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植發再度衝擊IPO:多項指標下滑,屢次被監管處罰
1年前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近日,大麥植發更新招股書,繼續衝擊港交所上市。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大麥植發是中國在中高端毛發診療服務行業中的領先醫療集團,也是行業內首家通過使用種植筆提供微針植發的醫療集團。 

相較於2022年6月29日遞交的上市資料,這次大麥植發更新了2022年1-7月份的數據,這期間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與淨利潤約爲4.69億元和1171.4萬元,各自較2021年前七個月減少19.53%、57.72%。 

除了業績明顯下滑,大麥植發約半數收入投入營銷攬客,且公司的毛利率、客單價持續下滑,退款率反而逐漸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大麥植發曾因虛假宣傳被監管處罰,因“虛假宣傳、植發失敗”等原因被消費者投訴。此種情況下,大麥能否成爲繼雍禾植發之後“港股植發第二股”,仍值得進一步觀察。 

2022年前7月份業績下滑

天眼查顯示,大麥植發成立於2015年,位於廣東省深圳市,注冊資本爲3000萬元。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公司是中國首家提供集問診及診斷、微針植發、固發及養發爲一體的全周期毛發診療服務的醫療集團。在全面的問診及診斷的基礎上,公司爲脫發患者提供定制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治療以及非手術服務),力求有效防止脫發惡化,促進毛發生長。 

市場地位方面,大麥植發在國內中高端毛發診療服務行業中較爲領先。按2021年收入計,公司在一线城市佔據5.2%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整體植發服務市場的市場份額爲4.7%。同期,大麥植發醫療在一线城市的養固市場的市場份額爲3.7%,在中國整個養固市場的市場份額爲3.3%。 

根據資料,醫療養固服務一般指由持牌醫療機構提供的非手術治療,以解決各種頭皮及毛發問題,如脫發,發質細軟,頭皮瘙癢及頭皮出油等。 

大麥植發通過三類醫療機構(包括診所、門診部及醫院)提供服務,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經營33家醫療機構,包括19間診所、12間門診部及在哈爾濱和北京的兩家醫院。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大麥植發的擴張速度有一定放緩。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1-7月公司分別成立了10家、4家和1家新的醫療機構。 

除了醫療機構規模,限制植發機構產出的還有專業醫療人員數量。具體而言,大麥植發的診所至少配有一名主治醫師;門診部至少配有五名執業醫師,包括至少一名主治醫師;及醫院至少配有六名主治醫師。 

目前,公司擁有176名注冊醫師及619名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包括33名副主任醫師及主任醫師、73名主治醫師、64名執業醫師及6名執業助理醫師。 

按收入劃分,大麥植發的收入來源分爲手術植發、非手術養固、商品和服務。其中,植發手術仍是公司最爲主要的收入來源,截至2022年前7個月,該部分營收佔比達76.6%。而大麥植發的養固服務收入佔比逐漸從個位數提升至兩位數,2021年及2022年前7個月,養固服務收入佔比分別達21%、23.4%。 

財務數據方面,2019至2021年,大麥植發的營收分別爲人民幣7.47億元、7.64億元和10.21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1501萬元、6956萬元和6612萬元。 

2022年上半年,公司延續了2021年增收不增利的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1-7月大麥植發分別實現營業收入與淨利潤約爲4.69億元和1171.4萬元,各自較上年同期減少19.53%、57.72%。 

招股資料顯示,與2021年同期相比,自2022年1月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的客戶到店量短暫下降,業務增長暫時放緩。 

大麥植發表示,自2022年8月以來,局部爆發的COVID-19病例導致醫療機構受到暫停運營限制,並對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短期不利影響。 

例如,公司患者總就診量由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的五個月約11.14萬人次減少至2022年同期的約9.23萬人次。 

同時公司提示稱,目前國內毛發診療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公司未來的增長及擴張战略,可能對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營銷开道毛利率走低

得益於“禿”如其來的顏值焦慮,大麥植發所處的植發產業已成爲百億級別市場。 

據國家衛健委及《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的數據,截至2021年,中國脫發人口約2.67億,佔總人口的18.9%。預計到2026年底,將進一步升至3.43億,佔總人口比例也將提升至24.2%。 

另據灼識咨詢報告,中國植發服務市場已從2016年的62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7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爲22.8%,預計將按復合年增長率22.1%增長,到2026年將達470億元。 

面對這一廣闊市場,衆多植發品牌通過燒錢營銷來教育市場,以推廣植發以及養固服務。數據顯示,早一步上市的雍禾醫療,2021的營銷和推廣开支爲10.73億元,佔當年總收入的比例49.5%,而全年研發支出費用僅爲1416.3萬元。 

