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換了活法,要打造中國版“Alphabet”?
1年前

文/王慧瑩 曉鹿

編輯/葉麗麗

阿裏迎來了24年來最大的一次組織變革。

3月28日,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發布全員信《唯有自我變革,才能开創未來》,宣布啓動“1+6+N”組織變革。

按照“1+6+N”的組織結構,阿裏將分爲三層 —— 1個阿裏巴巴的上市公司主體、6個業務集團以及多家獨立的業務公司。

作爲公司的“一把手”,張勇未來將不再管理阿裏的一切,每個業務集團的 CEO 需要對各自的經營結果負總責。

更重要的是,阿裏將從一家公司走向多家公司。各業務集團財務獨立,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都可以獨立融資和獨立上市。

這意味着,阿裏巴巴集團,從原本對旗下業務的統管模式,變成了控股模式,這樣的組織架構調整,全球已經有成功先例。

面對龐大的業務和規模,2015年,谷歌進行了大規模分拆,創辦控股公司Alphabet,旗下的不同業務分別成立子公司,給予他們足夠的自主權,在各個領域更靈活地衝鋒陷陣。

對於一個業務觸角伸向多個領域的巨頭來說,Alphabet的企業管理模式顯然讓各個業務更具战鬥力。而阿裏也到了需要變革的時候。

這幾年,阿裏巴巴的業務之多、跨度之大,在全球的大型上市公司裏也極爲罕見。集團變大後,阿裏頻繁地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以試圖盤活各個業務的活力,應對外界的競爭。

如今,阿裏花費大量精力孵化的業務們,到了自己單打獨鬥的時候。張勇在內網解答員工的回答中提到,“我們希望這些公司真正面對市場,真正從頂層關系入手釋放活力,讓組織加速,讓決策加速,讓市場響應加速。”

無論是基於過去的積累,還是市場客觀需要,張勇認爲都必須要走這一步。

這幾年,阿裏一直在“變”,每一次的重要組織變革,都成爲了阿裏跨越式發展的加速器,並爲行業提供了新思路。

如果要爲張勇理想中的組織狀態打個標籤,那就是敏捷。拆分勢在必行,打法變了,活法也會跟着改變,從消息釋放後阿裏在美股开盤漲超11%的情況來看,資本市場認可阿裏巴巴的調整,未來阿裏巴巴如何更好地治理公司,也將持續受到關注。

1、阿裏巨變,不破不立

一切商業競爭的核心都是組織競爭,而所有的組織競爭都是時代之下的產物。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很多事情沒有標准答案,也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除了適應力外,還要有摸索前行的能力。

阿裏就一直是這樣一家公司,熟悉阿裏的人都知道,推動組織改革、引領組織創新是阿裏的常態。

2004年,支付寶從淘寶分拆成獨立公司,長出了螞蟻;2011年一個淘寶變爲“三個淘寶”,長出了天貓;如今,一個阿裏變成“六個業務集團”。

從阿裏巴巴變革歷程來看,每次組織調整都在爲战略服務,激發技術和業務創新,在此次史無前例的組織變革中,阿裏盡可能地讓組織裏的每一份子都活躍起來。

圖源阿裏巴巴官網

最突出的變化是,2022年執行了一年的“四大業務板塊”架構將升級爲六大業務集團,即“1+6+N”模式,並分設六大CEO,分管各自業務,對各自經營結果負責。

根據最新的方案,在阿裏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裏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

根據全員信,張勇在擔任阿裏巴巴集團董事長兼CEO的同時,兼任阿裏雲智能集團CEO;戴珊任淘寶天貓商業集團CEO;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團CEO;萬霖繼續擔任菜鳥集團CEO;蔣凡任國際數字商業集團CEO;樊路遠任大文娛集團CEO。其他公司也將獨立經營管理。

這釋放的一個關鍵的信號是,張勇正帶領阿裏內部放權的動作變得更直接,阿裏正在變“小”。

從當年的十八羅漢,成長到現在擁有10多萬員工的公司,阿裏這艘巨輪駛過了24年,已經從單一業務、簡單組織演進爲多元業務、龐雜組織。

其中,既有以淘寶、阿裏雲爲代表的成熟業務,還有餓了么、菜鳥等鏈條復雜的業務,也有誇克、盒馬這種新興物種。每個業務面對的市場、人群不同,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模式也不同,此次的變化意味着阿裏集團的各個業務將彼此獨立、互相合作,以更敏捷、靈活的姿態面臨市場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阿裏的運營重心也會從具體業務抽離出來,將精力更多投向投資、創新、孵化。每個業務集團要獨立面對市場,進行市場化運作,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張勇表示,“孩子大了,還是要走出去,去獨立面對市場。阿裏巴巴集團更像一個大底座,來給他們做好支撐。”

圖源阿裏內網張勇問答員工視頻

放權、變“小”的同時,阿裏也在變薄。更深層次的意義是,阿裏要通過對生產關系的重塑,來適應阿裏生產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這次,張勇希望每一位阿裏人回歸創業者狀態再出發,“不擁抱變化就會變得僵化,不改變自身就會被時代打敗”。

這次阿裏的變化,不由得讓市場想到2015年谷歌創辦Alphabet時的情景。發展24年,高速前進的阿裏已然是個像谷歌一樣龐大的商業帝國,未來阿裏巴巴集團將向投資控股公司方向靠攏。

在國內,阿裏是率先探索類似創新組織形態的平台企業,這或許會爲國內互聯網企業的公司治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2、組織進化,如何再造生產力?

