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題:疫情歧視和偏見幾時休?
作者 崔白露
近期,中國發布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總體方案和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
對此,多數國家持歡迎和理解態度。但少數國家罔顧科學事實,針對中國遊客採取歧視性入境限制,將疫情問題政治化,給全球團結抗疫蒙上陰影。而給出的理由頗爲牽強,或稱缺乏信息,或憂新型毒株,但在事實面前經不起推敲。
首先,中國是否及時與世界分享疫情信息?據統計,中國調整防疫措施後,已在近一個月內同世界衛生組織开展4次技術交流會議,向各國通報最新情況,並持續通過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GISAID)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相關數據與其他國家取自中國旅客的基因組數據一致。疫情三年,中國依法、及時、公开、透明發布疫情信息,與世衛組織开展的技術交流多達60余次。可見,少數國家所謂“缺乏信息”並不屬實。
其次,中國公民會否給他國帶來疫情衝擊?答案是否定的。當前中國本土流行的優勢毒株奧密克戎BA.5.2和BF.7譜系,早在2022年5月和8月已作爲主要毒株席卷全球大部分國家,此時再特殊對待這兩個亞分支已無必要。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克盧格表示,中國流行的毒株早已出現,不會對當前歐洲疫情造成大的影響;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也稱,2022年最後4周,中國入境新加坡的確診病例不到新總輸入病例的5%,遠低於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佔比。
目前,全球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超650種,其中在美國流行的最新亞分支XBB.1.5,僅一周時間就使其本土感染比例從約30%飆升至43%,成爲美國主導毒株,並在歐洲等地迅速傳播。面對全球新威脅,全力應對新變異毒株,才是各國當務之急。
再次,對於是否存在對華歧視性做法問題,個別國家辯稱,對中國旅客落地檢測核酸等措施並無歧視,是“依照科學和客觀的證據”。但病毒無國界,若真擔心輸入型病例,應對所有入境旅客一視同仁,或對新變異毒株流行的區域採取適當措施。只針對一國公民的做法,不僅無法阻止病毒傳播,反而會加劇散播歧視和偏見。
許多人开始擔憂,這種歧視性的防疫措施或引發西方社會針對亞裔的新一輪種族主義危機。美國一名亞裔作家在《紐約時報》發文指出,美國對中國公民的旅行限制,實際上是在重彈亞洲人是“病態另類”的老調,讓美國亞裔再次成爲種族主義者針對的“替罪羊”。
一直以來,少數國家的政客和媒體將疫情政治化、武器化,把病毒作爲實施政治操弄的“利刃”,關心疫情爲虛,攻擊中國爲實。當中國調整政策,這些曾極力要求中國“放开”的國家,立刻採行“雙標”。如某些國外專家和媒體對中國表現憂心忡忡,卻對暴發XBB.1.5的美國寬容大度,稱不必對美實施旅行限制;反復提及中國疫情數據,卻無視美國政府自2022年10月不再每日公布官方數據、多國早已停止發布感染統計的現實。
三年來,中國與新冠病毒持續鬥爭,頂住一次次疫情衝擊,最大程度維護人民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成爲全球抗疫合作的中堅力量,爲優化調整防控措施創造積極條件。近期,中國因時因勢調整政策,多家國際機構看好今年中國經濟並將增長預期調高至5%以上,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爾代夫等周邊國家期盼中國遊客到訪,對人員往來持歡迎態度。多數國家都客觀、積極地看待中國,並爲雙方交流創造條件。
無論是應對疫情反復,還是復蘇全球經濟,離不开各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應多一些尊重科學,少政治操弄,多一些客觀公正,少歧視偏見,多一些團結互助,少以鄰爲壑,作出符合科學事實和公衆利益的選擇。(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東西問丨短評:疫情歧視和偏見幾時休?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