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獨家版權模式”一年後,騰訊音樂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2022年第四季度,騰訊音樂實現營收74.3億元(未標注,均爲人民幣),同比下滑2.4%;淨利潤11.5億元,同比增長114.7%;調整後淨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72.8%。
2022全年,騰訊音樂營收283.39億元,同比下降9.3%;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爲36.77億元,同比增長21.39%;調整後淨利潤47.5億元,同比增長14.4%。
概而論之,拘囿在2022年內外承壓的大環境裏,騰訊音樂在營收下滑的同時,至少保住了正向盈利,這一表現可圈可點。
然而,資本市場對此卻不买账。3月22日,即財報發布次日,騰訊音樂港股股價开盤便直线下挫,截至當日收盤大跌7.31%,市值蒸發近70億港元;美股時間3月21日,紐交所上,騰訊音樂更是大跌9.16%。
01“摳”出盈利增長,未有企穩的基本面
過去一年,在營收較難擴充的情況下,騰訊音樂只能在成本端想辦法,盡可能多地採取降本措施,以達到增效目標。
2022年,騰訊音樂的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0.4%至195.7億元;三費中,銷售費用同比大幅下降57.3%,從2021年的26.78億元猛砍至2022年的11.44億元。
其中的四季度,銷售費用同比下降64.5%;一般行政費用同比下降25.1%,環比下降8.14%;營業費用同比微漲2.6%,環比三季度下降5.3%。
由表及裏,反映出的是公司战略走向的調整:壓縮獲客支出,瞄准賺錢,專注做存量用戶的價值轉化(付費價值、廣告價值)。此外,版權購买成本因爲行業變革,本身存在一定的改進余地。
通過“克勤克儉”的實際行動,騰訊音樂四季度核心主業的運營利潤率提升至14.6%,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也爲全年盈利曲线的上揚起到了“畢其功於一役”的助力作用。
不過,在資本眼中,營收下滑,靠“節衣縮食”摳出的利潤,這種成長邏輯天然是有瑕疵的,背後是騰訊音樂基本盤承壓的狀態。
據柒財經了解,騰訊音樂的業務分爲兩塊:在线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包括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全民K歌、懶人聽書五款主要產品。
財報顯示,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述兩項業務的用戶數依然未能扭轉下滑趨勢,且創出歷史新低。前者月活繼續跌落到5.67億,環比減少2000萬人,同比減少4800萬人;後者月活只剩1.46億的活躍用戶,環比減少900萬,同比減少2900萬人。
用戶的持續流失,說明騰訊音樂蓄水池的水量正在被分流,博弈企穩的拐點還未顯現。
不過,通過加強商業化能力,比如在超級會員裏添加聽書、K歌、電商、免費數字專輯、线上演唱會等權益,把更多的歌曲納入到付費牆,騰訊音樂把用戶規模萎縮造成的損失找補回來一些。
四季度,騰訊音樂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16.1%至8850萬,單個付費用戶的月均收入同比增長4.7%至8.9元,帶動在线音樂收入同比增長23.6%至35.6億元。
相較之下,社交娛樂服務就沒有那么幸運。以音樂爲導向的全民K歌和直播類消費方式,因爲玩法簡單、差異化小、可替代性高,正被越來越強勢的短視頻和直播平台奪走注意力,導致Q4該板塊收入同比下降18.2%至38.7億元 ,且自2021年Q3起連續6個季度負增長。總的來說,騰訊音樂這份財報裏暗藏着是更多是壓力,而非煥發新“聲”。
02內外交困,又該如何出手?
過去一年,騰訊音樂面臨的是一個內外交困的局面。
2021年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向騰訊音樂“亮劍”,要求對方在30天內解除獨家版權協議並暫停支付高額預付金,隨後的8月31日,騰訊發布《關於放棄音樂版權獨家授權權利的聲明》。
換而言之,騰訊音樂丟掉了自己最堅硬的“護城河”,過往依賴資金、規模所形成的對對手的絕對輾軋實力遭到不小程度的削弱。
在宏觀層面,根據易觀千帆《2022年中國在线音樂市場年度綜合分析》報告,2022年1月全部移動音樂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21分鐘,同比下降21%;全部移動音樂用戶人均單日啓動次數4.2次,同比下降21%。
這意味着,整個在线音樂市場在被其他娛樂方式擠壓、蠶食的前提下,已進入增速放緩階段,疊加行業迎來巨震,中小音樂平台的生存天地變得更寬闊,網易雲音樂則是直接受益者。
爲了挖掘和拓展增長空間的深度和廣度及彌補獨家版權喪失後資源上的不足,緩解社區生態PGC內容的缺失,並加緊追趕網易雲音樂在聽歌氛圍、獨立音樂人、評論、交互等方面的明顯優勢,騰訊音樂把籌碼壓在了深化藝人服務與科技再造音樂產業鏈上。
2022年7月,騰訊音樂推出業內首個“TME制作人聯盟”計劃,把“籤約-內容產出-宣推-價值沉澱”整個合作模式透明化,旨在提高藝術作品的商業變現效率。
8月,QQ音樂上线“樂人唱片”新功能,讓音樂人自主定價、自助發布數字專輯,大大降低專輯發行門檻、縮短收益獲取時間,後又在12月升級爲“原創唱片贊賞”模式,使樂迷可以一鍵給喜愛的音樂作品和音樂人表達鼓勵。
此外,騰訊音樂還在2022年與雪碧、肯德基、LAMER海藍之謎、京東、五糧春等衆多品牌達成營銷合作,爲音樂人和藝人歌手帶來更多元的舞台機會和內容增值機會。
財報顯示,截至四季度,獨立音樂人群體在騰訊音樂人平台上共創作超過230萬首音樂作品。一邊竭盡全力收編創作者,另一邊,騰訊音樂利用AIGC創新技術,生成虛擬偶像、動畫歌曲,以及豐富音質、視覺、感知、社交娛樂等場景,想方設法吸引和留住聽衆。
據柒財經不完全統計,2022年,僅虛擬偶像,騰訊音樂至少就亮相了三款:酷狗阿波羅實驗室成功復刻的梅豔芳、鄧麗君等多位巨星歌手的AI分身;天琴實驗室發布的虛擬人“小琴”,可以讓舞蹈動作、表情口型和歌曲、音色、歌詞做到有機統一;被譽爲打破現實和虛擬界限的音樂作品,首位籤約超寫實虛擬偶像鹿曉希LUCY……
此外,Muse引擎、凌音引擎、琴韻、元宇宙+音樂現場的TMELAND等工具或功能,均是騰訊音樂試圖捅开頭頂“天花板”,爭奪战場、反內卷的體現。
但落實在最終的成果上,用戶基本盤不斷縮小,仍然說明騰訊音樂在服務耳朵這件事上,沒有抓住最本質的東西,即好內容、新內容,好聲音、新聲音,導致可供开墾的土地潛力愈發貧瘠,核心競爭力尚在重構的路上。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節衣縮食”摳利潤,內憂外患的騰訊音樂壓力有多大?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