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農民”旅中18年:愛上這山這水這人
1年前

  中新社昆明1月23日電 題:“法國農民”旅中18年:愛上這山這水這人

  中新社記者 韓帥南

  近日,闊別家鄉3年的法國農業工程師馬丁·達比利回到法國與家人團聚。他通過社交軟件向中國朋友送上新春祝福,並約定正月十五回中國與他們一起“鬧元宵”。對於在中國工作生活了18年的馬丁來說,春節習俗已爛熟於胸。

  2005年,出身農業世家的馬丁受其供職的法國農業公司派遣首次來到中國。兩年後,面對回國或辭職留下的選擇,馬丁決定留下——“我想給自己一個挑战,在中國實現自己的農業夢想。”

  在中國多地考察後,馬丁將目光投向雲南省嵩明縣嵩陽鎮龍院村。這裏氣候適宜、生態良好,與馬丁的家鄉法國東南部十分相似,適合種植從法國引進的樹莓品種。2008年,在多方幫助下,他的漿果種植基地在龍院村正式开張。

  基地中大部分工人是當地農民。提起這位“洋老板”,他們無不豎起大拇指,“‘馬老板’真的很不錯,手把手教農業技術,對我們的生活也很關心”。

  在基地中,馬丁教工人們種植、採摘技術,並在交流中向他們學習中文。幾年下來,馬丁的普通話越發流利,還帶一些地道的雲南口音。

  馬丁說:“我的中國朋友遍布多個省市,盡管南北方人性格迥異,但都熱情、勤勞、善良。”

  闲暇之余,馬丁會約上親朋好友,一起騎行。“雲南的綠水青山讓我身心放松,也能感受到雲南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約15年前,我騎行到一座山上時遇到一戶人家,住着狹小的房子,只有一輛牛車,生活貧困。”馬丁說,當他兩年前再去同一地點時,發現這戶人家住上了小洋房,开起了汽車。

  馬丁所見是中國鄉村振興的縮影。2020年,中國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如今,在中國各地,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就拿龍院村來說,現在家家戶戶住着小樓房,硬化路修到家門口。”馬丁笑着說,“我的工人過去走路上班,後來騎自行車、電動車。現在他們都想开車來上班,我說那可不行,基地裏可停不下那么多車。”

  作爲一名“農民”,馬克也嘗試用農業技術和環保理念與身邊人一起改變生產生活方式。他用精准灌溉代替“大水大肥”的種植模式,以種植香草驅趕害蟲代替農藥……在馬丁的帶動下,基地周邊越來越多農戶开始將普通大棚替換爲降解膜,用起了有機肥。

  旅中18年,中國早已成爲馬丁的第二故鄉,這裏的點滴變化都讓他欣喜不已。“如今中國的制造業十分發達,我和家人都在使用中國制造的手機和電腦,這是我過去想象不到的事情,下一步計劃考慮中國制造的汽車。”

  “我會繼續在中國生活,看着中國下一個、再下一個十年會有怎樣的變化,對此我充滿期待!”馬丁說。(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法國農民”旅中18年:愛上這山這水這人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