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本土企業接盤的“外資商超”,現在如何了?
1年前

這是靈獸第1292篇原創文章

如今,那些曾經被中資收購的外資商超活得還好嗎?

作者/十裏

ID/lingshouke


外資商超“退出”中國者,越來越多。

其中,很多外資零售被中國本土企業收購,但多年過去,它們生存現狀似乎並不好。

3月底,家樂福在華首家門店——北京創益佳店正式停業。這家成立於1995年的門店,曾是中國大陸市場上第一家真正的大型商超。經過28年的經營後,面臨租約到期,它選擇不再續租並關閉門店。

隨着家樂福在華首店的關閉,加劇了外界對“家樂福潰敗傳聞”的驗證,這個曾經的零售業霸主,頭頂“黃埔軍校”頭銜的零售品牌,已成爲過去。

然而,家樂福的境遇僅僅是被中方收購的外資商超在中國市場衰退的縮影。

被阿裏以244億港幣拿下中國市場業績排名第一的大潤發,在2019年還位列中國超市百強榜第2位,而母公司高鑫零售在疫情期間股價短暫接近歷史新高後便一路陰跌,市值自高點已縮水62%。

以及,被物美收購的麥德龍,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業務整合和優化,但並未實現顯著的市場突破,尚未能重回輝煌。

前幾年,外資商超在中國市場萎縮,國內商超出現由全國性商超企業與區域性商超企業共存、相互競爭的市場格局,再加上,實體零售商面臨成本高企和電商競爭等壓力。因此,不少外資商超見以往陳舊模式已不適合當下的中國零售市場,不得不選擇賣身本土企業。

如今,幾年過去了,那些曾經被中資收購的外資商超活得還好嗎?

1

收於麾下外資商超

多年前,本土零售商收購外資零售巨頭的案例相當罕見。華潤系收購並整合了國際零售巨頭特易購(TESCO),當時曾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然而,這筆生意敲开了外資零售商與本土企業的合資和合作的大門。

2014年,英國零售商樂購退出中國市場,宣布其在華業務被華潤集團收購,結束了長達10年的發展歷程;2016年,沃爾瑪出售了一號店業務,以換取京東股權;2017年11月,阿裏斥資224億港幣收購了大潤發,成爲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集團36.16%的股東;2019年,家樂福和麥德龍分別與蘇寧和物美展开合作。

2020年,沃爾瑪中國傳出尋求出售中國大賣場部分股權的消息,並與一些企業進行接洽。

再往前,韓國零售巨頭易买得和樂天相繼退出中國內地市場,將門店逐步出售給卜蜂蓮花等公司。而物美曾對卜蜂蓮花的部分門店產生收購興趣,但最終未能達成交易,在多年經營艱難之後,卜蜂蓮花已決定實施私有化。

縱觀這些外資巨頭集體作出類似的資本策略的背後,定有其道理,但又不盡相同。

首先,中國政府對外資企業的政策性支持逐漸減弱,尤其是2011年起實施了內外資一致的稅制之後,外資企業在土地、稅收、物業、配套等方面的優惠待遇也相應縮減或取消,這使得外資企業在國內的經營面臨更多的困境。

“過去,像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巨頭在擴張時非常受到高线城市的青睞,不僅可以爲當地增加稅收,還可以利用外資品牌帶動當地的商圈和地產項目升值。”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靈獸》。

然而,隨着近年來商業地產項目的增多、部分區域飽和及本土大型項目崛起,外資超市品牌優勢逐漸降低,招商方面失去往日優勢。而且,政策的調整,削弱了對外資的優惠待遇。

數據顯示,沃爾瑪等企業這幾年在華的擴張速度都在放緩,其鼎盛期在華一年开設40多家新店的速度已不再重現,麥德龍在華每年僅新开3~5家門店。在2010至2018年間,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從11%下滑至5%,家樂福從8%下滑至3%。

其次,外資企業面臨激烈的地域競爭和電商衝擊。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商超基本形成較強的地域分布,區域性商超企業逐漸崛起,更有全國性的企業暗自萌芽,形成共存的格局。相反,外資商超在本土化方面,難以應對來自全國性和區域性商超的雙重經營壓力。

