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生的孩子可能永遠不會再體驗到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過的“童年時光”。
這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的最新報告所強調的嚴峻現實之一。在這份新報告中,作者們用一張圖直觀地呈現了全球平均溫度如何在幾代人之間發生變化——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個越來越溫暖的世界:如果以70歲爲基准,1950年出生的人生活在升溫1.1℃的世界;“80後”則要面對升溫1.5℃的諸多風險;而如果我們仍對現狀無動於衷,等待下一代的,將是升溫4℃後災難般的生活。
我們的選擇將會決定未來一代將以何種方式生活。圖片來源:IPCC AR6綜合報告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綜合報告是IPCC第六次評估周期的最後一份評估產品,綜合報告在IPCC第六次評估周期三個工作組報告和三份特別評估報告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總結了關於氣候變化的事實、影響與風險以及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主要評估結論。《決策者摘要》分爲三部分內容:一是當前的狀態和趨勢,二是未來氣候變化、風險和長期應對政策,三是近期響應措施。
綜合報告在編寫過程中經過了兩輪政府評審,共收到近7千多條政府評審意見。在3月13-19日舉行的IPCC第58次全會上,來自195個成員國的政府代表和觀察員組織代表對綜合報告的《決策者摘要》進行了逐行審議,並逐頁審議通過了綜合報告的長報告。這意味着所有成員國都接受認同報告中的內容。
IPCC主席李會晟在發布會上說:“將有效和公平的氣候行動納入主流,不僅可以減少對自然和人類的損失和損害,還會帶來更廣泛的好處。這份綜合報告強調了採取更具雄心的行動的緊迫性,如果現在採取行動,我們仍然可以爲所有人提供宜居的、可持續的未來。”
的確,這份報告向世人同時傳遞了警告和希望:令人擔憂的是,近期內全球溫升可能達到1.5℃;但科學家也指出,我們所在的十年(2020-2030年)是決定未來變暖趨勢的關鍵十年,已存在多種可行且有效的技術和選項能夠減緩並適應氣候變化,一切取決於我們的選擇和行動。
當前的狀態和趨勢
報告开篇首先再次指出:人類活動主要通過排放溫室氣體,已毋庸置疑引起了全球變暖:2011至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比1850至1900年高出1.1℃。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長,由不可持續的能源使用、土地利用及利用方式變化,不同區域、國家、國家內部和個人的生活方式、消費和生產模式產生。
報告用冷靜的語言闡述了世界大片地區正在面臨的威脅:全球溫升的增加將會帶來更嚴重的熱浪、更強烈的降雨和其他極端天氣,進一步增加了人群健康和生態系統的風險。每個地區都出現了極端高溫導致人員死亡的情況。隨着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和水安全產生的不利影響將隨之加劇。當風險與流行病、衝突事件等其他不利因素合並發生時,情況將更難以控制。
報告作者之一阿底提·穆克吉(Aditi Mukherji)表示,全球已有超過 30 億人生活在“極易受氣候破壞影響”的地區,過去十年裏,在高度脆弱的地區,洪水、幹旱和風暴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低脆弱地區高出15倍。報告警告說,在許多地區,我們已經達到了適應這種劇烈變化的極限,極端天氣正在“越來越多地導致非洲、亞洲、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南太平洋的人們流離失所。
到2030 年代,隨着氣溫上升,氣候危害預計將在全球範圍內增加:不同國家將面臨更嚴重的熱浪、沿海洪水和農作物歉收。與此同時,攜帶瘧疾和登革熱等疾病的蚊子將傳播到更廣的地區。
與此同時,報告特別指出,氣候變化的成因貢獻和影響分布並不均勻。盡管南半球國家並不是目前氣候危機的始作俑者,但它們卻將首當其衝承擔後果。最不發達國家(LDCs)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的人均排放量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以消費爲基礎,人均排放量最高的10%的家庭貢獻了全球來自家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4-45%,而最低的50%的家庭僅貢獻了13-15%。
代際不平等也很有可能存在。平均而言,現在出生的孩子一生中遭受的極端氣候事件可能是他們祖父母的幾倍。
報告也指出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差距和挑战:盡管所有部門和地區在適應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方面都取得了進展,並且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現在所做的一切,還遠遠不夠扭轉氣候變化的危機。
不同升溫場景下生物多樣性喪失、與人體健康相關的高溫幹旱天數以及玉米和漁業產量變化。
近期響應措施
爲了應對越來越迫切的氣候危機,適應新環境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必須雙管齊下。
報告指出,近期加快適應氣候變化的行動對於縮小現有適應措施與所需措施之間的差距至關重要。與此同時,限制全球溫升水平需要所有部門深度、快速和持續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而要將全球溫升水平控制在2℃以內,就需在本世紀70年代初期實現全球二氧化碳淨零排放;要將全球溫升水平控制在1.5℃以內,則需到本世紀50年代初期實現全球二氧化碳淨零排放。
IPCC主席李會晟在發布會上表示,若要採取行動,資金將是關鍵。向低碳經濟的轉變將需要目前用於綠色投資的資金數額的三到六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的國家,低排放技術的採用滯後……如果要實現氣候目標,適應和減緩的資金都需要增加許多倍。我們有足夠的全球資本來彌合全球投資鴻溝,但在將資本轉用於氣候行動方面存在障礙。”
報告也指出了近期採取行動的收益:在這個十年內,深入、快速和持續地減緩和適應行動的加速實施將減少氣候變化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的損失和損害,並在空氣質量提升和健康等方面帶來許多協同效益。
公平和包容是此次報告的一個重點。報告指出,公正是氣候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全球存在較大發展限制的地區和人口(約33至36億人)的氣候脆弱性較高,非洲、亞洲、中/南美、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國家和北極的部分地區受影響最大。這些地區的轉型需要大量的支持。
加強技術創新是大規模應用技術和實踐的關鍵,能夠助力降低排放、創造社會和環境協同效益以及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合作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加強。
當下十年的選擇與行動將決定未來的氣候風險等級和可持續發展路徑。圖片來源:IPCC AR6綜合報告
未來風險和長期應對政策
對於氣候變化的未來,報告清楚指出,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長會導致全球變暖加劇,近期內全球溫升或將達到1.5℃。而如果溫室氣體排放能夠深度、快速和持續的減少,全球變暖將在大約二十年內明顯放緩,並在數年內帶來大氣成分的明顯的變化。
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中規定,所有締約國應把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水平高出2℃之內,並爲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
許多科學家指出,超過1.5℃的門檻並不意味着人類的末日來到。但是,每一點溫升都可能加劇多重和並發的災害,我們需要盡所能將變暖保持在盡可能低的水平。
對此,報告指出,每一點升溫都會使得預計的不利影響和相關損失與損害隨之攀升。氣候和非氣候風險會進一步相互作用,產生更加復雜和難以管理的復合和級聯風險。氣候風險水平也取決於人類和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暴露度,受移民、不斷增長的不平等和城市化在內的社會經濟發展因素影響,未來全球對氣候風險的暴露度正在提升。農村地區氣候敏感型的生計將更加脆弱。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在報告的發布會上表示:“這份報告吹響了號角,各國現在必須在‘所有地方,同時採取一切行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IPCC的最新報告,傳遞了哪些關鍵警示信息?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