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5年,這個加勒比國家不斷感知“中國溫度”
1年前

  新華社聖多明各5月5日電(記者朱婉君)爲慶祝中國同多米尼加建交5周年,一場精彩的中國雜技演出日前在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的國家大劇院舉行。

  5月1日,演員在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的國家大劇院表演。新華社記者 朱婉君 攝

  這是新冠疫情後多米尼加迎來的首個中國文藝演出團。“再次看到遠道而來的中國演出團,真是感到非常親切。”多米尼加華僑張躍輝告訴記者,“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文藝團體來這裏交流。”

  2018年5月1日,中國同加勒比國家多米尼加建交。5年來,多米尼加不斷感知“中國溫度”。

  “盡可能多吸收中國經驗”

  在聖多明各西北約80公裏處,坐落着多米尼加國家水稻培訓中心。去年10月以來,3名中國農業專家先後來到這裏,在佔地20畝的田地裏开展水稻種植試驗。

  按項目計劃,中國專家將從6月起开始篩選5個高產、優質、抗逆性較強的中國雜交水稻品種,在當地示範種植並开展技術推廣,預計示範品種比當地品種平均產量增加25%。

  4月26日,在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西北約80公裏處,中國農業專家(右)和當地農民在多米尼加國家水稻培訓中心的一片試驗田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朱婉君 攝

  與中國專家共事的多米尼加水稻專家胡利奧·塞薩爾對記者說,希望通過雙方合作,在該國已有的水稻研究水平和種植技術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吸收中國經驗與技術,讓我們國家水稻種植取得更好效果”。

  建交5年來,合作已成爲多中雙邊關系發展的關鍵詞。多米尼加地區一體化政策部長、多米尼加左派團結運動總書記米格爾·梅希亞告訴記者,多中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爲推動多米尼加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持。展望未來,他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合作等渠道借鑑中國在基建、金融、科技等領域經驗,爲多米尼加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發展數字技術注入新動力。

  “永遠不忘中國的及時幫助”

  今年2月,多米尼加參議院舉辦儀式,表彰和感謝中國2021年在全球新冠疫苗供應緊張時向多米尼加提供的抗疫幫助。

  多米尼加副參議長索裏利亞在表彰儀式上動情地說,多米尼加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在抗疫艱難時刻提供的及時幫助,多米尼加全體人民對此心存感激。

  2021年3月17日,運載中國新冠疫苗等物資的飛機抵達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新華社發(中國駐多米尼加大使館供圖)

  “當世界被疫情籠罩而深陷黑暗時,中國挺身而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團結合作精神。”參議員洛倫索說。作爲表彰中國議案的提案人,他回憶道,該議案提出後立即得到多個黨派議員一致支持,體現了大家感謝中國的共同心聲。

  多米尼加外交部代外長西利埃日前表示,多方永遠銘記和感激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新冠疫情肆虐多米尼加時提供的幫助,感謝中國對多米尼加大力改善當地民生的項目給予支持。多方確信,基於互利共贏理念,未來雙邊關系將沿着友好、合作與發展的道路在各領域取得新成就。

   “我想去中國看看”

  “隨着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學習漢語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聖多明各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學生埃迪利安?烏塞塔告訴記者。這名年輕人曾在2021年榮獲“漢語橋”世界中學生比賽美洲組冠軍,“通過學習漢語結交了許多真誠的朋友”。

  聖多明各理工大學孔院中方院長王悅說,建院4年來,前來咨詢報名的人越來越多,當地學習漢語的熱度不斷升溫。

  這是4月30日拍攝的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的中國城。新華社記者 朱婉君 攝

  目前,約3萬華僑華人定居在多米尼加。每年在聖多明各中國城內舉辦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活動廣受當地民衆歡迎。

  “我通過中國城了解到一些中國文化和習俗,我還看到中國人把一些新科技帶到這裏。”多米尼加人烏德松告訴記者,自己很想去中國親眼看看。

  “我有好幾個退休的朋友去過中國,我也想去中國旅行。”已退休的多米尼加人伊薩亞斯告訴記者,“說到中國,我們總會想到長城,但中華美食、中國建築和中國功夫也一直讓我很感興趣。”(報道員:裏卡多?蒙托亞、阿利安?費爾南德斯;視頻:王玉珏;編輯:王申、張代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建交5年,這個加勒比國家不斷感知“中國溫度”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