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內新生兒人口數量的持續走低,部分奶粉企業的業績陷入了低迷狀態,這其中也包括“羊奶粉一哥”澳優乳業。
在經歷半年報的營收、淨利雙降之後,2022年全年,澳優業績預計繼續下滑。
根據澳優日前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去年全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收約77.8億元至78.5億元,同比減少11.5%至12.3%;經調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利潤約4.55億元至5.15億元,同比減少50.5%至56.3%。
此外,澳優更是預計2022年淨利暴跌超七成,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利潤約2.05億元至2.65億元,同比減少74.5%至80.3%。
對比從前業績發現,目前澳優的盈利水平已回到五年前。
作爲“乳業細分之王”,自從澳優开啓“牛羊並舉”战略後,公司就靠着這兩大賽道在行業內建立起一定優勢地位。但在行業市場整體需求處於下降的趨勢下,該公司兩大細分業務正面臨巨大挑战。
牛羊業務疲軟,拖累伊利業績?
目前,澳優旗下嬰配粉業務主要分爲以佳貝艾特爲代表的羊奶粉,和以海普諾凱1897爲代表的牛奶粉。過去四年間,佳貝艾特在中國進口嬰幼兒羊奶粉市場始終佔有至少六成份額,並讓澳優逐漸走上羊奶粉領域的“頂峰”。
但就在過去一年,這一羊奶粉領域的“一哥”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數據顯示,2019年,澳優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業務貢獻的銷售收入約爲28.56億元,同比增長40.5%。進入2020年,其羊奶粉錄得銷售額雖漲至約31.06億元,但增速卻暴跌至8.8%。2021年,澳優自有品牌配方羊奶粉錄得銷售額約爲33.48億元,同比僅增長7.8%左右,增速進一步下滑。
到了2022年,澳優自有品牌羊奶粉仍在緩慢“爬坡”,預計實現收入35.9億元至36.4億元,同比增長7.1%到8.6%,但在整體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這一成績優勢並不明顯,且表現似乎還不如2020年。去年上半年,由於嬰幼兒粉及媽媽粉供應不足,澳優羊奶粉銷售還未達預期。
當前,國內羊奶粉市場已出現增速放緩的現象,深耕其中的澳優自然免不了受到影響。從歷年數據可以看到,羊奶粉在澳優總營收中的佔比在逐年下滑。2019年,澳優羊奶粉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還曾達到42.4%,2021年這一比例就降至了37.8%。
在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羊奶粉市場的消費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在更多實力乳企入局後,羊奶粉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如何實現產品差異化也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除了羊奶粉品類增長疲軟,澳優的牛奶粉業務情況也並不好過。
作爲澳優的核心牛奶粉品牌,海普諾凱1897多年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長勢頭,且始終爲兩位數增長。因此在去年年中,顏衛彬還曾表示:“未來五年要將海普諾凱1897單一品牌做成80多個億。”
這意味着,五年內,該品牌營收業績需要增長2.5倍以上。
但事與愿違,作爲澳優重要的增長引擎,2022年澳優自有牛奶粉收入不增反降,預計收入約在29億到29.5億之間,同比減少33.2%到34.3%,爲五年來首次牛奶粉增速下滑。
2020年3月,伊利以62.45億港元收購了澳優34.33%的股權,成爲後者單一最大股東。彼時澳優稱,透過與伊利合作,公司將有效與各方進行合作,並透過規模經濟及效益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伊利也表示,澳優成爲伊利聯營企業或控股子公司後,預計將給伊利帶來一定的投資收益或營業收入及利潤貢獻。
然而從現在來看,牛羊賽道雙雙遭遇增長壓力的澳優並不一定能爲伊利貢獻太多利潤,反而還極可能對其業績造成重大挑战。
加大投入營銷,布局羊奶酪賽道
今年2月22日,奶粉“新國標”正式實行,在乳企不斷的優勝劣汰下,行業市場集中度將越來越高,而隨着奶粉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品牌力和渠道力成爲了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當前的羊奶粉市場,入局者衆多,且行業競爭已從中小乳企之間的比拼轉向巨頭對战。在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羊奶粉市場的消費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更多實力乳企入局後,羊奶粉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如何實現產品差異化也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2021年,飛鶴收購了“陝西小羊妙可”,此後接連推出小羊妙可、加愛等羊奶粉品牌。2022年7月,君樂寶更是高調進軍羊奶粉賽道,推出收款高端羊奶粉品牌“臻唯愛”,並立志要做行業領頭羊。因此盡管背靠伊利,深耕其中的澳優壓力依然不容小覷。
