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韓國特約記者 李准 張靜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倪浩 丁雅梔 丁潔芸 牧之】多家外媒1月31日爆料稱,美國政府已停止向該國企業發放向華爲出口產品的供貨許可證,正考慮切斷美國供應商與中國華爲公司之間的所有聯系,禁止英特爾和高通等公司向華爲提供任何產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月31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底线、無理打壓中國企業。外媒注意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華之際,美國對華動作不斷,繼拉攏荷蘭和日本加入對中國芯片打壓的陣營後,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的最新表態也被媒體解讀爲,韓國似乎也有意加入美國主導的這一陣營。《日本時報》評論稱,華盛頓一直在利用經濟工具實現外交政策目標——向北京施壓,爲了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勝出,不惜扭曲自由貿易原則。中國學者警告稱,雖然布林肯將訪華,但如果美方不修正、不調整對華政策,中美關系改善恐怕難以取得真正的突破。
赤裸裸的科技霸權
路透社和英國《金融時報》1月3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政府已停止向美國企業發放向華爲出口產品的供貨許可證,包括5G級別以下的產品,如4G、第六代和第七代無线網絡技術、人工智能以及高性能計算和雲項目等。多名熟悉美國出口許可證申請的人士表示,美國企業目前仍在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對華爲出口產品,但近期部分申請的批准遭到拖延,各方仍在等待進一步更明確的消息。對於相關報道,美國商務部發言人僅表示,將“不斷評估我們的政策和法規”。華爲公司未直接評論相關報道,但華爲常務董事余承東當天在微博中表示,創新技術來之不易,華爲將不懼挑战,堅持投入研發,不斷攀登向上。
彭博社報道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切斷美國供應商與華爲之間的所有聯系,禁止包括英特爾、高通和超威半導體公司(AMD)在內的美國供應商向華爲提供任何產品。這意味着,華爲的手機和智能硬件設備未來無法使用高通的驍龍系列芯片,電腦產品也無法採購英特爾的芯片。報道稱,若這項政策獲得通過,所有美國供應商向華爲供貨的許可證申請都將被拒絕。知情人士稱,該政策還處於早期討論階段,可能於5月獲得通過。
“中方對有關報道表示嚴重關切,我們正密切關注有關動向。”毛寧1月31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這種做法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有損國際社會對於美國營商環境的信心,是赤裸裸的科技霸權。中方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1月3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果拜登政府落實這一政策,華爲電腦和手機兩大領域的消費者業務將受到影響。但也要看到,近年來,中國已經着手大規模增加生產线,華爲也在做相關准備,因此,美國不發許可證只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中國芯片自給自足的進程。
近年來,爲了打壓華爲,美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2019年,特朗普政府將華爲列入“實體名單”,對於向華爲出口美國技術實施嚴格限制。2021年3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發布一份清單,列出所謂“對國家安全構成不可接受風險的通信設備與服務商”,華爲、中興等5家中國科技企業榜上有名;2022年11月,該清單正式啓動。但即便如此,中美這一時期在科技領域仍有最基本的合作。特朗普政府並未叫停美國商務部繼續向高通、英特爾等公司發放出口許可證,允許這些公司爲華爲提供與5G無關的技術產品,例如高通在2020年獲准向華爲出售4G智能手機芯片。而拜登上任之初也延續了這一政策,華爲的供應商在2021年4月至11月期間獲得了價值610億美元的出售許可證。
美媒分析稱,拜登政府酝釀的最新動作是對華爲“下死手”,明確謀求中國企業在未來科技的發展賽道中出局。《華爾街日報》稱,如果美國政府推進這一行動,將標志着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高風險衝突炮火再起。“新美國安全中心”技術專家拉瑟爾稱,美國最新舉動部分原因是,與4年前專注5G時相比,華爲公司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向海底電纜、雲計算等領域擴展業務等。美國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中國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裏奧洛表示,美國商務部此舉將對美國供應商的收入產生重大影響。
韓國想步荷日後塵?
在對華爲酝釀最新行動的同時,美國近期不斷攛掇盟友,共同阻止中國對半導體等技術的研發。據韓聯社1月31日報道,對於美國的對華芯片限制,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當天宣稱:“世界希望中國能夠以規則爲基礎,展开經濟、社會、政治、外交運營,韓國也將共同參與。”他同時強調,韓方正與中方就有關問題保持溝通和磋商,爭取避免韓中關系受到負面影響。韓聯社認爲,韓德洙這番言論是在暗示韓國參與美國主導的對華半導體限制的可能性。多家外媒此前披露,在1月27日結束的談判中,美國、荷蘭、日本三國就限制向中國出口部分先進芯片制造設備達成協議,荷日同意將美國去年10月針對中國採取的先進芯片制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擴大到本國企業,包括荷蘭阿斯麥、日本東京電子和尼康等。
中國外長秦剛1月30日與荷蘭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通電話時強調,中國愿同荷蘭共同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維護开放而非分裂、有序而非混亂的國際貿易環境。秦剛強調,开放務實是中荷關系的最大特色。中國正在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开放,這將爲中荷合作帶來更大機遇。中國愿同荷蘭加強多邊領域合作。胡克斯特拉表示,荷方愿同中方密切各層級交往,深化經貿、軍控、防擴散、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推動兩國开放務實的全面合作夥伴關系不斷發展。荷方將繼續以負責任方式處理對華經貿事宜。
美國“不惜扭曲自貿原則”
《日本時報》1月31日評論稱,華盛頓一直在實施所謂“經濟治國”方術——利用經濟工具實現外交政策目標——向北京施壓。第二次世界大战結束以來,美國一直將自由貿易視爲國際經濟秩序的基本原則,但現在爲了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勝出,不惜扭曲這一原則。美國之所以試圖保持技術優勢,阻止中國的崛起,是因爲人工智能和量子技術是下一代軍事技術,在這些領域擁有技術優勢,與保持軍事優勢直接相關。
英國《金融時報》認爲,美國商務部這次加大對華爲打壓的時間節點也值得玩味。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據報將於2月5日至6日訪問中國,這將是他擔任國務卿兩年來首次訪華。香港《南華早報》1月31日援引華盛頓智庫战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學者裘德·布蘭切特的話稱,北京將與布林肯展开對話,旨在減緩“美國在科技領域的一些行動”。美國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東亞項目首席主任邁克爾·史文1月30日在該智庫舉辦的线上研討會上表示,布林肯需要與中國重新接觸,並同中方討論如何改進危機預防和管理的工作,這在中美關系中從未如此重要。史文警告稱,台灣和南海議題是美中關系緊張的最主要核心,若不謹慎管控,將可能失控而升級爲衝突。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1月3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方按照國家利益和對話訴求制定對華政策,其根本是要保持美國對華的战略優勢,贏得對華战略競爭。在這種思維之下,美國一定會擇機出台一些對華不利的政策。雖然布林肯計劃2月初訪華,與中國討論防止發生衝突的“護欄”,但如果美方不修正、不調整對華政策,中美關系改善恐怕難以取得真正的突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無底线對華科技打壓,或拉攏韓國入“芯片陣營”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