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觀察丨近期委內瑞拉“利好”不斷 美國對委制裁徒勞無益
1年前

  最近一段時間,委內瑞拉迎來了多項“利好”,美國對委經濟制裁有所松動,由美國支持的、企圖取代現任政府的所謂“臨時政府”遭解散,以西班牙、法國爲代表的歐洲國家正在緩和與委內瑞拉的關系。特別是,以哥倫比亞、巴西爲代表的拉美國家紛紛恢復與委內瑞拉的外交關系,這些拉美國家主張用多邊主義機制來解決問題,反對單邊制裁和排擠委內瑞拉。

  當地分析人士指出,種種跡象表明,美國自2018年以來企圖使用單邊制裁迫使委內瑞拉政府屈服並施壓歐洲和拉美國家孤立委內瑞拉的做法,無法得逞。

  美國公司恢復進口委內瑞拉石油

  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委內瑞拉政府實行了多年的“極限施壓”,其目的是扶持由委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領導的所謂“臨時政府”。而自從去年2月24日起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美制裁俄羅斯原油出口,造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際原油供應緊張、價格上漲,而這也給美國國內石油價格帶來了明顯的負面效應。爲穩定本國石油價格,美國开始主動和產油大國委內瑞拉接觸,尋求從委進口石油的可能性。

  2022年11月26日,美財政部宣布,未來6個月,允許美國雪佛龍公司恢復在委石油开採業務並允許其進口委石油。由此,雪佛龍公司派出的兩艘油輪分別在去年12月29日和今年1月3日抵達委油氣主產區馬拉开波湖。除了給雪佛龍公司與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的合資公司帶去用於稀釋委重質原油的石腦油,預計還有50萬桶原油被運到雪佛龍位於墨西哥灣的煉化廠。這將是4年來首批從委內瑞拉運往美國的原油。

△雪佛龍公司派往委內瑞拉的油輪

  美國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學院拉美能源項目主任弗蘭西斯科·莫納爾迪在談到美國松動對委制裁的影響時表示,去年11月底,雪佛龍公司在委合資公司的原油產能爲5萬桶/天,此後幾個月,公司產能有望提升到8至10萬桶/天,如果有足夠多的投資,未來兩年,公司的產能有望提升到20至22萬桶/天。

  在雪佛龍恢復在委運營業務等“利好”因素下,委內瑞拉石化商會表示,到2023年年底,委可實現將原油產量由當前70萬桶/天提升到100萬桶/天,這將大大增加該國石油出口收入。到2023年年底,包括石油、黃金和其他礦產等在內的出口收入有望達到約200億美元,超出2022年預計的150億美元的收入,這將有助於改善委內瑞拉的收支平衡。

  多方博弈過程艱難曲折

  美國最近放松對委制裁,是一個多方博弈的結果,其過程艱難曲折。俄烏衝突爆發後不久,美國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美國的石油進口由此產生了每天六七十萬桶的缺口。爲補上缺口,美國政府去年3月5日低調派出高級代表團,前往委內瑞拉與委政府會談。美方官員在談判中提及讓委內瑞拉直接向美國出口石油,來換取放寬美國對委石油制裁,同時試圖確定馬杜羅政府是否准備在俄烏衝突中與盟友俄羅斯保持距離。而委外長普拉森西亞不久後表示,委內瑞拉准備再次向美國出售石油,但同時對俄羅斯“保持忠誠”,俄羅斯依然是盟友。

  從去年3月底开始,拜登政府陸續有針對性地向美國國內市場釋放出1.8億桶儲備原油,美國對恢復進口委石油以穩定油價的緊迫性在短期內有所下降,美委之間的談判隨之陷於停滯。

  而在暫時擱置委內瑞拉這一選項之後,美國政府一度試圖說服沙特、阿聯酋等中東產油大國增產石油。去年7月,拜登訪問沙特。2022年10月初,包括沙特、阿聯酋等在內的“歐佩克+”國家決定,從11月起一直到2022年年底,將原油產量減產200萬桶/天。拜登就此表態稱,“歐佩克+”的決定,促使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石油進口替代方的問題,但美國有很多選項。美國媒體隨後報道稱,拜登政府正在考慮放松對委內瑞拉制裁的選項,這樣美國石油公司可重啓在委的石油生產活動。

△“歐佩克+”國家舉行會議

  去年11月底,拜登政府允許雪佛龍公司恢復在委石油开採和出口業務,而雪佛龍迅速派出油輪到委運輸原油。美國媒體報道,雪佛龍之所以能在拿到許可之後迅速恢復進口委原油,得益於公司早在幾個月前就开始着手做准備。

  分析指出,俄烏衝突在全球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迫使美國不得不考慮松動對委制裁。美國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日前在官網上發文稱,俄烏衝突持續增強了馬杜羅政府與美國談判的話語權,由於美國要求切斷俄羅斯油氣出口並尋求俄羅斯石油的進口替代方,美國正在放棄此前幾年對委的“威脅用語”,轉而釋放出更多的“善意”,如今委內瑞拉正在變成美國“一個有價值的夥伴”。

  委反對派發生內訌“臨時總統”遭解職

  就在美國放松對委內瑞拉制裁的同時,美國支持的委“臨時政府”和“臨時總統”瓜伊多都出現問題:前者遭解散,後者被解職。在去年12月30日的投票中,委反對派通過解散所謂“臨時政府”的決定,並解除了“臨時總統”瓜伊多的職務。在委內瑞拉4個主要反對黨中,3個支持上述決定。

