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使用和剝削童工問題嚴重
1年前

  當前,美國多個行業充斥着非法僱用童工現象,一些工廠、農場強迫兒童從事有損其健康和安全的勞動。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今年3月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至少有10個州已經通過或正在提出削弱童工保護的法案。美國自我標榜的平等、人權,與殘酷剝削童工、侵犯兒童權利的黑暗現實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有着長期殘酷剝削童工的黑暗史。1791年,美國時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一份報告中說,“無所事事”的兒童可以成爲廉價勞動力的來源。兒童作爲美國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的犧牲品,遭到廣泛壓榨和剝削。1900年美國人口普查顯示,10—15歲的就業兒童大約有175萬,約佔全國勞動力的6%。1916年,美國國會通過第一部全國性童工保護法案——《基廷·歐文法案》。但該法案於1918年被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直到1938年美國出台《公平勞動標准法》,對僱主使用青少年和兒童參與勞作進行了規定和限制,美國才建立起對童工的保護標准。

  《公平勞動標准法》僅限制兒童就業的行業和年齡,並不禁止兒童工作。該法禁止14歲及以下兒童在大多數行業工作,但農業勞動等除外,從而爲部分行業僱用童工披上了合法外衣,成爲一個被制度所掩蓋的“看不見”的問題。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社區醫學系研究人員1997年在一篇學術論文中估計,美國有超過400萬兒童在“合法就業”,有幾十萬名童工在農場工作,死於農業事故的童工數倍於其他行業。

  近年來,美國非法僱用童工現象日益惡化,美國政府非但沒有積極應對,反而推波助瀾爲童工就業大开綠燈。2021年底,威斯康星州率先出台法案,允許童工加班到深夜23點。其他各州紛紛跟進。明明是制度性壓榨與盤剝未成年人,威斯康星州參議員卻冠冕堂皇地稱:“這是一件好事,能夠讓孩子們獲得更多工作經驗。”美國故意制造制度漏洞,並不擇手段地遮蔽和扭曲真相,讓壓榨盤剝童工的不堪與罪惡大行其道,目的是爲資本逐利行爲掃清障礙。

  自2021年美國政府下令張开雙臂“擁抱”移民兒童以來,有大約25萬名無人陪伴的移民兒童進入美國。他們很快被美國政府接收機構丟棄給社會擔保人,大部分兒童爲了生存以及償還擔保人的各項費用,被迫接受任何形式的工作。對於擔保人而言,“這正在成爲一門生意”。今年2月,《紐約時報》刊文揭露了美國工廠非法僱用移民童工和強迫勞動的事實。報道說,移民童工的身影遍布“全美數十個州的各危險行業”,如建築工地和屠宰場。移民兒童正被推向遭受殘酷剝削和奴役的境地,完全被剝奪了尊嚴、希望和未來。

  童工制度是美國歷史上隱藏在奴隸制下的另一項原罪。1938年《公平勞動標准法》出台時,美國有超過一半農業從業者是黑人,該法對農業領域童工保護的豁免潛藏着種族主義根源,剝削童工構成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的一部分。美國國家就業法項目執行主任麗貝卡·迪克森指出,該法將整個類別的工人排除在重要保護之外,是維護僱主從種族主義剝削中獲利的制度。

  使用和剝削童工是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爲,是對人性的摧殘,與人類文明進步背道而馳。國際勞工組織大會於1999年通過了《禁止和立即行動消除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公約》(以下簡稱《禁止童工勞動公約》),187個成員國都批准了這一公約,美國也在其中。消除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是一項國際法律義務,美國在這一問題上卻一再出現歷史性倒退,甚至肆意放松對童工的立法保護。

  據《紐約時報》今年2月報道,在過去10年中,美國聯邦檢察官僅提起大約30起涉及強迫無人陪伴未成年人勞動的訴訟。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報告揭露,各州正在通過立法改寫聯邦童工法,貧困家庭的孩子,尤其是黑人、棕色人種和移民青少年,將受到最大的傷害。例如,今年阿肯色州通過新立法,取消了兒童需經父母許可才能工作的要求,明目張膽地爲企業僱用與家人分離的移民兒童大开後門,並在法律上爲童工中介开脫責任。

  作爲世界上唯一未批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國家,美國在保護兒童權利問題上的倒行逆施,屢次受到聯合國人權機構的譴責。作爲《禁止童工勞動公約》締約國,美國未能積極履行保護童工的國際義務。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和建議書實施專家委員會曾多次敦促美國制定措施加強對農業領域使用童工的監管。國際勞工標准實施委員會甚至將美國違反《禁止童工勞動公約》的案件列爲重點國別案件之一上會審查。

  在保護兒童權利和消除童工現象方面,美國是一個負面典型。美國一方面對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指手畫腳、橫加指責,另一方面卻在消費和享受童工和強迫勞動的產品。這再次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美式人權的虛僞本質,暴露了美國系統性侵犯人權的頑疾和制度的結構性缺陷。

  (作者爲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美國使用和剝削童工問題嚴重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