受制於外資“總部”的管理壓力,在國內商超需求的轉型中,牽制比較嚴重。盡管品牌想要主動求變,但流程繁雜和冗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緩慢響應”。比如生鮮市場,需要快速的做出響應,並根據實際需求做出調整,但是外資很難在管理上拓展這方面的品類及供應。

最重要的是,在外資零售商的眼中,將在中國的業務視爲一個項目,只要在財務上不出現虧損,無論是自行經營還是出售股權皆可。

比如,樂購只是比其他企業提前幾年採取行動,就在進行評估時,認爲出售更爲合適。家樂福等企業內部設定規則:若無法躋身當地市場前三,則可選擇退出市場。

因此,無論是作出退出中國市場,還是賣身本土企業的決定,都是一種止損行爲,完全符合商業邏輯。

從這幾點來看,本土化缺失、本地管理層決策權不足,以及經營的初衷和目的不同,實際上是造成撤退的重要原因。

2

整合之後

家樂福“衰敗”是顯而易見的。

先是被消費者釋放出購物卡失效的信號,隨即貨品供應出現難題。近期,更有傳言稱高層管理團隊動蕩,家樂福中國COO張其喆與多位副總裁離職。對此,家樂福回應稱張其喆離職是正常的人事變動,而多位副總裁離任的說法並不屬實。

但回應卻難以掩蓋家樂福中國每況愈下的境遇。

實際上,在2019年被蘇寧收購之前,家樂福在中國市場就已經陷入困境。當時,家樂福零售市場的份額僅佔5%左右,將中國業務的80%股權賣給了蘇寧易購。

像很多被收購的外資商超一樣,蘇寧收購家樂福後,首先就是對其進行大規模改造,包括打破原有的賣場布局。不僅將家樂福優勢品類生鮮進行大改,還將賣場二層的雜貨區和紡織區的地盤全部更換爲蘇寧電器類商品。

蘇寧的初衷是實現“1+1>2”的效果,擴大品類,吸引更多客流,並提高賣場的效率。短期內,這種改革確實帶來了盈利。蘇寧易購在2020年半年報中表示,家樂福的整合初步順利,上半年實現盈利超過1億元。

然而,這一盈利並未持續。

2020年全年,家樂福虧損達7.95億元;2021年,家樂福的總營收仍在下滑。當時,蘇寧易購公告顯示,家樂福中國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超過10%,原因包括社區團購低價擴張衝擊、疫情反復等不利因素。

2022年前三季度,家樂福中國未新开門店,反而關閉了54家門店,其中包括多家經營超過20年的老店。去年底,家樂福關停了所有河南門店,正式退出河南市場。在短短四年內,家樂福的門店數量從200家減少至151家。

而改造後的家樂福也被業內戲稱“四不像”,布局逐漸偏離大賣場的定位,更像是蘇寧易購的衍生品。

另一個“改造”案例亦然。在阿裏收購大潤發後,爲了實現线上线下的協同發展,店內鋪設大量自動結账機、懸掛鏈等裝置,推出了淘鮮達業務,啓動全渠道模式,採用自助結账和外賣配送。

爲了搶佔市場份額,大潤發甚至“斥巨資”提供了優惠政策。然而,這些行動並未助力大潤發實現持續發展,反而導致了大潤發的衰退。

“由於投入資金過多,爲了保持利潤水平,大潤發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品價格。”一位零售業內人士告訴《靈獸》,在這種變革的情況下,造成大潤發顧客“流失”。或許,到家模式爲消費者帶來了便利,但大賣場的客戶群體,依然是更傾向於對價格敏感的消費人群。因此,大潤發的發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反而出現了下滑趨勢。

訊號最先從資本市場傳出。早在2017財年,高鑫零售還實現了1023.2億元的最高營收。然而,在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間,其營收增長基本陷入停滯,始終未能再次突破千億元大關。股價也自2022年9月以來一路下跌,徘徊在2港元/股以下。

在與阿裏合作之後,大潤發處於更尷尬的位置,不僅沒有擺脫线下客流減少的困擾,發展方向在外界看來顯得頗爲混亂。而外界也逐漸難以看清兩者的關系,大潤發在未來是打算與阿裏的线上業務整合,還是借鑑阿裏的經驗自主構建线上體系,尚未明確。

