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慧瑩
編輯/子夜
去年年底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回歸後,京東就一直在變。
4月12日,京東物流啓動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京東物流成立供應鏈、快遞、快運、國際業務等四大獨立事業部;取消原有的七大區域劃分,將省份作爲具體的經營單元,直接向總部相關事業部負責人匯報。
與之同步的,是京東零售也迎來了五年來的組織大調整。
4月9日經營管理會上,京東零售取消事業群制,變爲事業部制,原事業群負責人將擔任事業部負責人;原事業群統管下的各事業部,將按照細分品類拆分爲具體的作战單元,給予品類負責人更多的決策自主權。
從京東零售到京東物流,這兩次核心業務的變革均由劉強東主導,且思路如出一轍,即降本增效、放權管理。
透過兩大核心業務的組織調整,也能看到京東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變革的決心。
縱觀整個電商市場,競爭已然進入白熱化,京東面對的不僅是“三國殺”的老對手,還有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正如劉強東所言,如何重回京東战略的核心——成本、效率、體驗,考驗着京東及管理層。
毫無疑問,過去十多年,京東物流一直是京東做電商的護城河,爲了保證京東平台產品高質快速地送到消費者手中,京東從不吝嗇對物流的投入。
硬幣的另一面是,很長一段時間,京東物流都極度倚仗京東電商,巨大的投入、單一的內部客戶導致了京東物流的虧損。即便是獨立上市,京東物流二級市場表現也乏善可陳。
尤其是在京東百億補貼之後,爲了留住商家,京東不再強調京東物流的唯一性。
申通、極兔及通達系快遞相繼進入京東體系。劉強東更是直言:“他們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
對於京東物流來說,留住內部客戶,开拓外部客戶,每一步都不能忽視。
更關鍵的問題是,尋找下沉市場是京東幾年來的重要任務,京東物流必須要配合京東,打好這場战役。這意味着,京東物流在降本增效的同時,還要保證消費者的體驗,守住核心優勢。
可以肯定的是,重新拿起低價武器後,京東原本的體系需要變,京東物流的調整難免會帶來陣痛,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這是京東必須要做的。
1、京東物流變革,聚焦“增效”
回歸後,劉強東對京東物流進行了調整。
據晚點LatePost報道,京東物流正在進行新一輪組織調整:成立供應鏈、快遞、快運、國際業務等四大獨立事業部。此前除這四個業務之外,銷售、產品、運營等職能也設有獨立部門支持業務發展;調整後,上述職能部門將並入四大事業部,它們與業務之間不再需要跨部門溝通。
此外,京東物流還取消了原本按七個大區劃分的區域組織模式。未來每個省將成爲獨立的經營單元,省份負責人將擁有更大的經營決策、管理、人事任免等權利,並直接向總部相關事業部負責人匯報。
這無不透露一個信號,京東物流在聚焦“增效”的同時,將權力下放到作战前线,一线人員有更大的自主權。
要知道,截止目前,京東物流有着1500 個倉庫,員工數量超過 39 萬人,其中一线員工數量超過 37 萬。這時候,讓組織變得敏捷,讓管理變得扁平,是京東物流需要思考的事。
圖源JDL京東物流官方微博這樣的變革思路,讓人想起了當年的Big Boss管理模式,此次京東物流的變革正是對Big Boss模式的延續和深化。
Big Boss模式是京東從 2019 年初开始推行的管理機制,由劉強東提出,意在從集團層面將權力下放到一线團隊,充分發揮組織活力。
一個大背景是,2018年京東物流全年虧損超過23個億,已經連續虧損12年。2019年4月,劉強東發內部信回應京東快遞員取消底薪所引發的爭議。“如果這么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
那是京東物流的至暗時刻,組織內部變革迫在眉睫。2018年,京東物流便是京東集團內部第一個試點Big Boss管理模式的業務。
具體而言,Big Boss的核心理念是“劃小經營、決策前置”。將每一個細小的業務單元都視爲一個經營實體,每一個實體的管理者都是一個真正的Boss,意在將權力下放到一线團隊,讓基層組織能夠自主決策,讓衝在前线的人員擁有指揮權。
