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第 *次 加息。
美聯儲決議解讀,從兩個時間節點說起。
凌晨3:00——市場等一句話
北京時間周三凌晨3:00,美聯儲宣布加息25基點(這是連續第二次降低加息幅度),並表示進一步加息將是合適的。一如市場預期,尤其是那句“進一步加息將是合適的”也是按照劇本在行事。
市場的反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聯儲是否在聲明中保留一句話(這是今天最值得關注的一句話):
爲了達到具有足夠限制性、讓通脹率回到2%的貨幣政策立場,進一步加息將是合適之舉。
很不幸,美聯儲在利率聲明中完整地保留了這句話。
消息公布後,美元指數上漲,黃金、美股、美債同步下跌,但波幅並不大,因爲早有預期。對於這次的會議市場已經炒作多時,由於近期美國股市上漲導致金融環境放松,所以華爾街幾乎所有人都預計美聯儲將會發表強硬措辭打壓市場。
凌晨3:00——市場看鮑威爾說話語氣
| 鮑威爾新聞發布會現場
3:30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新聞發布會开始,反轉也隨之而來。鮑威爾說話的語氣,是交易員們關注的重中之重,市場要從中判定是否保持“鷹派論調”。
大多數人相信鮑威爾將試圖在言辭上“聽起來強硬”,鮑威爾也確實以強硬態度开始。
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开場表示:
- 堅定致力於把通脹率降到2%的目標,還有更多工作要做,預計持續加息是合適之舉(需要進一步加息)
- 快速加息的全面影響尚待顯現,放慢加息步伐得以評估進展(美聯儲已進入加息評估期)
- 勞動力市場仍然“極度喫緊”,將需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限制性(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
- 將需要大量通脹緩和的證據(現在的通脹情況還不足以評估停止加息)
- 我們尚未達到足夠限制性的政策立場,美聯儲在討論再加息幾次至限制性水平(仍有加息空間)
- 美聯儲未考慮暫停然後重新开始加息(停止加息絕對不會是一個輕易的決定)
- 依然認爲軟着陸有路可循(與之相對,今年大概率不會降息)
但一句不起眼的話(用詞),引發了股市上漲(反轉开始):
過去一年整體金融狀況收緊非常顯著,我們的重點不是短期行動,而是金融狀況的持續變化。
這句話讓人們震驚了(鮑威爾拒絕了一個化解市場樂觀預期的機會)。
鮑威爾並沒有像市場認爲的那樣,對金融狀況寬松表達強烈的鷹派,而是一句含糊不清的表達。
我們已經看到大約三個半月的時間裏,金融狀況明顯放松,股市上漲,債券收益率下跌,美元下跌,抵押貸款借款成本從高位下降。鮑威爾本來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重新調整這個預期,可是他沒有多說一句。
除此之外,還有一句話引發了降息預期:
如果經濟表現符合預期,預計2023年不會降息。
與之前相比,鮑威爾加了一個限定條件“如果經濟表現符合預期”,說明降息選項今年在美聯儲的考慮之列。互換利率交易員預測今年下半年美聯儲料降息50基點,政策利率料在6月份達到4.9%這一峰值。當然,今年降息的概率微乎其微,除非出現一場深度衰退。
| 鮑威爾暗示短期內繼續加息仍在議程之上,市場對3月和5月政策會議的定價保持穩定,市場的峰值利率預期基本保持 在4.90%左右不變,但同時也反映了對下半年更強烈的降息預期。
鮑威爾的講話被認爲偏鴿派立場。
| 彭博社對鮑威爾聲明的 AI 評估,這顯然是大約一年來最鴿派的。
1、市場似乎也同意此點,在鮑威爾接受記者提問時,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4.24%下降至4.1%(債券市場推斷主席鮑威爾更爲平衡的語氣認爲很快就會暫停)。市場很高興聽到鮑威爾的鴿派言論,但如果股市繼續反彈,美聯儲預計將讓所有人回到現實。
2、鮑威爾是有心還是無意,我們從今天的市場走勢中可以找到答案。如果市場誤讀了美聯儲講話,那么其將會通過新聞媒體或官員講話傳遞线索。市場可能存在一絲誤讀,因爲當前對鮑威爾鴿派的判定不是因爲他說了“鴿派的話”,而是沒有預期的強硬(不是因爲他說了什么,而是因爲他沒說什么)——華爾街認爲鮑威爾會反擊市場對暫停加息或降息的預期,他本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說“市場變得過於興奮”,但他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3、未來的實際經濟數據表現將比今日鮑威爾的講話更重要,從他的語氣中我們聽到了一些不自信。
最後記錄一下美聯儲加息當日,金融市場走勢:
- 美國股市上漲,扳回稍早的跌幅,標普500指數漲1%,納斯達克指數漲2%,道瓊斯指數表現落後僅上漲0.1%。
- 基准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前一天的3.527%下降到3.398%。
- 金價一度站上1950美元,尾盤略有回落。
- 美國國債在鮑威爾新聞發布會期間擴大漲勢,收益率曲线前端和中部的債券領漲。與此同時,互換市場體現了2023年更大的降息預期。
$特斯拉(NASDAQ|TSLA)$$蘋果(NASDAQ|AAPL)$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聯儲向市場屈服了?凌晨,一場全世界預料的下跌沒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