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福食藏風險?學者:應要求日方提供檢測證明
2年前
解禁福食藏風險?學者:應要求日方提供檢測證明
日本福島核災發生至今已超過10年,日前中央宣布,將以「3原則、3配套」開放進口福島5縣市食品,清大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教授董傳中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表示,低劑量的輻射對於健康有「風險」,那要不要去接受風險是利弊權衡,而對於是否要檢測成本較高的鍶90也納入檢測項目?董傳中認為,輻射污染是日本政府的問題,如果有疑慮,應該要求日方檢驗並提供相關證明。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董傳中說明,現在討論的糟輻射污染食品,是來自於福島核子事故外釋的氣體,沉降至土地上造成的污染,因為希望可以重新使用,所以日本政府也採用國際標準進行「除污」,如果當地的累積輻射劑量為1年1毫西弗,那就視為低劑量,不會繼續除污。
「當初的污染是土地的污染,不過這個污染是表面的污染」,我國之所以禁止野生鳥獸肉、菇類、漉油菜等食品進口,就是因為野生鳥獸覓食主要以地表的食物相關,而菇類、漉油菜等也是生長在樹皮表層的物種,直接接觸且包含輻射污染的機會更高。
「因為意外事故已經發生,對日本來說這是『既存性暴露』,但台灣沒有核污染,這不是台灣應該負擔的成本」,董傳中指出,因為低劑量的輻射對於健康有風險,那要不要去接受風險是利弊權衡,那就要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處,可能是政治經濟的好處,「基本上來說這是一個低劑量輻射的致癌風險,那要不要接受,國際上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作法。」
而目前我國放射物質檢測僅針對銫134、銫137、碘131,有專家認為應納入鍶90,但鍶90的檢驗成本高昂,是否會成為漏網之魚?董傳中解釋,銫134、銫137等衰變會放出穿透力較強的γ輻射,「那檢測起來就非常容易」,但如果是放出穿透力較弱的β輻射,由於波段較短,很容易被物體本身「自吸收」,因此在檢驗時要,需要做成很薄很薄的樣品,使用的檢測儀器不同,也需要比較多的人力,當然如果食用到含有β輻射污染的食品對人體是會有致癌風險的。
不過董傳中表示,其實僅有β輻射而沒有γ輻射的核種並不多,鍶90是其中一個,國際上在評估時,也僅會測量檢驗成本較低的銫134、銫137,建議可以採分層度量,第一層就使用簡單的儀器做第一過程的篩檢,那就是量γ輻射,第二層的度量才用成本較高、較精密的儀器測量,以確定開片土地有受到什麼樣的核種污染。
「但畢竟是日本要出口給台灣」,董傳中指出,如果民眾對於鍶90有疑慮,那應該要求日本政府提出檢測證明,由日方負擔測量成本,同時一定要附上產地證明,「由於輻射檢測的實驗都要符合國際標準,相信就算是由日方的實驗室進行檢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解禁福食藏風險?學者:應要求日方提供檢測證明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