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朔爾茨、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自去年年底以來,訪華的歐洲高層政治人物名單正變得越來越長。在此氛圍下,中歐各領域交往正全面鋪开。這些熱絡往來充分表明,雙方有溝通交流的強烈愿望、廣泛深厚的共同利益。
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立全面战略夥伴關系20周年。作爲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歐關系不僅關乎雙方福祉,還關乎全球穩定和繁榮。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歐全面重啓各層級交往,激活各領域互利合作,爲雙邊關系發展和世界和平、穩定、繁榮注入新動力。
互動頻密 交流中增信釋疑
“現在幾乎每周中國同歐洲國家都在北京舉行外交部政治磋商,爲下階段中歐之間頻密的高層互動做准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春意盎然,中歐各領域交往已迅速重啓,正全面鋪开。
“近來,中歐之間的互動交流頻率前所未有,在短時間內呈現出‘井噴’狀態。”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陳暘對本報記者表示,中歐之間的接觸是全方位、多層級的,有中德、中西、中法等雙邊會談,也有中法歐的三邊會晤,還有中國與歐盟機構之間的密切互動。這說明中歐之間有許多共同話題需要當面交流,有許多共同挑战需要攜手應對。中歐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高層溝通、坦誠交流的方式,以期以最有效的方式、最直接的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重塑相互信任和推進雙方合作。
梳理近段時間頻密的中歐互動不難發現,歐洲政要訪華討論的議題囊括雙邊、地區及全球各領域,直面世界經濟復蘇、全球治理改革和地緣政治衝突等重大挑战。
“自去年年底以來,中歐交流按下‘加速鍵’,既是熱點,也有亮點。”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過去3年,中歐之間的一些正常合作,受到疫情幹擾和影響。隨着疫情形勢好轉,中歐雙方都希望中歐交往盡快回復到正常狀態,充分釋放積壓的交往意愿和合作熱情。二是當前,歐洲經濟面臨通貨膨脹、能源危機和金融風險等嚴峻挑战和不斷上升的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國作爲歐洲主要經貿合作夥伴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無論在貿易還是在投資上,都表現出很強的韌性。與中國加強合作,歐洲收獲了更多應對經貿領域挑战的信心。三是在烏克蘭危機的背景下,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這些着眼於全球和地區安全治理的主張,得到不少歐洲國家的積極響應。歐洲各方希望借訪華機會,進一步了解中方立場,和中方共同努力找到應對歐洲地緣政治危機的有效辦法。
對於歐洲領導人紛紛訪問中國,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日前刊文稱,一方面,歐洲各國試圖就烏克蘭危機、安全與貿易等問題上的分歧與中方展开溝通;另一方面,不少歐盟成員國承認,不論國際局勢如何,歐洲不能失去中國,應繼續與華接觸。
“中歐關系全面恢復,甚至比以往更廣泛、更深入,諸多有誤解、有摩擦、有風險的問題得到了改善和管控。中歐互動管道得到了有效疏通,战略夥伴關系得到了多點、堅固、有力的政治支撐。”陳暘說。
“政治互信是中歐开展合作的重要基礎,對其他領域的合作影響廣泛。最近一系列中歐互動呈現出兩個明顯傾向:一是盡力管控雙方之前已經出現的一些政治領域分歧,避免其影響繼續擴大;二是盡量減少雙方政治領域的變化對其他領域的影響。”崔洪建表示,中歐雙方有着廣泛共同利益,合作大於競爭,共識多於分歧。中歐關系穩定向好發展,將爲當前變亂交織的國際局勢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雙向奔赴 經貿往來更熱絡
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隨行的豪華企業代表團手持大單、滿載而歸;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开幕式;數十位歐洲商界領袖出席今年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表達了在華投資興業的信心和期待……歐洲各界紛紛搶抓中國市場機遇。這再次表明:經貿合作是中歐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
在中法歐三方會晤時,馮德萊恩表示,歐中互爲重要貿易夥伴,彼此經濟高度關聯,同中國“脫鉤”不符合歐方利益,不是歐盟的战略選擇。馬克龍表示,雙方應共同努力,不掉入“脫鉤斷鏈”陷阱,开展平等互利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緊迫的全球性挑战,不斷深化歐中全面战略夥伴關系。
