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與失望的較量,有了注解
1年前

  幾年前,習近平主席在談及中東之亂時說過,這是一場同時間的賽跑,是希望和失望的較量。

  3月10日晚,一件大事傳遍世界。希望與失望的較量,有了注解。

  沙特,伊朗,中東兩個重要國家,也是一度要發生衝突的對手,在中國的斡旋下,在北京握手言和,同意復交。

  這是對話的勝利,也是和平的勝利。

  △沙特阿拉伯王國代表、國務大臣、內閣成員、國家安全顧問穆薩伊德·本·穆罕默德·艾班,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代表、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祕書阿裏·沙姆哈尼在北京會晤時交談

  爲什么是中國,讓中東乃至世界的希望成爲可能?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清:

  爲什么說中國促成沙伊和解,堪稱开天闢地?

  中東,是全世界地緣政治最復雜的區域之一。二战之後,先後有兩伊战爭、海灣战爭、伊拉克战爭、敘利亞危機,直到現在,都战亂不止。

  復雜的中東曾讓基辛格做出這樣的形容:我們常說,國際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常常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但在中東,敵人的敵人,還是敵人。

  △敘利亞危機中遭到破壞的敘利亞

  伊朗和沙特作爲中東雙雄,可以說是解決中東之亂的題眼。看到這兩個國家和解,很多網友評價,石破天驚。

  這些評論,反映的恰是兩國根深蒂固的矛盾。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問題專家丁隆告訴譚主:

  沙伊兩國雖然在2016年斷交,但兩國緊張關系已經持續數十年。

  在這樣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方樹立一個和解典範,顯然對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

  因爲這樣存在頑固矛盾的兩個關鍵國家都能打开心結,重啓外交關系,似乎這個不可預測的世界,接下來也有了可以合理推斷的依據。

  熟悉中東事務的李紹先預測,隨着沙伊和解,中東接下來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積極信號:

  爭執多年,現在仍是如火如荼的巴以衝突找到了可以學習的模版;

  現在這兩國和解,對也門的和平也是極大的推動與促進。

  這種希望的延續,超越了一些國家一直以來對中東國家認識的偏見。這種偏見,在剛剛舉行的白宮記者會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對於沙伊和解,白宮战略溝通協調員的評價是:這項協議的達成,讓伊朗與沙特共同出現在談判桌,是由於伊朗內部壓力,以及沙特對伊朗或其代理人的有效震懾,而美國幫助支持了沙特有效震懾的能力。

  在美國看來,所有協議的達成,都是武力震懾、武力逼迫的結果。

  2020年,前任美國總統曾公布解決巴以問題的“世紀協議”,以展示自己作爲國際大國的調停能力以及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但這份協議,並沒有徵求巴勒斯坦的意見。

  △特朗普和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在白宮會面

  一直以來,美國的思維就是叢林法則,這也正是全球化發展到今天,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已經如此緊密,卻還會時不時爆發衝突與战爭的原因——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講的一直都是誰的拳頭大聽誰的。

  誰不服,就揍誰。

  中東的矛盾,被一些國家簡單概括爲文化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和衝突,一些國家還放大東方文化對西方的挑战,讓衝突和战爭成爲了宿命式的必然結果。

  換句話說,在他們的眼中,中東的問題無解。

  但顯然,中國的行動,意味着這樣的文明衝突論,失效了。

  伊朗和沙特兩國明確提出,和解是爲響應習近平主席關於中國支持沙特同伊朗發展睦鄰友好關系的積極倡議。中國提供了解決方案,也提供了對話平台。

  世界並非容不下一張談判桌,這張談判桌就在北京。

  爲什么北京可以給世界提供這份對話與和平的希望?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現場細節說起。

  3月10日晚,譚主發布了三方聯合聲明全文和談判現場的視頻。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談判現場特殊的安排,一個三角形的設計:

  外交禮儀無小事,每個細節都不容忽視。外交史上,不乏兩個國家的外交代表,爲了爭一個更優的位次發生衝突的情況。因爲位次代表着身份、地位、權力和威望,而且裏面也包含着政治深意。

  熟悉外交禮儀的外交學院副教授周加李告訴譚主:

  這次的中沙伊三國會談,三角形桌子長度相等,它傳遞的政治深意就是三方是完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沒有一方是凌駕於另外兩方之上的。

  這個細節反映了爲什么只有中國才可以促成這次和解。

  促成沙伊和談,難點有兩個:

  其一,伊朗和沙特幾乎不在阿拉伯世界以外的地方進行談判;其二,很少有國家能被雙方認可、信任。

  當今世界大國中,只有中國做到了這一點。

  爲什么?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所所長牛新春告訴譚主:

