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越來越“南”
1年前

  近年來,印度媒體娛樂市場增長迅猛,其中尤以電影娛樂產業爲甚。據統計,印度電影市場規模目前已達150億盧比(約合1.8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212億盧比(約合2.6億美元)。目前,印度年生產影片數量排名世界第一位,正朝着全球電影市場巨頭的方向邁進。

  印度電影的成功,離不开與衆不同的產業集群模式。

  說起印度電影,人們自然會想到世界聞名的寶萊塢。其實,寶萊塢主要代表的是孟买本地制作的印地語電影。依靠優異的電影質量以及不俗的營銷策略,寶萊塢不僅在印度本土電影市場上舉足輕重,而且已初步完成國際化,在全球電影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不過,若將寶萊塢等同於印度電影,那可是大錯特錯了。從規模上看,寶萊塢僅佔印度電影總產量的25%左右。除此以外,印度還有托萊塢(Tollywood)、考萊塢(Kollywood)、莫萊塢(Mollywood)和桑達塢(Sandalwood)四大影視基地。這5個各具特色的電影產業集群共同撐起印度電影產業“五足鼎立”的格局。

  之所以呈現出如此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印度國內復雜的民族構成與多樣的民族文化。

  印度是人口大國,民族衆多,語言紛繁。據不完全統計,印度有超過1600種語言和方言。不過,印度電影投放給本土觀影者時一般不會配字幕,這就給語言不通的觀衆造成了嚴重障礙。因此,爲滿足民衆的不同需求,各地紛紛开始制作以本地區語言爲特色的地方電影。托萊塢、考萊塢、莫萊塢和桑達塢的興起便是多種語言電影齊頭並進的結果,也是非印地語電影產業的成功範例。

  從地域上看,以印地語爲主的寶萊塢電影主要流行於印度北部,而以各自所在邦的官方語言爲主的其他4個“塢”均位於印度南部,因此產自這些基地的影片被統稱爲“南印度電影”。其中,托萊塢的正式名稱爲泰盧固語電影基地,以特倫甘地邦的首府海得拉巴爲產業中心,主產泰盧固語電影,名字取泰盧固(Telugu)的首字母“T”與好萊塢(Hollywood)結合而成;考萊塢的正式名稱是泰米爾語電影基地,以出產泰米爾語電影爲主,產業中心爲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金奈,電影主要產自該市的柯丹巴卡姆區(Kodambakkam),名字开頭的字母“K”便是由此而來;莫萊塢的正式名稱是馬拉雅拉姆語電影基地,以馬拉雅拉姆語電影爲主,名字中的“M”取自馬拉雅拉姆(Malayalam)一詞;桑達塢的正式名稱是卡納達語電影基地,以班加羅爾爲產業中心。相比於其他4個“塢”,桑達塢在印電影界的知名度目前還比較小,但正在蓬勃發展,且勢頭極猛。

  近幾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印度電影產業格局帶來了巨大變數。一方面,“家大業大”的寶萊塢受到的衝擊最大,經營困境也最明顯。另一方面,考萊塢、托萊塢等出品的電影在影院和流媒體上大放異彩。在第47屆土星獎中斬獲最佳國際電影的《RRR》就出自托萊塢,該片上映後打破多個票房紀錄,位列印度影史前三。總體來看,印度電影產業重心呈現出逐漸南移的趨勢。

  產業南移也牽動着資金和人才的流向。有數據顯示,國際電影公司和媒體平台的投資重點均在向南流動,多家頂級電影制作公司正在積極嘗試與印度南方的電影制作人合作生產多語種電影,越來越多的寶萊塢明星也开始參演泰盧固語和泰米爾語電影。

  印度電影越來越“南”,其實是印度電影產業愈發國際化、大衆化背景下的一種必然選擇。從外部環境來看,近年來,歐美多家國際影視巨頭加大在印投資力度,預計到2023年,印度將成爲位居世界前列的流媒體電影市場。從內部環境來看,印度電影產業正在努力順應潮流,讓電影娛樂不僅面向印度北部的印地語主流人群,還要覆蓋印度全境,去反映、表達、闡釋不同地區、不同語種、不同信仰的人們的生活,“與盡可能多的人群實現共鳴”。從這個角度上看,寶萊塢一家獨大的局面遲早會被打破,百花齊放才是產業發展的必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印度電影越來越“南”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