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騰訊控股$騰訊控股(00700.HK)$在港股盤後如期發布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告,這份財報傳遞出的信號是:短期業績不可避免仍受宏觀周期的制約,但公司在轉型路上开始穩步提速。
以下是詳細分析:
01、營收企穩了,利潤增長超預期
2022年Q4騰訊營收1,4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淨利潤(Non-IFRS)2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
2022年全年,騰訊實現營收5545.52億元,淨利潤(Non-IFRS)1156.49億元;
點評:整體營收基本符合此前較爲謹慎的市場預期,雖然受監管、宏觀經濟、疫情等因素影響,上半年騰訊收入整體承壓,但四季度營收環比連續兩個季度改善,而淨利潤(Non-IFRS)在經歷了五個季度的調整後重新回歸兩位數增長,騰訊Q4業績的拐點意義顯著。
02、降本背景下增效开始顯現
2022Q4銷售及市場推廣开支同比下降47%至61億元;
2022Q4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長12%至273億元;
點評:四季度繼續在經營提效上做動作,在增效與降本兩方面均有收獲,不僅开拓視頻號信息流廣告、前沿科技助力實體經濟等高質量收入來源,營銷开支更是大幅下降,其中銷售及市場推廣开支連續四個季度下降,全年同比下降達28%至292億元。受益於降本增效措施,盈利能力改善明顯,自2022Q1以來,騰訊的毛利率呈現逐步恢復的趨勢。
03、數實板塊繼續擔當營收“扛把子”
2022年Q4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爲472.44億元,佔總收入33%;
點評:從各業務增速來看,數實經濟收入遙遙領先,事實上,從2019年以來,騰訊數實經濟業務收入一直保持着增長態勢,目前已經實現倍增,業務佔據的騰訊營收比例也逐年上升,從2019年Q1的25.5%提升到2022年的33%。可以說騰訊這兩年正是靠着數實經濟業務的崛起,才兜住了廣告、遊戲業務的放緩,打造出了增長的雙引擎。
目前,騰訊半數以上收入與實體經濟息息相關。隨着經濟修復、支付場景的重新出現,該板塊業務增長有望繼續提速,雲業務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業務規模的同時,該業務的盈利能力不降反升。
04、遊戲出海正當時
Q4 增值服務收入下降2%至人民幣 704 億元;
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增長 5%至人民幣139 億元;
本土市場遊戲收入下降 6%至人民幣 279 億元;
點評:遊戲仍是騰訊實現強營收不可或缺的“雙引擎”之一。隨着遊戲版號政策的穩定,騰訊的遊戲業務預期也在好轉。在保持國內龍頭地位不變的情況下,騰訊在海外的投入與布局又爲遊戲業務增長提供了新的動能。將視野放大到2022年全年,騰訊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已經佔到整個騰訊遊戲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愈發接近50%的目標。且與國內存量市場的現狀不同,對中國廠商而言海外仍屬增量市場,還在高速增長中。
05、廣告復蘇進行時
2022年Q4網絡廣告業務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15%;
其中社交廣告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17%;
點評:市場原本最擔心的廣告業務,最後表現實際上是超出了預期。一方面Q4隨着宏觀經濟的回暖,廣告主的預算重新打开,整體廣告行業會看到一個顯著的復蘇。另一方面騰訊拓寬了營收渠道,隨着微信搜索結果廣告、視頻號原生競價廣告上线,騰訊正向着變現效率更高的短視頻、電商和搜索廣告演進。
視頻號不愧是“全村的希望”,根據財報數據,去年第四季度視頻號使用時長爲去年同期的三倍,超過朋友圈使用時長,看到有券商預計本季度視頻號廣告收入超10億人民幣,未來很可能成爲廣告業務的新高增長點。
06、研發投入仍保持高位,強化軟科技創新
去年第四季度,騰訊研發支出達159.2億元,同比保持13.5%的高增長;
點評:誰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建立競爭優勢,誰就能搶到新時代的船票,這已經成爲當前科技企業的共識。而真金白銀的投入則是技術創新的基礎。從騰訊的財報來看,去年,騰訊全年研發开支超過614億元,同比增長18%;2021年,騰訊全年研發开支爲518.8億元。根據《2022騰訊研發大數據報告》,騰訊研發人員佔比74%,2022年新增研發項目超過7000個。
目前騰訊已經在人工智能、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等底層核心軟硬件領域已經做好了技術儲備,並建立了核心優勢,而數實融合正在成爲騰訊技術創新的主战場,助力傳統行業解決實際問題。
總結
在“高質量發展+經濟復蘇”的環境下,騰訊所面臨的困境在今年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善。目前看騰訊的估值仍然不算高,短中期內存在估值修復的機會。而從目前騰訊的核心業務的战略出發,此次財報後,相信市場預期提升也會給到更多的空間。$騰訊控股(HK|00700)$#騰訊Q4重回兩位數增長!大佬們如何解讀?#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細品Q4財報,2023會是騰訊拐點之年么?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4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