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手機大潰敗
1年前

作者:樂水

聯想手機,徹底玩完。

一聯想集團員工在脈脈平台發文稱,3月20日,聯想集團正式通知,聯想手機品牌拯救者手機業務全线撤裁。目前聯想手機僅剩2014年斥資29億美元收購的摩托羅拉移動業務。

事實上,聯想手機的潰敗早有徵兆。鈦媒體發文稱,2022年年底,拯救者手機業務就進行過一輪裁員。2023年3月21日,聯想舉辦拯救者2023生態新品發布會,更新了電競本、平板等產品,卻唯獨沒有發布手機新品。

誠然,有錘子、樂視、酷派等手機品牌消亡的前車之鑑,聯想手機業務潰敗的現實並不會讓智能手機行業過於驚訝。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大部分小微智能手機品牌長時間掙扎在生死线的邊緣不同,聯想手機曾問鼎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第一。

因此,聯想拯救者手機業務的湮滅,對於整個智能手機行業來說,極具參考意義。

01 曾經是“榜一”大哥

由於在“中華酷聯”中位列一席,可能很多人都誤以爲聯想是靠着智能手機的東風才入局手機賽道的。

其實早在二十年前的功能機時代,聯想就已經开始經營手機業務。

2002年,聯想斥資9000萬元拿下廈華手機業務60%的股份,進軍手機行業。彼時,手機的功能極爲簡單,消費者也沒有過多的訴求。

因此,憑借雄厚的資金與品牌實力,短短幾年時間,聯想手機就在市場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07年Q2,中國移動終端市場中,聯想手機份額佔比爲6.7%,位居中國品牌第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後,聯想卻突然選擇賣掉手機業務。2008年1月31日,聯想宣布以1億美元的價格,將手機業務打包賣給4家投資機構。

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或許是因爲手機業務一直沒能給聯想帶來亮眼的業績。財報顯示,2007年Q2,聯想手機業務銷量下跌17%,綜合營業額爲1.22億美元,僅佔集團總營收的3%。作爲對比,2007年Q2,聯想PC 銷量增長23%,並且連續三個季度的增速均超全球PC平均增長水平。

站在歷史的下遊回看,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發布了初代iPhone,开啓了智能手機時代,聯想選擇於一年後出售手機業務顯然是個錯誤。

事實證明,聯想也看到了智能手機的商業前景,因而於2009年11月,斥資約2億美元收購聯想移動。對此,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落實移動互聯網战略,使之成爲繼PC之後聯想中國業務的又一增長引擎,並逐步擴展到全球,從而推動集團業務發展邁上新的台階”。

當時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正處於轉型期,市場缺口極大,舊勢力倒下後,新勢力也沒有完成“原始積累”。在此背景下,聯想敏銳地抓住了運營商渠道,發動“機海战術”,一舉贏得了市場。

財報顯示,2014年Q1,聯想手機全球銷量首次超PC,達1580萬台,同比增長約39%,全球市場份額5.2%,位列第四。中國市場銷量爲1300萬台,同比增長20.1%,市場份額爲12.5%,首次超越三星位居市場第一。

也正是在此時,聯想成爲了“中華酷聯”中的一員。

02 聯想手機極速潰敗

聯想的手機業務興也勃焉,亡也忽焉。

IDC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分別爲三星、蘋果、華爲、OPPO和vivo,市場份額分別爲21.2%、14.6%、9.5%、6.8%以及5.3%,可以發現,此時聯想手機已經居於“Others”隊列。

聯想智能手機在短短幾年時間“泯然衆人”,並不是偶然,而是有着很強的必然性。

從市場層面來看,2011年前後,伴隨着小米等互聯網手機企業的成立,中國智能手機的銷售渠道逐漸從運營商轉向互聯網。

與此同時,運營商渠道本身的補貼成本也在下降。2014年6月,國資委要求三大運營商三年內連續削減20%的營銷費用,約爲400億元。

手機中國聯盟祕書長老杳曾透露,“聯想手機70%的出貨來自運營商渠道”。中國智能手機銷售渠道的巨大變革,自然引發聯想手機業務的潰敗。

2015年年中,聯想也看到了互聯網渠道的巨大前景,因而推出了對標小米的ZUK品牌,並發布了首款產品ZUK Z1,搭載驍龍801處理器,配備3G內存+64G存儲,售價1799元,主打高性價比。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主打高性價比,小米還擁有MIUI、生態鏈等資源,這是ZUK不具備的。而360、ZUK、IUNI手機的失敗,也從側面說明了,高性價比與銷量並沒有絕對的關系。

