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港股“先漲爲敬”,釋放什么信號?
1年前

近期,港股市場迎來了久違的反彈,此後便开啓了震蕩模式。

拉長時間來看,自2021年2月中旬以來至2022年10月底,港股持續下跌時長已有20余月。進入2022年以後,其實港股多數時候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直到近幾個月在內外部多重利好支撐下終於聞聲而動,迎來一波V型反彈,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表現都較爲亮眼。

撥雲窺真相,量變酝質變

此次港股回暖,離不开一攬子利好的加持,“量變”疊加开始引發“質變”,最終引發了港股的這波反彈。

基本面來看,港股市場表現與內地經濟聯系緊密,隨着疫情防控由“緊”向“松”轉向,有望促進經濟企穩復蘇。

流動性上看,港股是一個離岸市場,主要的投資資金來自海外,漲跌也受到美元流動性的影響。剛剛公布的美國11月通脹數據出現降溫,具體來看,11月CPI當月同比增幅爲7.1%,錄下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值。這意味着美聯儲的持續加息節奏可能會有所放緩,這將有望改善港股流動性。

與此同時,南下資金也在投入真金白銀买买买。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從內地流向港股的南向資金淨流入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尤其是10月以後,內地增配港股的資金也在不斷回升。

港股風雲聚,匯長期機遇

港股在經歷了這一波大漲之後,對於後續的走勢,很多人會問:港股會繼續漲嗎?還能漲多長時間?

實際上,由於港股前期持續下跌,即使經過近期反彈,整體估值仍處於歷史較低區間。截至12月13日,恆生指數PE還不到10倍,縱向來看,僅高於過去10年35%的時候。

橫向來看,港股目前市盈率也仍明顯低於全球主要股票市場。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港股也掀起回購潮。根據Wind統計,截至12月13日,今年已有226家港股公司累計回購股份82.27億股,累計回購金額達963.88億港元。包括一些巨頭的大手筆回購,進一步提振了市場參與者投資港股的信心。

此外,從經濟層面來看,外資仍看好中國。着眼於全球,美國長時間深陷通脹泥潭,歐洲受制於能源危機,而我國有望逐漸擺脫疫情幹擾、經濟復蘇回暖,這讓全球衆多機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更有信心。

世界銀行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或爲4.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4.4%,是極少數增速高於2022年的全球大國。

投資銀行高盛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4.5%,上半年會有一定的波動,但下半年會明顯高於上半年。

……


總體而言,雖然不排除市場快速反彈後短期回調的可能,但隨着前期諸多不確定性开始逐漸變得明朗起來,疊加當前面臨着政策加持、資金流入及估值較低等多重優勢,對海內外投資者看來,中長期視角中港股猶如一個“香餑餑”,仍具備一定吸引力。靜待花开,清風自來。


$國富大中華精選混合(OTCFUND000934)$

$國富滬港深成長精選股票(OTCFUND001605)$

$國富港股通遠見價值混合(OTCFUND009846)$


風險提示:本材料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其它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本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买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和本金虧損,由投資者自行承擔。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投資者投資於本公司基金前應認真閱讀相關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等文件,了解所投資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年底港股“先漲爲敬”,釋放什么信號?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