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有關特斯拉降價的討論走向兩種極端。
面對特斯拉降價潮,網絡上存在這樣的觀點,價格战是一種企業經營策略無可厚非,降價對老百姓一本萬利,而理性剖析背後復雜的利害關系,反而被抨擊“站在消費者對立面”“沒事瞎操心”。
價格战一定是傷人傷己的,別的車企被傷自不待言,特斯拉自己也承認利潤變薄,但它要的就是銷量。
從短期看,降價確實可以給消費者帶來眼前的實惠。但從產業發展的長遠利益看,這種實惠的代價未免太高,風險太大。
價格战之下,車企壓力驟增,原有研發、銷售規劃可能被打亂。樂觀的預期是極限施壓下的hold住陣腳,那些殺不死我們的會讓我們更強大。
但制造業在當下是如此的重要,這種非對稱的降價壓力下,另一種可能是,在尚不足以完成技術突破的周期裏,特斯拉急速佔領市場,國產新能源車被逼到角落,面臨生死存亡。
五年前,特斯拉上海建廠實現國產化,被視爲檢驗中國新能源車競爭力的試金石。我們之所以樂見特斯拉入華,是“培養”對手,不是“團滅”友商。
作爲全球規模最大,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定是競爭充分、百花齊放的市場,而不是通過沒完沒了的價格战,完成市場收割,最終淪爲被寡頭支配的市場。
中國新能源車發展,在政策和市場導向之間,理應是市場多一點。鲇魚效應可以有,但鲇魚效應的終點,絕不是市場裏只剩下一條魚。
商人不做賠本的买賣,聰明的馬斯克更不會。越來越頻繁的降價,表明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遭遇了更爲激烈的競爭,應對市場環境發生的變化,它不斷地以價換量,品牌光環隨之減退。
特斯拉曾是衆多電動車初創公司的“愛豆”,彼此身份市場地位相差懸殊。但現在,特斯拉成爲中國電動車企業的“假想敵”。
在貼身肉搏中,相比特斯拉的固執己見,國內車企更“懂”中國市場和消費者,他們正從各個角度入手,挖掘差異化競爭點。在電池續航、充電速度和智能座艙等指標上狂轟濫炸,讓特斯拉科技賣點不再一枝獨秀。
沒了科技殺手鐗,馬斯克也只能拼規模。今天的特斯拉熱銷車型有限,Model 3發布至今已進入七年之癢,銷量顯露疲態。既沒有“車海战術”產品线單薄,又在功能豐富性方面相對遜色於中國車企。
特斯拉的應對策略之一就是利用成本優勢,通過降價搶佔其他國產品牌的份額。價格屠夫揮刀而來,造成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混亂。混亂是階梯,這是權遊的名言,或許特斯拉也深諳這一點。
不做低端價格战的簇擁者,維護汽車行業健康發展,是新能源車細分賽道走向成熟,實現優勝劣汰的理性自覺。
對特斯拉的降價算盤,看破沒有不能說破的道理。走過百年,汽車產業發展的主线是理性有序,時代洪流更鐘情於長期主義者。
在混战的膠着期,若小品牌被淘汰、大品牌被削弱,對於中國汽車工業的長久之計必是巨大損失,對於消費者而言也毫無益處。
所以,我們堅定地站向自主品牌一邊,就是對其成長關鍵期的本能呵護。當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湧向自主品牌,這種雙向奔赴才能共同成就更多更好的自主品牌。
到底是中國更需要特斯拉,還是特斯拉更需要中國?答案未必是前者了。而我們更需要一個“他者”的特斯拉,還是無數個自己的“特斯拉”,答案一定是後者。
$特斯拉(NASDAQ|TSLA)$#特斯拉Q1盈利同比跌超20% 自由現金流驟降#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特斯拉降價,看破不能說破?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4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