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萬隆市,一列高鐵動車組正在雅萬高鐵試驗段進行熱滑試驗。李培養攝(新華社發)
作爲負責任大國,中國言必信、行必果,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全球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战新課題,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向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攜手开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2022年,世界經濟還未走出新冠疫情陰霾,又在烏克蘭危機、能源和糧食危機、主要經濟體激進加息、產業鏈供應鏈紊亂等一波波衝擊下疲態盡顯,前景被衰退風險籠罩。
在國際社會憂慮和期待的目光中,中方在一系列重要雙多邊場合,堅定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倡議、給出中國方案,一再呼籲各國應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有韌性的全球發展,推動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這些理念、主張和倡議爲世界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給處在十字路口的全球經濟指明了方向。
爲世界亂局指路定向
2022年4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开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就全球和平、安全、信任、治理赤字有增無減,人類社會面臨的安全挑战越來越多的現象,首次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這是繼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後,中國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議,爲有效化解各類安全威脅、重振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行動指南。
多年來,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融入全球發展進程之中,不斷爲完善全球治理貢獻智慧,也爲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开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勾勒出越來越清晰的實踐路徑。2022年,面對疫情反復延宕、地緣局勢緊張、能源和糧食危機惡化、通脹高企、貧富差距加大、全球治理嚴重缺失等各種盤根錯節、相互交織的重大問題,中國始終站在人類前途命運高度,着眼世界發展長遠考慮,直擊要害,切中肯綮,爲應對亂局變局指明了行動方向。
中方在多個場合明確指出,“當今世界並不太平,煽動仇恨、偏見的言論不絕於耳,由此產生的種種圍堵、打壓甚至對抗對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無一利”“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在於歐洲長期積累的地區安全矛盾,治本之策是照顧有關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時代發展到今天,不能再用冷战思維來構建世界和地區安全框架”“糧食、能源安全是全球發展領域最緊迫的挑战。當前危機根源不是生產和需求問題,而是供應鏈出了問題,國際合作受到幹擾”……
中方不僅直指病竈,更提出解決辦法。從“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再到構建全球發展夥伴關系、全球經濟復蘇夥伴關系,以及大宗商品合作夥伴關系、穩定和富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倡議、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中國的應對之策始終從團結合作出發,提出具有战略眼光和長遠考量的全球治理方案,既聚焦當下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也關注人類未來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战。
中方的一系列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應者雲集。100多個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表達了對全球發展倡議的積極支持態度,60多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截至2022年12月初,已有15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籤署200多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國際輿論認爲,中國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倡議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脈相承、相輔相成,共同致力於增進全人類福祉,推動各國共同發展進步,創造安全穩定的地區和國際環境,爲處於變局中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確定性。
堅定維護世界發展
2022年11月16日,二十國集團(G20)巴釐島峰會召开之際,一列高速鐵路綜合檢測車對雅萬高鐵德卡魯爾車站至4號梁場間线路進行了全面檢測,獲取的各項指標參數表現良好,標志着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的雅萬高鐵首次試驗運行取得了圓滿成功。作爲中印尼兩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雅萬高鐵打造了發展中國家互利共贏的典範。這一幕與峰會上忙於爭吵的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求真務實的態度和踐行承諾的決心。
“一帶一路”倡議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績,是中國方案深入人心、廣受認可的有力證明。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東非、柬埔寨有了高速公路,哈薩克斯坦有了出海口,馬爾代夫有了跨海大橋,老撾由“陸鎖國”變成“陸連國”,尤其面對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合作不但沒有按下“暫停鍵”,反而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2022年前11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合作夥伴貿易額逆勢增長20.4%,中歐班列累計开行15162列、發送貨物147.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0%、11%,展現出強勁韌性。中老鐵路、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建成通車,匈塞鐵路、中泰鐵路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不僅是“一帶一路”,在促進世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方面,中國始終是堅定的“行動派”。
自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以來,中國與國際同道抓緊落實推進,短短一年來推出了大量切實舉措和成果清單,包括成立“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對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投入、成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發布《全球發展報告》、建立全球發展知識網絡、成立全球減貧與發展夥伴聯盟、發起“促進糧食生產專項行動”、建立國際疫苗創新與研發合作聯盟、推動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伴關系等,爲推進全球發展事業和國際發展合作注入強大的行動力。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衰退風險,發展中國家首當其衝。聯合國2022年度《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從疫情中恢復的過程中,發達國家的經濟恢復速度明顯快於發展中國家。作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心系發展中國家的難處,維護最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在債務方面,中方全面落實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緩債總額在二十國集團成員中居首,並同有關成員一道參與《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後續債務處理共同框架》債務處理,爲有關發展中國家渡過難關提供支持。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截至2022年7月份,中國已與38個發展中國家籤署43份氣候變化合作文件,與老撾、柬埔寨、塞舌爾合作建設低碳示範區,與30多個發展中國家开展4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在應對能源和糧食危機方面,2022年,中方同印度尼西亞、塞爾維亞等6個夥伴國一道,發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國際合作倡議》,同多個國家一道倡導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伴關系,並在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時提出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
在減貧、生物多樣性保護、改善民生等各個方面,中國也都以其實實在在的行動,爲全球發展和安全積極貢獻力量。
命運與共攜手向前
2022年12月7日至10日,習近平主席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三環峰會”擘畫中阿關系未來發展藍圖,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產生積極的示範效應。
“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裏,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徵更加明顯。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世紀之問,中方創造性地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指明了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根本路徑,成爲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
過去一年,從“一起向未來”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到“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的博鰲亞洲論壇,從“構建新時代全球發展夥伴關系,攜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到“新時代,共享未來”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共同復蘇、強勁復蘇”的二十國集團(G20)巴釐島峰會,再到“开放、聯通、平衡”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曼谷峰會,“人類命運共同體”頻頻成爲熱詞,深得國際社會認同。
過去一年,從傳統友好國家到更多合作夥伴,從周邊到全球,從雙邊關系到多邊議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逐步豐富完善,實踐路徑更加清晰。在國家層面,中國與越來越多的友好夥伴構建雙邊命運共同體。在地區層面,中國同周邊國家、中國—東盟、中國—中亞、中非、中阿、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結出碩果。在全球層面,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多個領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斷取得新進展,中方倡議構建網絡空間、核安全、海洋等命運共同體主張得到積極響應。
作爲負責任大國,中國言必信、行必果,以實際行動不斷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爲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體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促進人類文明共同進步的堅定決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全球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战新課題,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向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攜手开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經濟日報記者 徐 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國倡議”爲全球發展指明方向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