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攬投快遞包裹量超7億件……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中華大地上展現出濃濃的煙火氣和巨大流動性。春節消費也成爲外界窺見中國經濟韌性與活力的一扇窗口。
2月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網發表文章稱,隨着流動性和經濟活動的上升,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帶動全球經濟提振。文章指出,經濟增長不僅對中國,對全世界都將是利好消息,因爲“中國的經濟每增長1%,其他國家的經濟就增長大約0.3%”。文章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對全球增長貢獻將達到1/4。此前,IMF在更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上調至5.2%。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1月,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上年12月的47.0升至50.1。1月31日路透社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活動重振,國內訂單和消費拉動生產上漲。同時,由於農歷新年消費的助推,中國非制造業活動的反彈比經濟學家預測的要更“堅決”,該指標從上年12月的41.6躍升至54.4。知名咨詢機構仲量聯行的經濟學家龐溟在一份報告中寫道:“PMI數據表明,人們對生產、經營和市場狀況的信心有了大幅提高。”
外界認爲,中國經濟景氣水平的回升將爲全球經濟平穩發展做出貢獻。國際知名證券投資技術分析師戴若·顧比(Daryl Guppy) 2月5日在《南華早報》網站發表文章指出,全球化沒有“死去”,以中國和數字經濟爲驅動的新的全球化正在興起。文章指出,中國全面回歸全球市場將對衝長期攪擾西方經濟體的通脹壓力。
《日本經濟新聞》2月4日發表報道指出,中國相關政策優化帶來的對旅遊業和貿易重啓的預期,正在拉升許多亞洲國家貨幣的價值,這同時也減輕了美國貨幣政策帶來的壓力。
1月30日,泰銖迎來去年3月以來最強勁的增值,對美元匯率上升到1美元兌32泰銖;新加坡元也升至1美元兌1.3新加坡元,到達2018年1月以來的最高點;韓元對美元匯率一度達到1美元兌1215韓元,這是去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日經新聞指出,亞洲貨幣升值重要原因爲中國遊客的回歸。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西濱徹(Toru Nishihama)說,“亞洲是從中國經濟重新开放中受益最多的地區。”
更強勁的貨幣走勢正在讓資本回流到亞洲債券市場。資金流向監測和研究機構EPFR數據表明,1月份,2.64億美元流入日本以外的亞洲債券基金,遏制了自去年2月以來連續11個月的資金外流趨勢。在股票市場,1月份明晟(MSCI)中國指數上漲達到12%,超過了MSCI世界指數的6%增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利好世界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