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掀起價格战,車廠遭遇倒春寒
1年前


特斯拉的底牌居然是價格战,新能源車企或遭遇“倒春寒”。


新能源車企已是高端下沉,低端衝高的局面。誰也無法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安於現狀。原材料等客觀因素影響,車價漲跌時有發生。


新能源玩家們耐受度大相徑庭,規模化效應和高端化开始顯現優勢,但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目前能稱得上兩全齊美的,似乎只有特斯拉。


年度銷量榜並不能完整呈現車企們的悲喜。


比亞迪雖銷量一騎絕塵,但與特斯拉單車毛利率存在巨大差距,難言完勝;蔚小理均出現了各自史上最大單季虧損,銷量被合衆超越、高端化陣地受到傳統車企衝擊,均度過了艱難的一年。


今年的新能源賽道,只會更卷。



特斯拉降價,刺激銷量是表面,改變行業玩法是本質。下半場的賽道,玩家們主動或被動,都需做出選擇。


國產品牌陷入漲跌兩難境地


對用戶而言,產品降價喜聞樂見;對車企而言,這場價格战卻不是誰都能玩得起。


131萬輛,特斯拉的年銷量僅次於比亞迪。從雙方已公布周期的單車毛利率來看,比亞迪仍大幅度落後前者。


比亞迪的高端化進度,暫時還無法對特斯拉形成直觀威脅。國內品牌並不缺乏高售價產品,只是在特斯拉的主力價位區間裏還未佔得一絲優勢。


特斯拉量價齊飛是表象,本質在於立穩了高端化人設,規模化效應凸顯。這恰好是國內衆多品牌一時無法兼具的能力。


特斯拉此時掀起價格战,實爲一場精准打擊。


銷量再創新高的比亞迪,以漲價作爲回應。反其道而行之,可見比亞迪的銷量自信,也可見其高端化需求更爲迫切。


以量換價可能是比亞迪必須要准備面對的問題,55萬輛的銷量優勢,在特斯拉降價大招下將難以避免受到衝擊。


如果只看銷量,比亞迪一共進行了四輪價格上調,而漢唐等中高端系列仍保持增長,其高端化未受幹擾。


但需注意,同期特斯拉的產品售價也多次上調,比亞迪漢唐與特斯拉對位車型價格差距沒有太大變化。而面對此次降價幅度達2.9萬-4.8萬元的Model 3/Y,漢唐售價實則被動“前進”了一大步。


兩強之間,局面正悄然變化。堅定衝高的比亞迪,已然被“放低姿態”的特斯拉架在火上。


中低端穩固、高端有所突破,比亞迪尚可憑借銷量優勢作爲支撐,借勢繼續上攻。但其它車企並不具備比亞迪的基本盤,在特斯拉的“降維打擊”中更加左右爲難。


比亞迪的基本盤,由技術、規模、銷量等共同構成。高度依賴供應鏈的車企相對缺乏核心技術,顯然產品說服力打折。而具備自有技術體系的車企,暫時也很難在相同價位做出匹配比亞迪的成本。


漲與降,甚至維持現狀,都很被動。


新能源賽道白熱化,低端衝高,高端下沉。特斯拉降價,爲其它車企的上下通道“添了一回堵”。


例如蔚來ET5,在Medel 3大幅降價後起售價已接近高出十萬元,從用戶角度來看,即便兩者定位不同,但最爲直觀的只是“精裝與毛坯”的區別,ET5銷量很難不受影響;蔚來第二品牌瞄准二十萬元檔位,也如同上攻的哪吒、零跑一樣,同處於特斯拉的主力價位段,況且品牌、技術、成本均沒有優勢,論持久战,顯然是消耗不起的一方。



小鵬、零跑、問界等選擇降價實爲妥協。新勢力們還未從銷量波動與單車毛利率下降的陰影中徹底走出,體量成長還需大量時間,暫難以規模化效應解決產銷兩端的問題。


降價爲保量之舉,順便也可借降價降低庫存水位。但下一次漲價總需要一個由頭,如果長期困在更低的價位,本就局促的生存空間再遭壓縮。


車企痛點遭遇精確打擊


特斯拉這次降價,刺激自身銷量同時,也把行業的水徹底攪渾了。


三電系統、自動駕駛等支撐新能源車企發展的主要技術均進入了常規發展時期。來自供應鏈或自研的技術不再新奇,新技術暫缺爆點,現階段憑借技術創新或噱頭改變行業格局的幾率變小,車企們走向持久战。


成本無疑是核心技能,這也是主流車企們大力規模擴張的根本原因。


技術、成本因素使然,特斯拉發起價格战的節點很有代表性。


一方面,特斯拉在去年Q3遭遇了嚴重的銷量波動,就全年成績來看,被比亞迪拉开了巨大的差距。細看國內市場年度整體表現,傳統車企仍佔領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


