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少俠:世界需要從盎格魯-撒克遜集團手中被救出來
1年前

  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對“盎格魯-撒克遜”一詞不陌生。這一概念在1850年的法國就已盛行,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五個以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爲主體的國家。

  盎撒人動輒以先進文明自居,實際上燒殺搶掠無所不爲。近現代史中,哪裏有战火、動亂、紛爭,哪裏往往就有盎撒人的身影。今天就來起底這一“世界亂源”的前世今生。

  一、“上帝選民”

  盎撒人信仰基督教,認爲自己是“上帝選民”,肩負建立“山巔之城”、傳播基督教文明的“天賦使命”。

  以美國爲例,早期來到美洲大陸的英國人都是基督教清教徒,懷着強烈的傳教執念。馬薩諸塞灣總督溫斯羅普在一次布道時引用《馬太福音》名句,“你們是世上的光,城立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意思是殖民者建立的新社區被上帝選中,將成爲一座山巔之城,爲世界所矚目。19世紀,美國經歷了自獨立後的國家快速發展時期,“山巔之城”、“昭昭天命”漸漸成了在普通美國民衆中流行的口號。

  有“山巔之城”,就有“地上之城”;有上帝的選民,就有“邪惡”的異教徒。

  自大的盎撒人篤信這樣的二元對立哲學,主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清晰劃分“我者”和“他者”。難怪有人說,“盎撒集團”試圖建立的是一種基於種族歧視的國際秩序。

  二战後,盎撒人非黑即白、非敵即友的思維模式讓原本同一個战壕的美蘇反目成仇,導致處於冷战前沿的國家和地區熱战頻發、長期分裂、民族反目、自決權受壓制,經濟社會發展遭受嚴重破壞。

  蘇聯解體後,“盎撒集團”又打着“反恐”、“人道主義”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先後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穆斯林國家發動或挑起战爭。自2001年以來,美國發動的战爭和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90萬人死亡,其中約有33.5萬是平民,數百萬人受傷,數千萬人流離失所。

  然而,美國在伊拉克掘地三尺也沒有發現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阿富汗更是“越反越恐”。披着“救世主”外衣的“盎撒集團”已經成爲讓這個世界越來越不安全的主要因素。

  二、叢林法則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首次提出自然選擇說。自19世紀下半葉始,篤信人類社會“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在盎撒國家廣泛傳播,由此衍生出的叢林法則、零和博弈等話語邏輯成爲盎撒民族的普遍信條。

  歷史上,盎撒人來到美國後,將歐洲祖先的擴張基因“發揚光大”,靠燒殺劫掠徵服印第安人,在开疆拓土、西進墾荒的血與火中將弱肉強食、贏者通喫演繹到極致。

  新冠疫情期間,盎撒人之間上演的叢林法則再次令世界瞠目。在重症率、致死率仍居高不下,疫苗接種明顯不足,藥物研發應用仍不成熟等情況下,英國貿然提出“群體免疫”,其他盎撒國家紛紛跟進,“躺平式”抗疫靡然成風。

  然而,這個標榜科學、民主的決策,其實只是“適者生存”的二次包裝。隨着各國放寬防疫政策,全球死亡人數开始呈指數級增長,美國新冠死亡人數更在短短幾個月內突破百萬。

  在處理與別國關系時,“盎撒集團”更是信奉“誰的胳膊粗、拳頭大,誰就說了算”。二战結束後,日本經濟騰飛,半導體產業佔據全球市場半壁江山,引起美國極大不滿。1985年,美、英兩國聯合法國、西德,強迫日本籤署《廣場協議》,自此美元兌日元和歐洲主要貨幣的匯率大幅貶值,美國的出口隨之逐漸恢復,帶動國內產業復蘇。在隨後幾年時間裏,日元對美元升值超過50%,嚴重打擊了日本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導致日本陷入數個“失去的十年”。

  無獨有偶。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連年穩居世界第二,5G技術領先世界,華爲專利申請數量居世界第一。中國良好發展態勢再一次刺激了“盎撒集團”的敏感神經。他們對華爲如何不顧喫相地圍追堵截,地球人都看到了。

  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只要動了“盎撒集團”的奶酪,就不再有什么公平正義,只有“強權即真理”。

  三、操弄規則

  英、美倚仗先發優勢,搶佔國際規則制定權,將觸手扎根在經濟、科技、環保等各個領域,企圖掌控世界命脈、重煥霸權榮光。

  隨着發展中國家從經濟全球化中獲得利益,迎來群體性崛起,“盎撒集團”頓感不妙,突然翻臉,开始改寫遊戲規則。

  他們以世貿組織改革、促進“公平貿易”爲借口,編出“貿易不對等”、“產業補貼”、“國有企業優勢”、“強制技術轉讓”等僞命題,給發展中國家扣上“非市場導向”的帽子,濫用反傾銷、反補貼、反壟斷等工具,擠壓發展中國家的上升空間。