  回顧歷史,2018年5月,委現任總統馬杜羅在總統選舉中贏得連任,但美國及部分西方國家不承認此次選舉結果,並扶持2019年1月當選爲委議會主席的瓜伊多爲“臨時總統”。事實上,瓜伊多從未實際執政過一天。

  在“臨時政府”遭解散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表示,無論“臨時政府”以什么形式存在,美國都將繼續支持它。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1月3日表示,盡管“臨時政府”已被解散,但美國依然“不承認”馬杜羅政府,將繼續保持現有對委制裁措施。

  與美國的強硬姿態相比,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今年1月1日表示,委內瑞拉已“充分准備好採取措施,促成與美國關系正常化”。馬杜羅批評了美國政府對委內瑞拉的極限施壓。他說,美國對委採取了打壓、威脅入侵、施加極端制裁等手段,希望迫使委內瑞拉內部分裂,並從外部給委內瑞拉“安排了一個總統”,但這些手段都已被挫敗。

  不過,委內瑞拉政府雖然堅定反對美國扶持的“臨時政府”,但並沒有關閉與“臨時政府”的溝通渠道,尤其是去年11月26日,委內瑞拉政府與反對派多年來首次在談判中取得重要突破。雙方同意,實施一項價值約合30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救援計劃,並繼續在墨西哥展开對話。這進一步強化了馬杜羅政府的主動權。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

  盡管美國並不承認在支持委反對派一事上的失敗,但多家主流媒體對此卻有頗爲一致的判斷。美國《紐約時報》撰文稱,瓜伊多遭解職,對於自2019年以來一直支持瓜伊多的美國政府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打擊。這很清楚地表明,委反對派對於由瓜伊多領導實現“取代馬杜羅政府”的目標,已失去信心。德國新聞電視台發文稱,瓜伊多遭解職,意味着“扶持一個有影響力的反對派來與馬杜羅政府較量的嘗試已經失敗”。

  巴西發行量最大的《聖保羅頁報》撰文指出,雖然拜登政府不愿意“承認”馬杜羅政府,但從去年3月派出高級代表團訪委,再到允許雪佛龍公司進口委原油,均已表明美國對委政策帶有明顯的實用主義色彩。

  部分歐洲國家开始緩和對委關系

  數年以來,歐洲多國曾表態支持委“臨時政府”,並採取制裁委內瑞拉政府的措施,而一些拉美國家也“選邊站”,集體向馬杜羅政府施壓。

  如今,這些情況在發生變化。

  歐洲方面,自從俄烏衝突導致歐洲出現能源供應危機以來,歐洲國家已經意識到委內瑞拉的重要性。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去年7月的G7領導人峰會上呼籲,應促進歐洲石油進口多元化,讓委內瑞拉重新回歸國際石油市場。去年11月,在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馬克龍與馬杜羅會見,馬克龍表示,愿意开啓對整個地區有益的雙邊合作。近日,西班牙政府任命新一任駐委大使,恢復兩國大使級外交關系,以協調該國石油公司從委進口石油的問題。

△歐洲遊輪15年來首次抵達委內瑞拉

  事實上,歐洲能源公司在更早之前已开始進口委內瑞拉原油。去年年中,意大利埃尼集團和西班牙萊普索爾公司共計從委進口360萬桶原油,這是兩年來歐洲首次進口委石油。此後,因不滿出口石油只能用於還債的結算方式,委內瑞拉暫停向這兩家歐洲公司出口石油長達3個月。從11月起,委內瑞拉恢復向這兩家公司出售石油,當月有200萬桶委原油出口到歐洲,其中大部分被萊普索爾公司的畢爾巴鄂煉化廠接收。該煉化廠利用委重質原油生產大量的石油焦(水泥、石墨、煉鋼等行業的重要原料),而該煉化廠的石油焦產能約可滿足歐洲市場5%的需求。

  萊普索爾公司總裁喬恩·伊馬斯表示,進口委內瑞拉石油,不僅對公司本身有利,對整個歐洲也有利,在俄烏衝突導致歐洲缺少俄石油的情況下,委內瑞拉提供了另一個供應歐洲的選項。

  就在歐洲一些國家緩和對委關系以及加大進口委石油的同時。1月3日,一艘來自歐洲的遊輪在委內瑞拉靠岸,來自法國、德國、西班牙、瑞士和意大利等國家近500名乘客赴委旅遊,這是15年來的第一次。

  拉美國家向委內瑞拉靠攏

  拉美國家層面,“利馬集團”內部出現了裂痕。“利馬集團”由巴西、智利、哥倫比亞、祕魯、墨西哥等12個拉美國家2017年在祕魯首都利馬籤署宣言成立,宗旨是試圖以和平手段解決委內瑞拉危機。“利馬集團”在成立之初,不少成員國抵制現任委內瑞拉政府,並支持美國排除委內瑞拉參加美洲峰會的做法。

△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3年來首次會晤

  如今,情況發生了變化。祕魯在2021年承認馬杜羅政府,阿根廷和墨西哥則在2021年宣布退出“利馬集團”。而委內瑞拉的鄰國哥倫比亞,則在新總統佩特羅上任後迅速恢復與委大使級外交關系,解除了邊境封鎖,並實現了兩國總統3年來的首次會晤。在拉美最大國家巴西,盧拉在1月1日正式就任總統,不僅下令解除了限制委總統馬杜羅入境巴西的禁令,也恢復了兩國的大使級外交關系。(總台記者 雷湘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拉美觀察丨近期委內瑞拉“利好”不斷 美國對委制裁徒勞無益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