“於澳優而言,年初突發的俄烏衝突讓我們的供應鏈蒙上了陰影。嬰配市場規模的下降,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存量市場競爭的嚴峻。這一年,公司的一些不足,在行業大勢退潮的時候也浮出了水面。”年初時回顧2022年,澳優董事長顏衛彬這樣感慨道。
爲此,自去年以來,澳優就在不斷在尋找業務突破點。
去年10月,澳優以1.3億收購荷蘭羊奶酪公司Amalthea Group 50%股份,宣布進軍羊奶酪領域。據歐睿數據顯示,中國是亞洲最大的奶酪消費國。2021年中國奶酪市場規模約123億元,過去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85%。其中以奶酪棒、芝士片爲代表的再制幹酪,零售額年均復合增長率更是達到34.9%。
針對此次和Amalthea Group的合作,澳優表示,一方面公司有望每年新增約4.5萬噸鮮羊奶供應,實現對荷蘭市場羊奶奶源45%-50%的掌控;另一方面有助於公司布局奶酪板塊。
與此同時,去年澳優海普諾凱1897還推出了一款特殊醫學用途的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稚舒”、HMO+MFGM+乳鐵蛋白奶粉等。此外,澳優還透露將以更大力度加強營養品及益生菌業務。
對於澳優來說,在行業馬太效應加劇的當下,最好的“突圍方”法便是加快全品類布局。不過隨着大環境下新生兒的減少,行業增長的壓力越來越大,乳企搶奪市場份額的成本也在不斷增高。
數據顯示,近年來,澳優持續加大在營銷推廣方面的投入,並且接連籤約明星代言人。這也導致,澳優的銷售成本從2019年的39.82億元,漲至2021年的44.0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澳優在國內幾乎沒有奶源基地和供應商,公司分銷渠道還面臨着庫存壓力,爲業績增長帶來潛在風險。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澳優的存貨周轉天數高達211天,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存貨金額佔總資產比重爲24.23%,處於歷史高位。
評級機構接連下調,品控問題難以忽視
在盈利能力不確定的情況下,去年7月,花旗銀行曾將澳優評級由“买入”下調爲“沽售”。3月13日,花旗再度發布研報稱,維持澳優“沽售”評級,將2023年市盈率由11倍下調至低於同業的9倍,以反映其疲軟勢頭,目標價因此由4.49港元下調至3.48港元。
花旗預計,2023年嬰配粉行業仍較爲困難,預測澳優2023年收入和淨利潤均低於該公司管理層目標。
與此同時,華泰證券也於近日發布研報稱,維持澳優“持有”評級,將2022E-24年調整後基本EPS預測下調15/16/18%至0.27/0.38/0.45元,並將目標價下調11%至港元4.0。
華泰證券表示,管理層指引2023年收入將同比增長中雙位數,調整後淨利潤回到2021年水平(7.55-7.75億),然而考慮到奶粉市場需求疲軟,競爭激烈以及澳優牛奶粉業務競爭優勢不明顯,該目標達成將面臨挑战。
對於乳企來說,嬰配粉是一門品質生意、口碑生意和長期生意,但在這一層面上,澳優於食品安全把控方面也有所桎梏。
2022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曾通報了7大類食品13批次樣品抽檢不合格,其中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因總代理的原產澳大利亞的“淳璀嬰兒配方奶粉0-6月齡1段”檢出香蘭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規定,最終被罰款962.13萬元。
據了解,此次出現食安問題的原因系澳優在生產线更換品種時,對生產管道及容器等清潔不徹底,致使生產管道及容器中殘留了共线生產的前序產品含有的香蘭素。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凡使用範圍涵蓋0至6個月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攝入過多,孩子可能會對此種奶粉產生依賴,進而引發肥胖等問題。
在這之前的2022年2月,寧波市鄞州姜山媽咪花園母嬰用品店銷售的澳優乳業(中國)有限公司總代理的原產澳大利亞的“淳璀嬰兒配方奶粉1段”香蘭素項目同樣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規定,被市場監管部門處沒收違法所得1536.80元、沒收淳璀嬰兒配方奶粉3罐、罰款10000元。
除了淳璀系列產品的香蘭素問題,截至3月初,黑貓投訴平台有關澳優核心羊奶粉產品佳貝艾特相關的投訴多達157條,與海普諾凱相關的投訴則有18條,投訴內容包括奶粉異物、異味、結塊以及商家發貨問題。
對於食品企業來說,質量安全問題大於天。這不僅關系到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也關系着一家企業能否健康良性的發展。2023年是澳優創辦的第20個年頭,也是“黃金十年”第三階段的开局之年,在核心業務承壓的背景下,如果澳優再不能保證產品的品質安全,那勢必會影響消費信心,甚至遭遇品牌危機。
資本市場上,從2020年7月至今,澳優股價已跌至個位數,累計跌幅達80%,總市值已不到70億港元。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淨利暴跌超7成,羊奶“一哥”澳優卷不動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