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極右翼擴權 加劇國會紛爭
1年前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國際觀察)美國共和黨極右翼擴權 加劇國會紛爭

  新華社記者

  過去一周,美國國會衆議院下屬各委員會成員名單漸次出爐,共和黨極端保守派議員“收獲”頗豐。

  分析人士指出,這些議員權力增大,是在日前衆議長選舉風波中與共和黨內主流溫和派博弈的“成果”。預計未來兩年,共和黨內部以及共和與民主兩黨間的紛爭將更加復雜,國會陷入實質性癱瘓的可能性上升,美國政府出現債務違約的風險也將加劇。

  極右翼爭權

  據美媒統計,在現已公布的衆議院各委員會成員名單裏,這些被美媒視爲“極右翼”的共和黨議員除一人外均有所收獲,而且不少人成功進入掌握實權的重要委員會。

  衆議長是美國政壇三號人物,僅次於總統、副總統。衆議長通常由衆議院的多數黨領袖經選舉程序後擔任。過去一個世紀,衆議長選舉幾乎沒什么懸念,都是“一輪過”。

  然而本月上旬,57歲的共和黨人麥卡錫卻經歷15輪投票,最後在向共和黨極端保守派議員作出多項實質性妥協後才如愿任職。

  根據目前公布的雙方協議,麥卡錫承諾:降低罷免衆議長的“門檻”;同意讓更多極端保守團體成員進入衆議院下屬委員會,其中包括地位重要的規則委員會等;在通過撥款法案時,將添加更多限制條款以滿足極端保守派的關切等。

  分析人士指出,共和黨在去年11月舉行的中期選舉中表現遠遜預期是引發衆議長選舉“鬧劇”以及麥卡錫妥協的重要原因。

  美國國會衆議院共有435個席位,當選議長需要得到簡單多數支持,即獲得至少218張贊成票。然而,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並沒有如預期那樣以明顯優勢拿下衆議院,僅獲得222席,比成爲多數黨所需的218席只多了4席。這意味着黨內只要有超過4人反對,麥卡錫就無法當選議長。因此共和黨內的極端保守派議員借機向麥卡錫提出支持條件。

  耶魯大學教授、歷史學家喬安妮·弗裏曼指出,美國歷史上不乏黨派內部爭鬥,但與此前不同的是,這次分裂不以政策或立法分歧爲核心,而是一次純粹的權力之爭,這也從側面體現出美國當前所處的分裂狀態。

  共和黨分裂

  據報道,反麥卡錫陣營的共和黨極端保守派議員有20人,其核心成員有5人。他們當中17人在議員選舉中得到前總統特朗普的支持,12人至今不承認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合法。他們此前之所以反麥卡錫,一方面是希望用自己的選票交換足夠利益,另一方面認爲麥卡錫及溫和派對待民主黨不夠強硬。

  通過國會大廳直播攝像頭,公衆看到麥卡錫滿臉怒色衝到反對派議員面前“講價”;看到麥卡錫的盟友幾乎要對反對派揮拳相向……如美媒所言,共和黨在所有美國人面前展現了自身分裂。

  分析人士指出,衆議長選舉風波,讓共和黨內溫和派與極端保守派之間存在已久的矛盾進一步公开化。盡管麥卡錫作出妥協,但這次鬧劇後,兩派間的嫌隙無疑更深了。

  有政治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在總統選舉失利後拒不承認結果,引發一系列政治危機,並直接釀成震驚世界的“國會山騷亂”。而此後共和黨出於穩固選民基本盤等多重考量,任由黨內極端民粹聲浪日益高企,最終造成了如今共和黨內部的混亂局面。

  弗裏曼認爲,現在共和黨內的溫和派與極端保守派之間毫無信任可言,後者將他們的選民和國家玩弄於股掌,廣泛否認事實、對對手進行人身攻擊……

  國會或癱瘓

  麥卡錫的妥協疊加衆議院議席現狀讓他成了實打實的“空心”議長,未來兩年的美國國會注定充滿混亂與意外。

  對麥卡錫本人而言,他的頭頂將高懸“被罷免”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由於麥卡錫承諾,只要一人即可發起罷免衆議長的動議,這意味着只要極端保守派分子愿意,他們隨時可以聯手民主黨將麥卡錫趕下台。

  對於推動議案而言,鑑於反對麥卡錫的核心成員有5人,多於共和黨可承受的4票失票空間,他們又十分抱團,未來麥卡錫想要通過任何一個議案,都需要極端保守派議員的支持。用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研究所主任戴維·阿克塞爾羅德的話說,未來兩年,“瘋狂”右翼可以一直“綁架”衆議院。

  最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議案紛爭,是提升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極端保守派的核心訴求之一就是政府收支平衡,此前已有該派別議員表示寧可讓政府關門也不能提高債務上限。分析人士認爲,即使極端保守派最終同意提升債務上限,也必然附加十分苛刻的削減預算、限制开支條款,而這是共和黨溫和派以及民主黨均不能接受的。

  分析人士指出,考慮到民主黨掌控參議院,兩黨互爲掣肘。未來兩年,美國國會任何一黨想要通過重大議案都將阻力重重,加之共和黨極端保守派扮演的深度攪局者角色,國會陷入實際性癱瘓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美國政壇分裂現狀將難有轉圜余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國共和黨極右翼擴權 加劇國會紛爭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