巨頭型企業大都存在着某些共性。他們對商業趨勢判斷更敏銳、更精確、更擅長激發企業創造力、更懂如何讓一家企業從慢到快,從快到穩,再從穩到壯大。

拋开這些相對容易看到的能力,大公司更核心的、更稀缺的特質在於,他們沉澱下來的組織設計與調整能力,這種能力會進而激發出新的生產力與創造力。

阿裏此次大刀闊斧的調整,根植於此。過去近10年,在張勇掌舵下,阿裏看重、激發、運用並沉澱下來的組織創新能力,支撐着阿裏的穩步增長。

同樣在2015年進行過大規模分拆的谷歌,也是如此。

當時,除了核心的搜索和廣告業務,谷歌正試圖將觸角延伸到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醫療保健等新興領域。隨着公司業務不斷走向多元,龐大的內部隊伍、紛亂的業務方向、不透明的運營機制,變成了這家全球搜索巨頭的新挑战。

谷歌的應對之策是重組。它創辦了一家新的控股公司Alphabet,並在納斯達克上市,原來的谷歌則按照不同的業務方向分拆,比如當時的無人駕駛汽車、氣球網絡、可以監測血糖的隱形眼鏡等項目,都成爲了Alphabet的子公司。

Alphabet“傘狀公司”結構,圖源CNNMoney官網

從當時的谷歌到當下的阿裏,他們在不同的時期做出了類似的組織架構調整,說明了一點:優秀組織的洞察和調整能力、乃至思路,往往殊途同歸。

比如谷歌決定分拆的想法,也是從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找到的靈感。

谷歌重組時,會爲每個子公司挑選新的強有力的CEO,他與另一位創始人布林將在所需時提供必要的建議咨詢;而阿裏的此次重組,也分別選定了張勇、戴珊、俞永福、萬霖、蔣凡、樊路遠這幾位早已自證能力的老兵。

張勇提到,此次調整可以讓業務在面對外部競爭時,變得更加敏捷,同時讓員工心態有所變化,真正走向爲自己的業務而战,爲自己所在的領域而战。而此前谷歌拆分時,拉裏佩奇也表示,希望重組能讓Alphabet重新獲得“創業公司般的活力。”

無論是Alphabet的“傘狀構架”,還是新阿裏的“1+6+N”構架,帶來的改變都會是顯而易見的:

重組後的新公司將有更大的自主權與靈活性、不同的業務單元能保持更大限度的市場專注、重新激發各子公司自主創業。

放長遠來看,這種通過組織的分拆帶來的敏捷性、能動性,最終會激發出更大的生產力與創造力。Alphabet就是現成的例子。

目前Google是Alphabet最大的子公司,旗下的產品包括了有近25億用戶的YouTube、超五成市場份額的操作系統Andriod、超九成市場份額的搜索引擎Google Search、全球市佔率第三的Google Cloud等等。

再來看Alphabet旗下的非Google業務。

最成功的是從X實驗室拆分出來的子公司Waymo,長成了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龍頭企業,估值一度上探到1750億美元;

由原生命科學業務拆分出來的生物科技公司Verily,在2020年推出了首個標志性產品,來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疾病;

由原智慧城市生活業務分拆出來的Sidewalk Labs,後來單獨收購了Control Group和Titan,成立了Interdiv公司,幾年前就在多倫多啓動了大型开發項目;

同樣從X實驗室拆分出來的、开發無人機傳送系統和UTM系統的子公司Project Wing,早在2019年就成了美國第一家獲得航空運營商證書的無人機企業。 

爲了最大激發子公司的活力,Alphabet給予子公司更多的自主權,包括允許它們設計自己的工作結構和薪酬水平等。

在這個模式下, Alphabet的財務表現、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呈現穩中增長態勢。

2022年,Alphabet營收較2015年拆分時增加了超過兩千億美元,過去幾年的收入增速,也長期維持在20%上下的水平。

而從2015年到現在,Alphabet的市值增加了接近一萬億美元,最高點時,Alphabet離兩萬億美元的市值只差臨門一腳。

以Alphabet爲參照系,不難發現,在當前階段重新完成組織重構的新阿裏,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想象空間依然很大。