與聯想形成截然反差,華爲也曾於2013年末推出走互聯網模式的榮耀品牌。官方資料顯示,2015年,榮耀手機全球出貨量爲4000萬台,發貨量翻番,銷售收入約爲60億美元,增長150%。

雖然此後聯想曾大力發展Moto、拯救者等聚焦細分賽道的手機品牌,但在智能手機行業大盤觸頂的背景下,聯想手機業務的潰敗已成定局。

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爲12.1億台,同比下跌11.3%,創 2013年以來最低記錄。2022年Q3聯想-Moto出貨量同比下降15%。在京東渠道,聯想拯救者Y70的評論量僅爲5000+,這對於一款已經問世半年的手機來說,幾近於無。

03 聯想的“病根

如果聯想手機從未在手機行業取得過亮眼份額,那么可以將原因歸咎於競爭激烈,但聯想手機的份額曾兩度問鼎中國手機行業第一,這也意味着,聯想手機業務的潰敗與企業战略決策失誤有很深的聯系。

1994年,柳傳志和倪光南針對聯想的策略曾有過一場爭論,前者認爲聯想應走“貿工技”路线,即廣設渠道,大力營銷,少研發;後者認爲應該走“技工貿”,持續大手筆地研發,夯實底層技術。最終,柳傳志的“貿工技”路线成爲聯想的主要發展战略。

從市場層面來看,“貿工技”給聯想帶來了一定的利好。比如,接連收購IBM、NEC以及富士通後,聯想就成爲了PC行業當仁不讓的“一哥”。

不過“貿工技”的劣勢也十分明顯,那就是會使企業產生惰性,過於重視短线的利益,相對忽視長线的創新與發展。這一點在聯想的手機業務上,得到了全面的印證。

2008年初,聯想之所以選擇出售已經在市場上取得一定成就的手機業務,就是因爲相較於PC業務,前者帶來的業績太少了。

受限於網絡和產業鏈,彼時的功能手機確實存在商業前景不及PC的問題。但不能忽視的是,2007年初,蘋果已經發布初代iPhone,开啓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聯想選擇在一年後出售手機業務,也反襯出其短視。

事實上,即使沒有出售手機業務造成的波瀾,聯想在後續的競爭中,可能也難以成爲類似華爲的存在,因爲前者對創新的投入明顯弱於後者。

財報顯示,2019年-2021年,聯想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爲2.6%、2.4%以及2.8%。對比來看,華爲同期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爲15.3%、15.9%以及22.4%。

持續的大手筆研發,使得華爲智能手機具備差異化優勢。以華爲最新推出的華爲P60 Pro爲例,其搭載了業界首創超聚光主攝、雙向北鬥衛星消息、昆侖玻璃屏等頂級配置。

這種獨家技術優勢,正是華爲敢於和蘋果直接競爭的底氣。發布會上,華爲終端BG首席運營官何剛對外表示,“只要我們發布新機,iPhone就會下滑,能夠與蘋果硬槓好像只有華爲 。”

總而言之,在智能手機行業大盤觸頂的背景下,聯想手機幾乎已經沒有可能翻盤。考慮到2008年,在份額位居中國品牌第一的基礎上,聯想都毫不猶豫地砍掉了手機業務,2023年,聯想裁撤拯救者手機業務线也就不足爲奇了。

不過更值得反思的是,過去二十年時間,聯想手機曾兩度問鼎中國手機第一。兩度衰落,都充分暴露了聯想“貿工技”战略的短視。

正如曾經的聯想總工程師倪光南所言,“在某種程度上聯想已經成爲了生產車間+營銷公司的模式”,如果不深耕技術,未來聯想錯失的發展機遇只會更多。

*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功夫財經無關。如因作品內容存在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功夫財經聯系。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聯想手機大潰敗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