自動駕駛、顛覆者形象等招牌不再好用,新勢力正面臨“褪色”。


一度壓制傳統車企的新勢力,被對手快速反超,加速遠去。此消彼長的情形,反映出當前新能源賽道的最優選並非“特斯拉模式”,而是傳統車企模式。


頹勢初顯,特斯拉需要及時止住以爭取時間,走在行業前列的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尋求拐點,將來的低端新車型對應的巨量下沉市場尚待开發,而現在,借助手上優勢攪亂行業格局,即可維持主動權。


另一方面,特斯拉具備挑起價格战的基礎實力。近年特斯拉通過產能擴張彌補了最大短板,已具備超高單車毛利率,同時也是全球少有能夠穩定盈利的新勢力車企。


截止於去年Q4,特斯拉的單車毛利率達到25.6%,單車淨利潤1萬美元。在去年Q3才突破單車1萬元淨利潤的比亞迪短期難以實現趕超;衆多遠未喫上規模化紅利的新勢力們,受制於單車成本劣勢,逐漸上升的“成長开銷”,短期更是無法成爲威脅。


除开原材料等客觀因素影響,特斯拉將超30%的單車毛利率降下來,更多是主觀成分。


毛利率背後,是品牌、產能、銷量的整體成型,特斯拉的自建供應鏈的日趨成熟。與頭部傳統車企一樣,特斯拉“挖礦”也非小打小鬧,馬斯克不止一次在公开場合痛斥上遊供應鏈存在炒作,其近年上遊布局的手筆也越來越大。


綜合來看,特斯拉“自損式御敵”的代價並不大,並且可以通過上遊布局等自有供應鏈的日益成熟,進一步降低單車成本,屆時,是拉升毛利率還是將價格战升級,對其都是好選擇。


但受制於不同的自身實力,車企們即便看到了問題所在,也需考慮治病的時間、成本以及療效。


不難看出特斯拉此次降價的針對性。不論是下沉還是衝高的車企,都受其牽制。


新能源車企遭遇倒春寒


1月,新能源車企全面“啞火”,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跟隨特斯拉價格下調的目前僅有問界、小鵬等爲數不多的車企。用戶等待車企們大批次的價格下調,也觀望漲價的比亞迪能夠堅挺多久。


車企價格下調不只放滿了潛在用戶的消費步伐,也刺激了老用戶的不滿情緒。


一輪降價,勢必伴隨補償。如前文所述,大多車企並不具備價格堅挺的基礎實力。“自刀放血”以價換量,總好過被孤零零架在火上烤,比耐受度,除了特斯拉和比亞迪,目前誰都信心不足,但短期陣痛在所難免。


價格战威力,最先作用於消費市場。


絕大多數主流車企們,銷量均呈環比大降。其中降幅最高的爲新勢力腰部零跑汽車,達86.6%,降幅最低的爲東風旗下的嵐圖,也達10.5%;比亞迪也未能幸免,環比降幅達35.4%。



特斯拉的“無差別打擊”,對於友商是有差別傷痛。


看似超3成的環比降幅,比亞迪如若隨後宣布價格下調,勢必迎來一波銷量回升;嵐圖的高端售價具備較高毛利空間,即便降價,也能以相對厚實的緩衝降低消極影響;與之相反,走量主力在性價比區間的零跑,量價均無優勢,受傷慘重並不讓人意外。


不同的表現,預示着新能源賽道將進入新一輪淘汰賽。價格战的短期影響在於消費市場,長期影響,在於幹擾了車企們的整體战略實施,這將加速了行業兩級分化。


以零跑爲例,從誕生至今,其一直以全域自研的技術核心思路作爲品牌發展路线,理論上與比亞迪路徑相似,成型需要較長時間。比亞迪沉澱的二十年裏,大部分時間沒有太多競品衝擊,成長環境相對舒適。


比如三電自研,在技術和話術範疇都不再獨特,而三電系統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低於對手,無疑才具話語權。


價格战,讓當前新能源賽道白熱化加劇,不存在客觀條件讓新玩家慢慢發育,而這不只針對技術,還考驗規模。


產品矩陣擴張,品牌上攻或下探,車企們爲了不被淘汰使出了渾身解數。從理論上講,產業鏈技術迭代也能讓衆多車企交出產品,但規模擴張只能依靠自己,還冒着風險。


以特斯拉爲例,發展順序大致爲:建立高端品牌、逐步下沉走量、擴充產能拉高毛利。不難看出其“品牌帶動銷量、銷量刺激擴產”的順序。而當前急於規模擴張的車企們,很可能面臨產能、渠道等資源空置。


除了與時間賽跑,還需精准拿捏方向與力度。


一場價格战,讓國內新能源市場迅速進入倒春寒、車企們暴露出各自短板。


價格战持續時間、演化程度目前尚難預估,逐漸清晰的是,行業兩級分化加速,新一輪淘汰賽已經打響。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特斯拉掀起價格战,車廠遭遇倒春寒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