3、讓組織更敏捷,阿裏再“進”一步

早在2015年5月,張勇接任阿裏巴巴CEO伊始,他就在演講中就提出讓組織變得敏捷。

彼時,阿裏員工已從幾千人迅速膨脹至超過3萬名員工,他希望阿裏能繼續保持“像豹子一樣的敏捷”。

張勇回憶起阿裏的初創時期,最早十八個創始人开始做阿裏巴巴的時候,沒有人分配誰應該支持什么,而是自發地夢想驅動下,要去做這件事。他認爲,對於越來越龐大的組織來講,“需要把土松一下,提供一個更靈活的組織的可能性,讓一些新的idea、項目能夠冒出來。”

圖源阿裏官網

管理學家傑夫•薩瑟蘭曾提出敏捷型組織的概念,他說,“擁抱不確定性是企業組織應對無法控制的外部力量的最佳方法。因此任何組織都需要轉變成爲敏捷型組織。通過大膽變革讓你的組織在下一波破壞浪潮中保持活力。”

阿裏一直在敏捷型組織的方向上探索。

2015年12月7日,張勇提出“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前台是具體到用戶、商戶的業務部門,中台是爲前台提供數據、資源和能力的整合平台。在這套組織設計下,大中台打通了各個業務體系,有了中台的底層支撐,前台可以輕裝上陣,迅速开展行動。

對當年的阿裏來說,這是一次重大變革,而這套組織變革顯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盒馬的誕生便是其中的最佳案例之一。成立後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盒馬已經成爲零售及非零售領域,在行業內影響頗深的新零售品牌,無論是供應鏈還是產品層面的革新,它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便是零售企業整體運營效率的提升。“盒馬作爲初創企業,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搭建起一整套线上、线下的售賣、倉儲、物流體系,在傳統行業是不可想象的。”曾有零售從業者評價。

如此迅速、精准且具備創新活力,背後“大中台,小前台”战略提供的土壤功不可沒。阿裏統一調度的大中台,能提供完整的技術架構、產品支撐體系、安全體系和服務體系,爲多元化業務提供統一的支撐和資源調度,前台可以迅速打开局面。

而盒馬的故事只是其中一個案例,縱覽阿裏近些年的新成績,一批明星產品的誕生,無不與這套組織架構相關:

淘寶直播、天貓精靈、釘釘......乃至阿裏巴巴的智能工廠業務犀牛智造,都是根植在阿裏巴巴的大中台系統上。在“中台战略”的指引下,阿裏巴巴迅速搭建起了淘寶、天貓、闲魚、優酷、菜鳥,乃至盒馬等業務都能共享同一套技術、人力、客服等系統,這些創新業務的背後亦是阿裏的雲計算、大數據等綜合能力的體現。

阿裏巴巴業務體系,圖源阿裏巴巴2022財年財報

張勇曾提到,2015年起开始施行的“中台战略”,是過去幾年阿裏最重要的組織战略。隨着整個集團正在形成多業務引擎驅動未來增長的格局,面向未來,“多元化治理”將成爲集團全新的組織战略。希望通過更多新型治理方式的探索,始終用生產關系的先進性來驅動先進生產力的釋放,用組織的創新去驅動業務的創新。

2021年,爲應對復雜的市場變化和激烈市場競爭,張勇在內部直言阿裏的業務發展太慢,中台要變薄。

這一年,張勇進行了上任六年來最大的組織架構調整。阿裏宣布成立4個業務板塊,分別由4個大總裁代表集團分管。隨後,盒馬、飛豬、餓了么等業務分別成爲獨立的“環路公司”,有自己單獨的薪酬、福利、預算和員工期權激勵機制。

阿裏從中台战略升級爲“多元化治理”,業務總裁承擔起“小CEO”的職能,不僅要負責業務,也要負責財務、法務、人力、公關等。並任命戴珊、張建鋒、俞永福和蔣凡分別掌管中國數字商業、雲與科技、生活服務和海外數字商業四大板塊。

在多元治理結構下的經營責任制,能夠讓每個業務能夠有自己獨立的經營策略,獨立決策,獨立承擔責任,而不是“缺資源,問集團要,做市場決策,聽集團的”。

如今,新的調整在此基礎上再進了一步,“1+6+N”的歷史性變革更爲徹底,阿裏的中後台職能部門將全面做輕做薄,阿裏的“大中台、小前台”模式將走向“快中台,強前台”模式。各職能部門根據自身業務特點、發展階段,被劃分到對應的業務集團或獨立業務公司,以更敏捷的方式服務更多元化的發展需要。

縱觀過去幾年的變革,敏捷、靈活、高效始終是阿裏治理公司的核心思路。經過多年的鋪墊,張勇說道:“今天我們有底氣跨出這歷史性的一步。”

時代的風在繼續吹。在群狼環伺、變幻莫測的市場,對一家巨頭而言,更難的是敢於改變的勇氣, 如今,阿裏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再次走在行業前列。

正如2019年,阿裏巴巴二十周年年會上,張勇所說:擁抱變化,做時代的“造風者”。

(本文頭圖來源於阿裏巴巴官網。)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阿裏換了活法,要打造中國版“Alphabet”?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