大麥植發同樣走的是“重營銷輕研發”之路。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2年1-7月份,公司投入的銷售及分銷开支分別達到約5.01億元、3.99億元、5.21億元和2.12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爲67.02%、52.2%、50.98%和45.09%。 

而同期,公司的研發开支分別爲650萬元、460萬元、480萬元和290萬元。 

從公司的員工人數也可以看出其“重營銷”的一面。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大麥植發共有2094名員工,相較上次招股書披露時的2272人減少178人。其中最新的人員構成中,銷售及營銷人員佔比最高,達到893人,佔總人數的42.6%。 

對於營銷的重視,大麥植發在招股書中強調,“鑑於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我們認識到有效教育市場及推廣我們品牌的重要性。我們的營銷策略主要側重於市場教育、品牌廣告及客戶獲取。” 

有業內人士表示,植發生意的技術門檻並不高,其主要圍繞醫生人才儲備、機構以及流量三方面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機構必須通過營銷去驅動流量的轉化。 

高額的營銷費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公司的利潤空間。2019-2021年,大麥植發的毛利率超過70%,但其淨利率不足10%。 

具體來看,2019年至2022年1-7月份,大麥植發的毛利率分別爲79.8%、75.9%、70.9%和62.9%,同期淨利率分別爲-2%、9.1%、6.5%和2.5%。 

同樣也可以發現,報告期內大麥植發的毛利率呈現下滑態勢。對此,招股書解釋稱,公司的總毛利率受到每條所經營業務线的毛利率影響。 

目前情況下手術植發業務毛利率更高,報告期內均超過60%,非手術養固業務毛利率則僅爲40%左右。 

整體毛利率下滑,正是由於佔營收大頭的手術植發業務的交易價值降低。大麥植發稱,該類服務的交易價值降低的原因是公司不斷加強努力,开發及推廣非手術治療服務,將其作爲植發的聯合療法,這將減少植發面積,從而降低每次植發手術的交易價值。 

其結果便是,患者的毛囊移植量和平均售價均逐年下滑。據招股書,於業績記錄期內,每位患者的平均毛囊移植量分別約爲2850根、2650根、2460根和2350根,對應期間每根毛囊的平均售價分別爲10.5元、9.7元、10元和9.8元。 

但綜合來看,目前消費者接受治療時仍然需要花費不菲的費用。報告期內,公司患者的手術服務人均支出分別爲3萬元、2.58萬元、2.47萬元和2.31萬元。 

對於客單價下滑,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常務理事田亞華認爲,植發與其他醫美手術相比,門檻更低,所以吸引大量資本進入賽道,市場規模增速比不上植發機構开店增速。並且,機構需要花費大量的廣告費用吸引和教育消費者,導致淨利率低。 

他認爲,未來植發機構只有做大做強品牌,減少對渠道商的依賴,降低營銷費用,才能真正跑出來。 

曾多次被監管處罰

有業內人士指出,植發屬於醫美經濟的一部分,但不同於其他醫美項目,植發手術服務屬於一次性消費,復購率幾乎爲零,這一方面需要商家不斷去營銷獲得新客戶,另一方“一錘子”买賣的性質也導致行業亂象叢生。 

來自武漢的周女士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2022年3月份,她從直播平台上看到大麥微針稱可以給顧客免費試種200個毛囊單位,從小頭發稀疏的周女士決定試試。 

“咨詢時醫生告訴我,200個毛囊單位相當於一個硬幣大小的面積。”但是令周女士沒想到的是,大麥微針接診醫生未徵得其同意,便直接將周女士後腦勺的頭發剃掉了接近整個手掌大的面積,這導致作爲主播的她無法直播最終辭掉工作。 

對於大麥微針的醫生爲何剃掉那么多頭發,周女士認爲:“試種是免費的,機構無利可圖。大麥微針就是爲了逼我當天交錢,進行整個發際线種植。” 

黑貓投訴平台上,也有消費者針對大麥微針植發虛假宣傳、手術失敗、種植效果不理想和亂收費等方面的投訴。 

此外,大麥植發近年來還受到了多次處罰。其中,2021年8月,寧波大麥因微針種植案例存在虛假宣傳,而被寧波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罰款3萬元。 

2021年9月,杭州大麥醫療美容門診有限公司在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的情況下,發布的廣告中包含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被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 

大麥植發招股書也顯示,截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有6家服務機構因違反醫療廣告相關適用法律法規而受到行政處罰。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大麥植發再度衝擊IPO:多項指標下滑,屢次被監管處罰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