那之後的每一年,劉強東都在年初的內部信中會談到:“持續打造以Big Boss爲核心的積木化組織。”
“2023年,將持續以Big Boss管理體系爲核心,以人才、組織、機制、文化爲抓手加強團隊建設。同時,京東會繼續推動組織效能提升,打造靈活敏捷的組織模式,以更好地適配業務的發展。”劉強東在今年的新春信中這樣寫道。
回到此次京東物流的組織變革,內部匯報條线變短,由“總部——大區——省區——片區——站點”,轉變爲“總部——省區——片區——站點”。
取消大區匯報環節,省區負責人的權力將進一步擴大,各省區都將擁有更大的決策權和靈活度,執行力也會再次提升。同時,把經營決策權交給離客戶最近、最了解市場需求的一线團隊,意味着組織活力將進一步被釋放。
此外,架構調整後,京東物流還將快速培養出一批“少將團長”,進一步完善物流人才梯隊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劉強東親自主導了這一次物流業務的組織架構調整。在看重效率的互聯網大主題下,作爲京東旗下的三駕馬車之一,京東物流內部必須要像“半日達”“次日達”的速度一樣,提高作战效率,從而盤活內部資源、發揮組織敏捷性。
2、京東要變“低價”,京東物流成本必須降
在京東物流變革的三天前,京東零售率先开啓了一場五年來最大的組織變革。
改革的內容包括取消事業群制,變爲事業部制,原事業群負責人將擔任事業部負責人;原事業群統管下的各事業部,將按照細分品類拆分爲具體的經營單元,給予品類負責人更多的決策自主權,也包括人事任免等權利。
同樣由創始人劉強東主導、同樣瞄准增效放權,兩者的改革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本質上,京東物流、京東零售組織內外的悄然變化,是京東回歸“低價”策略的結果。當京東基本盤整體策略發生改變,原本的物流、零售體系自然不適用於“低價”的京東。
京東零售的調整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拆开了POP和自營之間的“牆”。調整後,京東零售每個單元內,將不再區分POP和自營,二者全面打通,由統一的品類負責人管理,進一步實現流量“平權”。
這是自京東涉足POP業務以來,內部第一次打通自營和POP,這或許將徹底改變京東零售的平台生態。
更重要的是,這直接推動了京東“低價”的步伐。爲了實現“低價”,在近期的內部會上,劉強東反復強調“誰能做到低價,就給誰一定的流量傾斜”。
不過,對於POP商家來說,雖然獲得和自營商家平等的資源和流量是好事,但百億補貼中他們卻是讓利更大的一方。
劉強東曾在內部會議中強調,考慮到物流成本,百億補貼战略中,京東自營不能比競爭對手“貴得太多”,但POP商家要做到和競爭對手一樣的低價。久歉咨詢3月中旬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京東百億補貼超幾千個SKU中,POP商家的佔比達到了65%。
當平台追求低價,POP商家爲了平衡成本,自然會選擇更低的運營模式,從物流環節轉變,更爲直接。
過去,京東平台以自營爲主,京東自營爲採銷模式,京東自營商品由京東採購,存放在京東倉庫,由京東負責配送、售後、結算,京東自營商家必須使用京東物流。
對於POP商家來說,雖然京東沒有強制POP商家使用京東物流,但有意引導POP商家使用京東物流。比如,給使用京東物流的POP商家打上京東物流標籤,提高平台權重。
京東物流高質快速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一面是更多的單量和曝光,一面是高昂的物流成本,POP商家往往會陷入兩難。
如今,京東要低價,當無法提供給POP商家更多的收入時,爲了更豐富的產品生態,京東必須要降低POP商家的經營門檻,而物流成本降低是很重要的一環。
一旦京東給POP商家更多的物流選擇,京東物流就要給其他物流讓位。
最直接的變化是,百億補貼之後,極兔、申通开始相繼接入京東,通達系也早就接入京東。此前,劉強東在內部會議上反復強調允許第三方商家選擇其他物流服務,不必強制採用京東物流。
此時,擺在京東物流面前的問題變得更加嚴峻。隨着京東及京東零售的變革,京東勢必會以更开放的態度吸引商家進來,物流的選擇也會更开放,這便倒逼京東物流必須要把成本降下來,吸引更多客戶。