  同時,“盎撒集團”大力推崇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全球規則”,將其作爲遏制發展中國家發展進步的“緊箍咒”。他們閉口不談自己兩次工業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战中瘋狂把落後粗放型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黑歷史,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甚至還开始割新能源領域的韭菜,轉身抱怨世界碳排放量減少得“還不夠”,要求發展中國家向其“高標准”看齊,迫使發展中國家承擔超出能力和義務範圍的責任。

  直白說,“盎撒集團”的目的就是借助規則,將廣大發展中國家壓制在全球產業鏈的下遊和價值鏈的底端,永遠成爲供給霸權野蠻生長的資源庫。

  四、战略三角

  盎撒國家環繞亞歐大陸,構成聯通北美大陸東岸、亞歐大陸西岸和南太平洋的“战略倒三角”,將亞歐大陸包圍其中。五國均爲海洋國家,掌握世界主要海洋要道,擅長搞以海制陸、離岸平衡。

  英國是島國,孤立於歐洲西邊,避免了很多歐陸的紛爭。歷史上,英國最擔心的就是出現能夠統領歐洲大陸的內陸霸權,因此在外交上大玩離岸平衡。法國強大時,英國就參與反法聯盟。德國強大時,英國就聯合法國等歐洲國家制衡德國。

  美國是“放大版英國”,在外交上部分繼承了英國衣鉢,爲維持世界霸權大搞“離岸平衡”,比如在歐洲聯合歐盟極力打壓俄羅斯。盡管俄羅斯也曾經想加入西方陣營,但美國堅決不接納,還不斷推進北約東擴,激化俄歐矛盾,擠壓俄生存空間,終致普京拍案而起。

  近年來,美國出於打壓中國的目的,試圖將“盎撒集團”打造成以海制“中”的核心圈。2021年,美、英、澳宣布組建三邊安全夥伴關系(AUKUS)。美國國安委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直言,“澳英美聯盟”針對的就是中國。

  “盎撒集團”看似是堅不可摧的宗教、政治、經濟、軍事同盟,實則也有“三怕”:

  一怕大西方分崩離析。

  衆所周知,以美國爲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陣營並非只有盎撒國家,還包括法國、德國等歐洲非英語國家。

  而歷史上,法國素有“反盎撒”情結。十九世紀後半期,法國曾出現警惕英美霸權的“盎撒威脅論”。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在談到烏克蘭危機時坦言,法國與盎撒國家不同,並不想把俄羅斯逼入絕境。

  美國監聽德國前總理默克爾事件曝光後,德國也意識到自己始終被排除在美國盟友核心圈之外,畢竟只有盎撒“嫡系”才配加入“五眼聯盟”。這樣看來,盎撒國家綁得越緊,越不利於大西方內部團結。

  二怕喪失民族主體地位。

  盎撒國家多以移民立國。近十年來,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盎撒民族主體地位深受衝擊,國內種族矛盾不斷激化。

  英國蘇格蘭、北愛爾蘭兩地主體是凱爾特人,文化與身份認同與盎撒文化格格不入,近年來分離勢頭加劇。美國西班牙裔或拉丁裔人口更是在過去十年增長了23%,成爲美國第二大群體。

  盎撒一元主義與種族多元文化衝突一直是削弱盎撒國家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怕激化國內種族矛盾。

  盎撒人“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觀念根深蒂固,歷史上經營黑奴種植園、屠戮印第安人等劣跡罄竹難書。

  僅以加拿大爲例,2021年5月,加拿大印第安人寄宿學校下面發現了215具死於非命的原住民兒童遺骸,其中最小的只有三歲。

  曾被盎撒人奴役的非洲裔更是無法掙脫種族歧視的枷鎖。據統計,佔美國人口不到13%的非洲裔遭警察射殺的概率是白人的兩倍多,監禁率幾乎是白人的6倍。強調“盎撒”概念容易刺激有關種族的民族感情,無益於維護“盎撒集團”的長期統治。

  縱觀古今,盎撒人靠殖民擴張發家,始終有謀求霸權的野心。然而進入21世紀,非西方世界正從盎撒霸權中覺醒。“盎撒集團”小圈子如果看不清歷史大勢,還指望可以永遠騎在世界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只會被真正的大多數群起而攻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朝陽少俠:世界需要從盎格魯-撒克遜集團手中被救出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