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圖投資香港上市失敗,向飛貸輸血1億,後者發放年化36%貸款
1年前


在新三板掛牌7年後,天圖投資再闖港交所。新經濟IPO注意到,2022年6月底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天圖投資,目前上市進展顯示“失效”。這也意味着,如果要繼續在香港上市,天圖投資需重新提交招股書。

據澎湃新聞報道,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時,天圖投資爲解決到期基金LP退出(注:有限合夥人,即出資人)問題,曾向LP定增,以基金份額作爲出資,實現從LP到股東身份的轉變。但隨之而來的是,天圖投資股價逐年下跌,交易量低、流動性差,原指望退出的投資人,至今已被套了7年。

如今,天圖投資香港上市“失敗”,LP成功上岸的計劃再次落空。

招股書披露,天圖投資高度聚焦消費賽道,累計投資共222家投資組合公司,180家爲消費領域公司,其中包括涵蓋食品及飲料、服裝、醫療保健等,其他42家公司,則投向生物技術及技術等行業。目前,所投企業中,天圖投資僅30家完全退出。不過,消費賽道受資本寒冬影響較大,天圖投資的業績也呈現巨大的波動。

據招股書披露,天圖投資收入分爲基金管理費、投資收益、基金及直接投資持有的投資應佔聯營公司及合資企業業績。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天圖投資分別確認相關業務收入及收益5.8億元、12.73億元、9.07億元,持續經營業務的稅前利潤爲2.34億元、9.67億元、6.63億元,相對應的平均內部收益率分別爲23.3%、16.2%、17.8%。

天圖投資官網顯示,其投資案例包括:飛鶴、奈雪的茶、周黑鴨、萬物新生(愛回收)、小紅書、百果園、笑果、自如等知名品牌。


而據新經濟IPO此前報道,天圖投資曾“重倉”互聯網金融,投資對象包括淺橙科技、51信用卡,以及飛貸金融科技。不過,在天圖投資官網上,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案例只剩下“飛算科技”。

飛算科技是飛貸金融科技的兄弟公司。與飛算科技相比,飛貸金融科技成立時間更長,知名度更大。天圖投資爲何偏愛飛算科技?這或與飛貸金融科技從事貸款業務有關。

天圖科技在新三板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天圖投資因經營需要,向飛貸金融科技實際借款1億元,借款期限爲自到账至2022年12月29日,借款年利率10%。天圖投資強調,本次借款有利於公司經營發展,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公司任何股東利益的行爲。

飛貸金融科技的融資成本高達10%,其發放的貸款利率也只能更高。新經濟IPO注意到,有網友1月5日,在黑貓平台發帖反,飛貸金融科技平台利率高,涉嫌暴力催收。

根據該網友上傳的截圖,其在飛貸金融科技借款20萬元,分24期,其中2期還款11804.42,另外10期還款11804.50元(還款方式:等額本息),還款總額爲283307.84元。據此計算,飛貸金融科技的綜合年利率爲35.95%。


小編嘗試在飛貸APP申請借款,但審核結果顯示“信用額度暫時爲0”。

事實上,小編未獲得飛貸金融科技授信並不意外。由於小編頻繁嘗試向借款APP申請額度,即便沒有完成提現,在很多金融機構眼中也被列入“黑名單”。根據黑貓平台網友的反,飛貸的授信額度少則7-10萬,多則高達20萬元。

單個用戶授信額度更高,且貸款利率高達36%,這也決定了飛貸與網貸平台不同,其主要客戶爲小微企業主。這也意味着,飛貸的一個客戶相當於小額現金貸平台幾個,甚至幾十個客戶。

作爲對比,同樣重點服務小微企業主的平安普惠,早在一年之前就將年利率控制在24%以內。作爲持有網絡小貸牌照的借款平台,飛貸無疑是在挑战監管。(注:深圳市飛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資聯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分別爲飛貸金融科技旗下的網絡小貸、融資擔保主體。)

2021年3月底,央行在官網發布公告,首次要求各貸款機構明示貸款年利率,並明確了IRR計算貸款年化利率的強制性和合規性。而早在2021年中,甚至更早之前,部分地區的監管部門要求轄區內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將個貸利率控制在24%以內。

據自媒體“鐳射財經”報道,到2022年4月,捷信、中郵、中銀、北銀、尚誠、金美信等均將最高年利率設置在24%以內。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飛貸金融科技”發現,飛貸开展自營和助貸業務,與南京銀行、外貿信托、華潤信托、中國銀行深圳上步支行、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分行、濰坊銀行等合作。與此同時,飛貸向借款人收取高額擔保費、代償費,並爲合作資方提供兜底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下行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央行推動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而飛貸金融科技向資方提供兜底,但飛貸逼近36%紅线的利率,必然會抹黑合作資方的形象。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天圖投資香港上市失敗,向飛貸輸血1億,後者發放年化36%貸款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