過去,性價比和物流曾是京東佔領市場的制勝法寶,如今,劉強東想要帶領京東再次突圍,必須要重新梳理兩者的關系。京東物流只有最大程度降本增效,配合京東電商的低價策略,才能留住消費者和商家。
3、下沉之战,京東物流要配合京東打好
如果說短期內京東物流要配合京東尋求“低價”,那下沉之战則是京東物流更加長期且艱巨的任務。
和場上其他玩家單純降本增效不同,京東的特殊性在於,它需要增長。
圖源京東官方微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去年3月至今年1月期間,淘寶的月活均在7.8億以上,佔據第一;緊隨淘寶的,是月活7.2億-7.8億的拼多多;而京東的月活一直在3億-4億之間徘徊。
年度活躍买家上,阿裏(淘寶、天貓、淘特)有着超過10億的年活躍买家,拼多多有8.8億的年活躍买家,而京東的年活躍买家在5.7億左右。
京東落後不少。增長的前提是找到新的市場,當一二线市場飽和時,下沉市場是京東必須要拿下的。
2018年,從下沉市場起家的拼多多迅速崛起,劉強東意識到,京東必須要改變自己“男性用戶居多、一二线城市用戶居多、客單價較高”的刻板印象。
究其根本,京東“品質好,價格貴”的印象源於京東花重金打造的供應鏈和物流,而這影響了京東及京東物流下沉的速度。
根據中泰證券的研報,通達系五家快遞公司2020年承載的電商件業務量約爲京東商城總訂單的19倍。換算下來,京東物流在中國電商履約訂單中只佔到5%。
衆所周知,京東物流是京東花十幾年打造的心血,從2007年在內部孵化再到2021年獨立上市,京東物流是京東做電商的護城河,更是個龐大復雜的體系。
京東物流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含德邦)運營1500+倉庫、2000+雲倉(倉儲網絡管理面積3000+萬平方米)、18萬個配送站及網點,擁有自營車隊4萬輛、全貨機3架,同時以合作方式覆蓋航空貨運线路1000+條,自有配送人員超過29萬名。
規模如此之大,京東物流成本、運營壓力都肉眼可見,這些導致京東物流的營收增速在下滑。
2022年,京東物流營收1374億元,同比增長31.2%,其中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1.1%,若剔除德邦,上述兩口徑營收增速分別爲 17.5%、13%。不考慮德邦,京東物流2022年四季度營收增速環比下降 3.3%。
同時,持續的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讓京東物流的盈利能力受到影響。綜合各家2022年財報,2022年全年,順豐控股的毛利率爲12.49%、中通快遞毛利率爲28.1%,而京東物流毛利率僅爲7.35%,低於同行。
營收增速下滑、毛利率不佳,京東物流需要靠單量增長來分攤運營成本,京東物流新增的運力,也需要更多客戶來填滿。
實際上,這是京東物流一直以來的難題。2018年,京東物流來自京東集團的收入佔比超過70%,這也一度令外界擔憂其經營獨立性問題。直到去年,京東物流收購了德邦物流,外部客戶得到大幅提升,京東物流看似擺脫了對京東的依賴。但整個物流市場群狼環伺,尤其是在下沉市場,極兔、通達系都是京東不容忽視的對手。
需要明白的是,京東想要打通下沉市場,不僅僅是靠“低價”,物流時效、服務質量等一二线消費者的體驗也需要同步給下沉市場用戶。
面對並不熟悉的下沉市場,既要守住服務、質量等核心優勢,還要加大對新興地區的布局力度,這對於京東物流來說,是成本和效率的考驗。
4月6日,京東宣布推出新業務“雲倉達”,旨在提供全城送、半日達等服務,進一步提升用戶的物流配送體驗。未來,京東物流或許還會开拓更多業務來鞏固護城河,這仍是個需要長期投入的生意。
在招股書中,京東物流是這樣介紹自己的,“我們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如今,在外部,京東物流面對的是順豐這一強大對手,以及下沉市場的極兔、通達系等玩家;在內部,京東物流需要擺脫對京東的依賴,並提高組織作战活力,配合京東集團完成低價、下沉的命題。
京東物流身上的擔子不少,這場從上至下的變革勢在必行。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京東物流必須求變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