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銀行相繼“暴雷”,網傳大量資金流入香港,現實如何?
1年前
近期硅谷銀行突然破產,瑞銀集團宣布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瑞士信貸銀行。歐美銀行接連出現危機,市場上避險的情緒彌漫。 與此同時,網上不少傳言稱:“全球富豪們將大量資金轉入香港”。甚至有傳言稱香港某銀行出現了排隊存款的現象。然而現實真的如此嗎?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近期是否湧入了大量資金呢?

香港資金回流是大勢所趨?

近日,全球資本市場變化莫測,先是由美聯儲加息導致的硅谷銀行倒閉,後是瑞士信貸銀行“暴雷”被瑞信收購。

而近期,網傳“全球大量資金被轉移至香港 ”,其真相如何呢?筆者覺得如果不深入分析的話,傳言的確存在部分道理。畢竟歐美金融市場接連出現不利消息,的確部分投資者和機構會把資金轉移到看似更安全的亞洲市場。

雖然說回流香港的確是大趨勢,但如果按照網傳所說“全球大量資金湧入香港”,這種說法略顯誇張。

首先,雖然說硅谷銀行倒閉,的確給美國銀行業帶來信任危機。但硅谷銀行中的存款,大多來自美國的公司,即便轉移,也是轉移至本國銀行,這一點瑞信也是一樣。 其次,從全球金融市場來看,歐美資產如果要轉移到亞洲市場,可選擇目標不止是香港、還有新加坡。如果資金全部轉移到香港,需要顧慮的問題很多,匯率、稅費、政策、市場環境,筆者認爲這不太現實。

如果說是大量華人的資產轉移到香港,可信度還比較高。況且,硅谷銀行和瑞信的事件都是發生在近期,一個月時間都不到。而別忘了,銀行的存款數據是存在一定滯後性的,也就是時滯,目前從官方數據驗證是否有大量存款流入香港的說法,也不太現實。

近期部分媒體採訪了香港業內從業人士,他們的言論也能從另一角度證實筆者的猜想。 據21世紀經濟報3月24日報道,多位駐港外資銀行工作人員表示,3月至今的確出現了一定規模資金的流入,但規模可能與部分市場消息相差很多。客戶對資金安排的詢問明顯增多,但在具體實踐中,尚未看到大規模的流入。

無獨有偶,據第一財經3月23日報道,針對市場傳言:“硅谷銀行和瑞信事件導致歐美數千億美元資金湧入香港”,香港渣打銀行、匯豐銀行的兩名客戶經理表示,暫時沒感覺特別多。

此外,筆者觀察到,從3月22日-24日,香港同業拆借利率出現大幅上漲,一般來說,當同業拆借利率持續上升時,反映資金需求大於供給,預示市場流動性可能下降。 來源:東方財富 短期香港HIBOR出現暴漲,說明銀行間錢緊,而非資金充裕,與歐美資金大量湧入的傳言不相符。不過同業拆借利率變動成因比較復雜,也不能依次推論。

綜上,筆者認爲香港資金的確存在資金回流的情況,但歐美資金大量湧入或許並不真實。而香港資金回流除了與當前歐美銀行業的不景氣有關,和通關有更大關系。 自1月8日香港與內地有序“通關”以來,內地訪港遊客人次呈穩步增長趨勢,港媒報道,自2月6日起與內地全面“通關”後,遊客增長勢頭明顯加快。 隨着來港內地訪客的增多,香港銀行的开戶量也在增多。很多人赴港开戶,包括激活他們的香港身份證,現在很多銀行確實非常積極。隨着香港向全球开放,並與內地通關,更多資金將逐漸流入香港。

據上海證券報3月22日報道,自今年2月6日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後,銀行業开始加班加點來配合全面恢復通關後不斷上升的服務需求。

部分香港銀行甚至提前兩小時就开始有客戶排長隊。而且,隨着內地赴港訪客人數上升,一些香港本地銀行开始延長周末的服務時間。不過,开戶並不意味着大量資金的湧入。

筆者覺得,資金從海外部分回流到香港的趨勢是會存在的,畢竟現在海外銀行業出現風險事件,且基金出現較大虧損。相比之下,整個香港銀行業的健康狀況非常好,是會吸引到一些境外資產轉移的,但能吸引到的資金的體量如何,還有待觀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研究和學習使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延伸閱讀】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歐美銀行相繼“暴雷”,網傳大量資金流入香港,現實如何?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