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降價鐮刀」揮向誰?
1年前


特斯拉又降價了!

近日,特斯拉在官方微博及官網同時宣布,旗下兩款主流車型Model 3起售價下調3.6萬元至2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下調2.9萬元至25.99萬元,降幅分別達到13.54%和10.04%,並一舉創下這兩款車型有史以來最低價。與此同時,特斯拉還一起官宣了兩款高端車型Model S與Model X的起售價,分別爲78.99萬元與87.99萬元。


开年第一周,特斯拉就送上一份如此大幅的降價大禮包,多少有點讓汽車消費者們始料未及。此前剛剛購車不久的特斯拉車主們憤懣不平,直呼特斯拉此舉在“割韭菜”,並要求相應維權。

實際上,這並非特斯拉在短時間內首次降價。細數起來,過去短短幾個月內,特斯拉已經有過多次降價及補貼福利。2022年10月,特斯拉旗下國產Model 3與Model Y便經歷過一輪降價,降價幅度在1.4萬元至3.7萬元之間。而在2022年9月中旬,特斯拉推出8000元保險補貼活動實現“變相降價”,在規定時間內提車並購买相應保險的車主可使用該保險減免車價。在此後三個月,千元級別的保險補貼也多次推出。


圖片來源:洞見數據研究院

短時間內降價如此頻繁,特斯拉有何難言之隱?經過多年市場積累,特斯拉已然成爲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參照物,如今一把鐮刀揮下,特斯拉是否又會成爲那條水中鮎魚,將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攪弄起新風雲?


爲何漲價又降價

沒想到新能源汽車王者特斯拉有一天也會爲銷量而焦慮。

2022年12月22日,在Twitter Space的一個分享會上,馬斯克坦言,在經濟衰退大環境之下,爲了保持需求不變,特斯拉將不得不因此降低汽車的價格。“如果你想增加需求,你必須進一步降低汽車的價格。”

在說出這番話的半年前,對於特斯拉是否需要降價,馬斯克或許還是猶豫的態度。去年7月15日,曾有一位Twitter用戶在該平台上詢問馬斯克,在疫情與供應鏈問題解決後,特斯拉是否有降價計劃?馬斯克的回應是:“如果通脹降溫,我們就能夠降低汽車價格。”


彼時,特斯拉的確身陷全球通脹帶來的供應鏈成本上升壓力中。動力電池可佔新能源汽車制造成本將近一半,其原材料鋰價一直因供不應求居高不下。此外,俄烏地緣衝突推高銅鋁等大宗商品價格,同時疫情困擾也加劇物流等方面的緊張程度。

爲了應對通脹帶來的成本壓力,特斯拉在去年3月10日將旗下所有車型的起售價上調1萬元。僅僅5天後,上述車型又進行新一輪漲價,價格上漲幅度爲1-2萬元。6月,美國Model Y長續航版也進行相應漲價,起售價從62,990美元上漲到65,990美元。

短短幾個月,特斯拉的價格便急轉直下,不得不說,馬斯克的態度變得比翻書還快。從馬斯克常常掛在嘴邊的“通脹”角度來看,在美聯儲的大幅加息下,自去年8月开始,美國的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年率確實出現了放緩跡象,生產資料通脹有所降溫。


圖片來源:英爲財情

成本大頭動力電池的原材料鋰價在2021年經歷瘋狂上漲後,在去年價格逐漸趨於平穩。雖然目前仍處於高位盤整階段,市場卻紛紛預期鋰價將有可能在今年迎來拐點。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在1月8日發布的文章中指出:“隨着電動車的電池成本逐步下降,鋰礦等資源不會持續成爲約束,碳酸鋰價格必將回歸到20萬左右的價格,甚至更低。”

通脹降溫、原材料價格有望下跌,這些都給特斯拉降價提供了空間。但問題是,馬斯克爲什么不維持原價,放着更多的單車利潤不賺,反而心甘情愿多次降價呢?實在是國內的銷量有些難看,不得不通過降價來刺激需求。

衆所周知,中國是特斯拉非常重要的大市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可以佔到其全球總銷量的約40%。國內旺盛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也讓中國一度成爲特斯拉全球市場中的增長引擎。但在過去的2022年,中國這架增長引擎,卻开始有熄火的趨勢。

2022年,特斯拉的全球年產量約爲137萬輛,同比增長47%;全年交付量約爲131萬輛,同比增長40%。雖然產銷量雙雙破百萬,創下特斯拉歷史最高紀錄,卻還是沒有突破公司在年初制定的150萬銷量與50%增長的目標。

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約71萬的銷量,同比增長48%。看似接近50%同比增速的目標,仔細拆解卻發現,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增速已經出現了較爲疲軟的狀態。

自去年9月展开一系列降價與補貼福利後,特斯拉的銷量並沒有出現明顯增長,反而逐月下滑。至2022年12月時,特斯拉在國內銷量降到五個月以來最低,約爲5.6萬輛,同比下滑21%,環比下滑44%。


而這幾個月又恰好處於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前夕,疊加各種降價優惠,卻還是無法對國內的消費者產生吸引力。特斯拉的股價也在9月後斷崖式下滑,公司亟需拿出有力的措施刺激銷量,這便有了2023年初大幅降價的一幕。


國產車圍剿特斯拉

在國內稱霸許久的特斯拉爲何銷量开始疲?從一組數據對比中或許可以窺見端倪。

去年第二季度,比亞迪的銷量達到約35.34萬輛,而特斯拉的銷量約爲25.47萬輛。這是比亞迪自2019年第二季度後,三年來首次超越特斯拉。


如果說,特斯拉在2022年第二季度因爲上海疫情導致產能大幅降低出貨量下滑,尚屬情有可原。其在隨後的第三季度銷量進一步大幅落後比亞迪,則讓市場嗅到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