  在全球性大國裏邊,只有中國有能力和地位來調節兩國關系,因爲只有中國可以在兩國之間維持一個公正客觀中立的立場。但對歐美國家來說,中東國家裏誰是朋友,誰是敵人,是很明確的。

  根據專業人士的提示,雖然這個消息石破天驚,但中國一直在默默行動,注入希望。

  從時間线上看,在兩國上一次公开交談後,中國一直在做工作。

  去年12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沙特,雙方在聯合聲明中提出“同意應在尊重地區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實現地區熱點問題的和平政治解決”;

  今年2月,伊朗總統萊希訪華,中伊兩國聯合聲明寫明“伊方歡迎中方提出的實現中東安全穩定以及促進波斯灣地區國家對話的倡議”,爲沙伊兩國邁出最後一步做好了准備;

  而後半個多月,沙伊就在北京舉行了會談。

  更重要的是,在這些行動的背後,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呼籲“構建中東安全新架構”和“設立海灣地區多邊對話平台”,得到世界的廣泛響應。這些理念與倡議,對比美國參與下仍舊摩擦不斷的過往,選擇什么,答案不言自明。

  無論問題多么復雜,對話都是有效的解決途徑。

  北京,讓世界看到,勸和促談,有用。全球安全倡議,進行了一次成功實踐。相反,依靠衝突战爭喫紅利的模式該被淘汰了。

  細看聯合聲明,還有兩個細節格外值得注意:

  一個是雙方格外有誠意,兩個月內就要互开大使館;另一個,是雙方還要激活2001年和1998年達成的合作協議。

  要知道,這都是20多年前的合作協議了,現在還能激活,這足以說明北京的影響力。當然,我們還能從中感受到,雙方對此也很迫切。

  爲什么伊朗和沙特愿意快速復交?這又會給世界什么希望?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復雜。天下,苦战亂久矣。沒有哪個國家不想擁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內外環境來發展經濟。

  只不過,和平的環境不會憑空而來。

  就在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會談的同一時間,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正在以色列訪問,而一周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才剛剛結束對以色列的訪問。他們在以色列談論的還都是和以色列謀劃對伊朗動武,極大地渲染了緊張的氛圍。

  △奧斯汀與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會面

  從表象看,一直以來,中東之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域外國家在中東不斷挑起內部矛盾。

  但實際上,恰恰是因爲發展不佳,根基不穩,給了域外國家可乘之機。中東的國家發展的權利,也被域外國家狠狠遏制。

  中東不少國家都遭受過美國的制裁。一些國家,因爲美國制裁,陷入了非常困難的境地。2011年至2020年,中東地區平均經濟增長率僅爲2.2%,低於世界平均經濟增長率。

  △特朗普籤署對伊朗的制裁文件

  歸根到底,中東之亂的源頭還是在發展。

  早在2016年習近平主席首訪中東國家,就曾在阿盟總部發表演講時提及:“中東向何處去?這是世界屢屢提及的‘中東之問’。”

  中國的答案,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發展的朋友圈,加入合作夥伴的網絡。所以,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幅圖景:中東國家,內部關系復雜,但與中國的關系都不錯。就拿伊朗和沙特來說:

  兩個國家,都是“一帶一路”沿线國家;

  兩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都是中國;

  兩國與中國籤署的合作協議,時間都很長。

  今年年初,一家名爲“美國中東事務研究”的媒體曾寫過一篇文章,利用中國和沙特、伊朗的合作,挑撥三國之間的關系。

  但中國和一個國家密切交往,絕不意味着與其他國家敵對。中國可以和伊朗籤署25年的發展協議,也可以和沙特達成50年的發展合作意向。

  △今年伊朗總統萊希訪華期間,中國與伊朗籤署合作協議

  發展的問題還是要用發展解決。中國的思路,是找到全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在發展結合點上文明互鑑。

  現在,在一些國家的敘事裏,中東被營造成極端、保守、冥頑不靈的地區,但我們並不能低估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衆對於發展和現代化的渴望。

  各國都有發展權。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任何國家、民族和個人都不應該被落下。

  歸根到底,這是中國可以彌合宿敵的根本,也是最深沉有力的東方智慧。東方智慧,爲動蕩世界找尋到了希望所在。

  現在,伊朗沙特和解的消息,已經傳遍世界各地,中東許多國家表示歡迎,聯合國祕書長也對中國表示感謝。

  總台駐中東總站記者告訴譚主,伊朗的這個時間點,正好將迎來一個重要節日,伊朗全民放假兩周。

  我想,無論對中東還是對世界來說,我們都希望,一起,辭舊,迎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希望與失望的較量,有了注解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