通過分析這些收購改造的案例,可以看出中資收購的商超並未達到理想的融合效果。而無論是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還是阿裏收購大潤發,背後的目的主要是想打通线上和线下兩個渠道,將线下店的流量與线上平台相結合,借鑑天貓超市和盒馬的做法,靠新的“故事”實現突破。

這個想法本身很有遠見,但現實卻相當嚴峻。

一方面,线下店是重資產,現金流壓力非常大;另一方面,自2019年开始,线上電商紅利已經开始下降,電商在獲客方面已經沒有了前期的優勢,過高估計了线下零售能爲其帶來高流量的可能性。

同時,零售業態大賣場的業務本來就顯示出頹勢。後來蘇寧和阿裏开始收縮對其業務的投入,但大賣場本身無法實現業績突破,甚至出現虧損,才逐漸走入“深淵”。

3

未來走勢

在被收購後的幾年裏,外資零售商很少再有引起行業轟動的案例。

韓國商超逐漸消失在市場之中,大潤發多次成爲關注焦點的新聞卻是關於“冷宮蔬菜”和“菜廠黑化”等現象,而家樂福留給人們的可能只有漸行漸遠的背影。麥德龍努力向C端會員店轉型,但成果未如預期,其他被收購的外資零售商同樣面臨類似的挑战。

這段時間,家樂福繼深陷關店、退卡、斷供等危機後,新型社區店在北京、上海兩地兩店开業。重新改造後的家樂福看起來更像是“超市+餐飲”的老概念業態,單獨开闢堂食區,更設置高達70個座椅,此舉無疑是爲了增加顧客的到店率和復購,用餐飲提升利潤。

而門店品類則集中在高利潤的烘焙、生鮮和海鮮等品類,從消費者反饋來看,海鮮區域的貨品並不齊全,種類非常有限,甚至出現空置的現象;同時,增加了網紅產品,比如15.9的烤雞,靠“相對低價”爲門店引流。

這似乎是家樂福在市場上的“最後一搏”,盡管如此,消費者仍評價稱:改造後的門店相比三年前並無太大改觀。

不止是家樂福,被收購後的外資零售商門店改造是第一步,下一步都嘗試更貼近年輕消費者的社區零售門店,試圖用大商超精品化、離消費者更近的全新线下業態,找到新的增長曲线。

爲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大潤發在近兩年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發展小潤發、與盒馬共同推出“盒小馬”,交由林小海執掌,推進門店重構2.0,轉型做會員店等等。

大潤發從2019年开始布局小型的社區超市小潤發,希望能順應這一趨勢卻沒能跑通,在最新公布的財報中,小潤發的門店由2022年3月的103家縮水至99家,並且不再有擴張的打算,曾經小潤發的創辦人袁彬調動爲會員店的項目負責人。

大潤發趕在零售各個業態的風口上,進行了一圈非商業模式上的改革,但都未見顯著成效。在零售行業,這樣的做法屢見不鮮,因爲大家堅定的認爲,只有开闊新的業態,比如社區店、會員店的探索,才能帶來長足的成長和進階。

但其中的難度太大,無論是家樂福,還是大潤發,每一個業態的轉型,都需要重新梳理商品、供應鏈,甚至是人才,如果盲目套用過去的成功,反而可能成爲現在的阻礙。

也許,在整個行業中,外資零售商在被中方收購後很難再創造輝煌,並不算非常成功。但不可否認,阿裏對大潤發以及物美對麥德龍在數字化、數據、技術和支付等方面的改造是符合預期和市場趨勢的。

以高鑫零售爲例,2023年半年報告期內,线上客單的提升,拉動了高鑫零售线上業務實現14.3%的雙位數增長。同時,高鑫零售线上銷售的佔比,也從2022財年的29.1%提升至2023財年上半年的35%左右。

只是,有些業態終究是時代的產物,很難靠外力去改寫命運。每一次收購、改造和融合都非常艱難,可能這些企業的結局,在選擇出售時就已經注定。(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被本土企業接盤的“外資商超”,現在如何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