIN這樣的霸王舉動,或許難以贏得供應商的支持,而在供應商有更多選擇之時,其結果也可想而知。
結語
據觀察,SHEIN早年的快速崛起,離不开其深諳營銷之道,更依賴於其“快、恨、准”的供應端資源管理。不過,拼多多海外版Temu也並非等闲之輩,在拼多多國內經驗、供應鏈資源等的多重優勢下,二者也是棋逢對手、狹路相逢。
SHEIN與Temu二者在營銷層面各有千秋,前者善於借助網紅達人,制造品牌影響力,同時帶動用戶量及銷量齊增,後者則更精通用低價策略、發動社交裂變帶來用戶量的瞬時猛增。如果說在營銷方面二者勢均力敵,那么在供應鏈資源方面,拼多多顯然更具優勢。
只是,在雙方二選一搶奪供應鏈資源、甚至搶佔供應源頭的中小微制造企業、代工廠的競爭局面之下,SHEIN與Temu在海外市場的角逐也將曠日持久,甚至愈演愈烈,誰負誰勝尚不得而知。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SHEIN供應商二選一圍堵拼多多海外版,會是誰的利好?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