2022年,比亞迪先後推出衆多新款車型。其中,海洋生物系列,新推出海豹,定價在15-20萬元,對標特斯拉的Model 3;新推出的海獅,定價在20-25萬元,對標特斯拉的Model Y。加之海洋生物系列的海鷗,軍艦系列的SUV巡洋艦與MPV登陸艦,王朝系列的元Plus EV與唐DM-i,比亞迪在2022年共推出7款新車型,同時對旗下王朝系列6款車型進行更新。

相對於比亞迪在2022年推出的“車海战術”,特斯拉在2022年走的卻是“單品擴產能”战略。依靠旗下兩款爆款單品Model 3與Model Y,特斯拉已經橫行市場多年且未推出過新款車型。

2022年,沒有新款車型推出的特斯拉將重心放在了產能上。兩座新超級工廠柏林工廠與德克薩斯州工廠先後投產使用,上海超級工廠也完成了總投資12億元的產能擴張項目。目前,特斯拉在上海、柏林、德州、加州的工廠產能分別達到75、25、25、65萬輛。

事與愿違的是,銷量並沒有跟上產能積極擴張的速度。2022年全年,特斯拉產量約達137萬輛,而實際交付量卻是約131萬輛,產銷量之間的差距達到了約5.58萬輛。這意味着,過去一年特斯拉留下了不少庫存。


在早期市場培育階段,特斯拉或許可以憑借爆款單品“一招鮮”走遍天下。如今,隨着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玩家越來越多,面對多年未變的Model 3與Model Y,國內消費者們正在將注意力轉移至其他頻出不窮的新車型。

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庫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1年,國內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分別爲6.2%、15.5%,而去年1-9月,這一數據已經達到了25.7%。可以說,2022年是國內新能源汽車集中爆發的一年。這一年,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紛紛發力,不少傳統車企出身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也頗爲亮眼,如廣汽埃安等。

特斯拉早已不是旗下車型所在價格區間的唯一玩家。在Model 3所處的價格帶,有蔚來ETS、比亞帶海豹、長安深藍SL03、極氪001,在Model Y所處的價格帶則有小鵬G9、理想L7、問界M5和蔚來ES6。

當下,新能源汽車依然處於電動化階段,離下一階段智能化還有不少距離。而電動化的市場競爭也已邁過初期階段,各家車企旗下的車在性能上並沒有早期那般大,只能在駕駛體驗、內飾、價格等方面展开競爭。如果消費者有更具性價比、體驗更佳的選擇,自然有一部分消費者會拋棄多年未變的特斯拉。

類比智能手機市場,當雄踞市場多年的蘋果手機,一直沒有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款機型,只是在原有款式上進行小幅修改,其他智能手機品牌華爲、小米、OV等紛紛崛起時,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一定會被其他智能手機品牌蠶食。


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大幅降價,雖然暴露出特斯拉目前面臨的需求增長疲軟窘境,但作爲行業內的領軍玩家,降價鐮刀一揮,還是能夠將國內新能源市場這一池春水掀起一陣波瀾。

首當其中,與Model 3以及Model Y處於同一價格區間的國產車型,受到特斯拉降價的影響會較大,尤其是其中尚未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們。

如果爲了保住銷量而跟隨特斯拉一起降價,會讓本就不富裕的毛利率雪上加霜。更讓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們難過的是,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只有漲價才能保住之前的利潤。不少新勢力們將陷入兩難的境地。

2022年,蔚小理三家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分別約爲12.25、12.08、13.32萬輛,與它們在年初定下的15、20、20萬輛銷量目標均有不小的差距。在盈利上,蔚來與小鵬目前仍然處於虧損狀態中。截至去年Q3,蔚來的淨虧損達到34.99億元,同比增長514.2%;小鵬的虧損則達到21.8億元,同比增長2%。可以說,蔚來與小鵬是賣一輛,虧一輛。其他造車新勢力如零跑、問界等均難以免俗。

實際上,憑借在業內一直較高的毛利率水平,特斯拉的降價是有底氣的。2020年至2022年Q3,特斯拉的毛利率分別爲21.01%、25.28%、26.38%。相較於蔚小理10%以上的毛利率,還有不少的降價空間。這得益於特斯拉在供應鏈成本以及早年高端定價上的優勢,比如特斯拉大力推行一體化壓鑄技術,提高了特斯拉的生產效率。


面對特斯拉來勢洶洶的降價,也有新能源汽車並不畏懼,反而選擇漲價硬剛。去年力壓特斯拉摘得新能源汽車銷量寶座的比亞迪便是其中之一。去年上海疫情風控時,比亞迪便通過穩定的產能在交付量上驚豔了一把,下半年又密集推出多款新車型,單月銷量一路走高。

去年,比亞迪銷量達到約186.24萬輛,同比大增155.1%,目前手上仍然有70萬的訂單。相比其他新能源汽車,在銷量上,比亞迪似乎無須爲此太過擔心。反而是市場一直較爲詬病的盈利能力,是比亞迪當下需要重點推進的。截至去年Q3,比亞迪但單車盈利可達0.95萬元,與特斯拉單車盈利9711美元(約合人民幣6.9萬元)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有趣的是,馬斯克此前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來自中國。被不少網友猜測,這一競爭對手是比亞迪。

回歸到產業,按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所稱:“電動車替代燃油車,核心就是價格競爭,背後是產業創新和成本控制。”如今特斯拉打響2023年價格战第一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必然會有一場淘汰與出清。

節點AUTO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AUTO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文 / 磷酸鐵鋰 出品 / 節點AUTO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特斯拉的「降價鐮刀」揮向誰?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3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