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拼多多集團發布截至12月31日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拼多多集團去年第四季度收入爲398億元,同比增長46%。全年營收爲1306億元,同比增長39%。
去年四季度,國內消費需求逐漸回暖,拼多多在11.11、年貨節等多個關鍵消費節點,集中投放大量補貼資源,激發消費市場潛能。在帶動各地產業帶精准把握時機拓展全國市場的同時,以簡單明了的方式爲平台用戶送上“好產品”與“好實惠”。受益於此,手機、美妝、母嬰、優質農貨等品類去年以來增長明顯,帶動全域消費快速增長。四季度,拼多多營銷費用177億,同比增長56%。
“去年以來,我們優選商品、嚴抓品控,撬動百億補貼、萬人團等平台資源以及多人團等創新玩法,加大了平台補貼的普惠力度,很高興能在提振消費信心方面貢獻一份力量。未來,我們將加大在擴內需、促消費方面的投入,進一步完善平台機制,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於品質與價格的雙重期待。” 拼多多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磊表示。
把平台投入落在產業發展的實處
2022年是拼多多從“重營銷”向“重研發”战略轉型的第二年,公司持續加碼技術創新投入。財報顯示,在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拼多多去年全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5%,金額超百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四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達到24億元。
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認爲,公司仍處“投入期”,技術創新是業務高質發展的航向標與動力源,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助力供應鏈提效、消費體驗升級。
根據國內一些主要農業產業帶的需求與實際,拼多多發起了“農雲行動”,旨在優化大規模、精准、高效的供需匹配,引導農產區加速“數實融合”;提升前沿科技在農業轉型升級中的支撐能力,助力科技轉化;加大新農人扶持力度,讓鄉土風物特產持續出村進城。在拼多多等平台的助力下,作爲全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的甘肅慶陽環縣,去年實現了羊產值8年增長近7倍的“狂飆”。期間,當地大力發展科技養羊,遍邀國內外科研專家出謀劃策,還建起了“羊硅谷”,科技轉化及產業發展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近期,拼多多“農雲行動”專項小組奔赴雲南昆明、嵩明、晉寧等多地
培訓扶持農產帶新商家,推動當地的鮮花、綠植、水果等產業更快“拼上雲端”。林波攝
去年四季度,拼多多還落地了“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等全球性、高水平農業賽事活動。比賽以農業發展面臨的“卡脖子”難題爲賽題,鼓勵青年科研人員走進山林大棚,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將研究成果最終落腳在鄉村振興上。鑑於在農業科技普惠上的持續投入,拼多多在去年四季度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2022年度創新獎,成爲該獎項去年的全球唯一獲得者。
拼多多發起的“第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四支隊伍目前正在進行決賽階段的比拼。莫斯提攝
作爲國內最大農產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去年底在全國20多個省份發起“暖冬行動”,幫助解決各地農產品面臨的存儲、流通等問題,累計收購農產品近3000萬斤,推動應季農貨线上加速銷售,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將數字化的益處帶給用戶和合作夥伴
推動制造業提檔升級、助力數實融合是拼多多業務布局的另一重點。
去年以來,拼多多先後推出“多多新國潮”、“多多新匠造”、“多多出海扶持計劃”等多個專項活動,深入百余個制造產業帶,助力國貨品牌、鄉村好物直連國內外市場,並從產品結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品牌打造等方面,爲制造業品牌提供全鏈路的數字化服務,助力傳統企業和制造工廠轉型升級。
過去,潮州陶瓷的生產模式以手工作坊爲主。
“多多新匠造”專項團隊希望助力這一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升級。王錚攝
期間,“多多新匠造”行動走進湘西鳳凰蒲編、河北藁城宮燈、安徽榔橋木梳、山東章丘鐵鍋、廣東潮州陶瓷、山西祁縣玻璃等一批鄉村產業帶,對優質產品進行專項扶持。受益於此,去年,拼多多平台傳統手工藝品的商家規模增幅翻倍,相關品類普遍實現翻倍增長。
在中國陶瓷文化發祥地之一的廣東潮州,不少陶瓷工廠在疫情期間發力拼多多,迎來了久違的銷售爆發,但同時也直面“以手工模式爲主的生產能力無法匹配電商需求”的難題。“多多新匠造”專項團隊來到潮州後,積極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助力“潮州陶瓷”向數字化轉型邁出了第一步。
與此同時,拼多多還積極吸引更多貼合改善型消費需求的優質品牌入駐,在進一步豐富品類的同時,與品牌在產品定制、IP打造、數字營銷等領域拓展合作,挖掘新的增長點。
陳磊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以用戶需求爲研發投入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加大投入,提升技術能力,將數字化的益處帶給用戶與合作夥伴,助力創造更多新增長點,更好地服務整個社會。”(來源:觀察者網)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拼多多發布2022Q4及全年業績報告:第四季度營收398億,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