“從經貿合作上看,通過最近一系列密集互動,中歐合作近年來積攢的動能得到充分釋放。”陳暘表示,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曾經說過,如果中國疫後打开國門,歐洲要做排在中國門口的第一人。這足見歐洲對重啓中歐經濟往來的期盼。目前,中歐雙方籤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和經貿大單,體現了中歐經貿合作的大規模與高質量。作爲世界兩大經濟體,中歐經貿合作勢必帶來“1+1>2”的結果,給黯淡的世界經濟前景注入希望之光。
“近年來,中國和歐洲面臨一個共同問題:在發展和安全之間建立平衡。在統籌安全和發展的問題上,歐洲比較糾結,還處於探索期:一方面表態不和中國搞‘脫鉤’,另一方面又強調要削減經濟過分依賴中國的風險。歐洲認爲其發展環境越來越不安全,需要花更多力氣應對安全挑战。當前,歐洲正在經歷一個安全泛化的階段,即把安全問題投射到各領域,提出經濟安全、技術安全、數字安全等,限制了其經貿合作的空間。”崔洪建表示,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中歐雙方應做到兩點:一是坦誠相待,深化战略夥伴關系,不要讓競爭和所謂的對手關系擠壓雙方的合作空間;二是減少政治化和安全化對雙方正常經貿合作的消極影響,合作解決實際問題。
德國《時代》周報日前評論說,一段時間來,被問及各大公司的中國業務時,這些企業高管都會表示,絕不可以錯過中國市場的發展。咨詢公司德勤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仍將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增長型市場。不掉入“脫鉤斷鏈”陷阱,开展平等互利合作,應是中歐雙方共同努力的方向。中歐應保持雙向开放,爲對方企業提供公平、非歧視性的營商環境,避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安全化。
正如法國國際問題專家布魯諾·吉格指出的,中歐經濟相互依存,已建構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歐洲如果希望和中國實現共贏,就必須擺脫短視的政治策略和零和思維。中歐完全可以在各有所長且能彼此成就的領域开展合作。
凝聚共識 合作應對挑战
據法國《回聲報》近日報道,馬克龍結束訪華行程後在總統專機上接受訪問時表示,要防止歐洲國家成爲附庸國,歐洲建立战略自主性至關重要。歐洲可以成爲中美兩個大國之外的“第三極”力量。他表示,烏克蘭危機讓歐洲在能源和防務上更加依賴美國,這是“我們付出的代價”,現在歐洲必須專注於提升自身的國防工業水平。馬克龍還建議歐洲減少對“美元治外法權”的依賴。他呼籲歐洲人“必須醒來”:歐洲的首要任務不是在世界各地的議程上配合其他國家;歐洲不應陷入陣營對抗,必須頂住成爲美國追隨者的壓力。
“發展中歐關系能爲歐洲战略自主提供所需的經濟發展力、大國平衡力以及有效參與全球治理的行動力。尤其是當下,伴隨着歐俄關系惡化在所難免和歐美安全深度捆綁,歐洲經濟逐漸被美‘綁架’,發展中歐關系是歐洲維持其國際地位,實現战略自主的關鍵一步。”陳暘說。
“對世界形勢和歷史潮流,中歐有諸多共識。中國提出‘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論斷,歐洲方面相信現在是‘時代轉折點’。歐洲政要‘排隊’訪華,證明中歐在當前國際環境下,彼此的需求仍在增強,仍可以‘充滿尊重,充滿信念,充滿友誼地進行溝通’。”崔洪建表示,中歐應持續建設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系,爲人類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創新性思維和務實解決方案,爲全球經濟復蘇和世界和平穩定發揮更多建設性作用。
中國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努力正得到越來越多歐洲國家的認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此前表示,西班牙積極評價中方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贊賞中方爲此發揮的建設性作用。馮德萊恩和馬克龍表示,中方不是烏克蘭危機的制造者,歐方贊賞中方爲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所做的努力,期待中方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愿同中方合作,找到勸和促談的辦法。
“中歐這輪互動表明,和平是中歐人民的共同追求,安全是中歐雙方的共同關切,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是中歐的共同目標。”陳暘表示,歐洲真切地認識到,解決全球性危機需要中國的參與,歐洲應與中國接觸、交流、合作,而非遏制、孤立和“脫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歐交往正全面鋪开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