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國際觀察)霸道的“規則” 霸權的“秩序”——起底美國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新華社記者朱瑞卿 丁宜
“我們常聽到一個說法叫做‘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是一個模糊不清的說法,《聯合國憲章》裏沒有,各國領導人在聯合國通過的宣言裏沒有,聯大和安理會決議裏也沒有。我們一直想問,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到底是基於什么樣的規則,基於誰制定的規則,這些規則與國際秩序之間是什么關系?”今年年初,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聯合國安理會一場公开辯論會上發出這番質問。
美國一些政客如今張口閉口“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卻從未向世界解釋清楚上述關鍵問題。這並非他們“粗心大意”,而是有意爲之:他們不愿清晰定義,也不想解釋清楚,因爲那會妨礙他們隨心所欲地給他國扣帽子,因爲他們自己經常玩弄“雙重標准”,因爲事實真相會戳破其虛僞假面。
就算美國不說,世人也知道:美國口中所謂的“規則”,就是其說一不二的霸道規則;所謂的“秩序”,就是“美國優先”的霸權秩序。
尋找說辭:爲自己非法行爲穿上合法外衣
“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並非新說辭。美國芝加哥大學學者保羅·波斯特表示,這一表述從20世紀90年代开始出現,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後越來越多地被美國政府使用,其目的就是爲自己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行爲尋找說辭。
冷战結束後,美國成爲唯一超級大國,獲得獨霸全球的地位,爲擺脫聯合國體系和國際法的約束,美國人炮制了“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一說辭,用來美化包裝霸權主義。伊拉克战爭是一個典型例子——美國未獲得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其軍事行動師出無名,就連法國、德國等盟友也強烈反對。
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說,能夠隨時使用“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一詞,似乎已成爲美國政客或官員的一項工作要求。
俄羅斯战略規劃與預測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古謝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美國刻意保持“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定義的模糊性,因爲這些所謂的“規則”越不具體,美國就越能對其隨意“裝扮”。一旦有國家違背美國的意愿,美國就可指責其“違反規則”,就有理由對其進行懲罰。
在伊拉克大學新聞學教授穆罕默德·朱布裏看來,這些所謂“規則”在行動上的具體表現就是:政治上,美國奉行強權政治,強迫他國服從;經濟上,美國利用美元霸權和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控制,掌控他國經濟命脈;安全上,美國在全球設置大量軍事基地,還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各國進行監聽;科技上,美國壟斷核心技術,不擇手段阻礙他國研發,確保自身領先地位;意識形態上,美國把西方價值觀鼓吹爲“普世價值”,向非西方國家強行灌輸。
歸根結底,在美國看來,順從它的要求,服從它的意志,就是“遵守規則”,否則就是“破壞規則”。用意大利國際問題專家賈恩卡洛·埃利亞·瓦洛裏的話說:“‘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實際上就是另一種版本的強權政治。”
雙重標准:“必須遵守國際法,除非你是美國”
2018年4月14日凌晨,火光撕破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夜空。美國、英國、法國對敘利亞發動這次空襲的理由是,敘政府用“化學武器”攻擊反對派武裝控制區。
時任敘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裏曾不止一次在聯合國會議上痛訴美國等國污蔑敘利亞政府,而美方對此充耳不聞,繼續肆意對敘進行制裁和軍事打擊。曾有一張賈法裏坐在聯合國總部大樓休息區的照片在網上廣爲流傳:身形高大、西裝革履的他低着頭,背稍屈,雙手交握,身影中透出疲憊。在他身旁的窗外,樓下一座亭子裏懸掛着“和平鐘”。
國際輿論從這張照片中感受到“弱國外交官”的悲涼與無奈。但反過來看,敘利亞的遭遇更凸顯了美國及其盟友對國際法的蔑視。
敘利亞陷入內战後,美國深度介入,頻繁進行軍事幹預,其軍事行動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也未獲敘政府同意。美國學者瑪戈·帕特森說,在战爭問題上,美國一貫表現出國際法只適用於其他國家,而不適用於美國自身。
衆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種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爲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美國宣揚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真實意圖是要在現有國際法體系之外另搞一套。當國際法符合美國利益時就強調要遵守國際法,反之就不談國際法,而強調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其所作所爲本質上就是以自我利益爲中心,把自己的標准和意志強加於人,爲“雙重標准”“例外主義”大开後門。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魏南枝指出,二战結束後,以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前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爲基礎的全球性政治、安全、金融、貿易、文化等秩序得以建立。但是,美國對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始終是合則用、不合則棄。
在政治與安全領域,美國蔑視聯合國憲章確立的自決、主權及和平解決爭端等概念,自二战結束以來,不斷發動战爭或策動“顏色革命”,試圖推翻50多個外國政府,粗暴幹涉至少30個國家的民主選舉;在經貿領域,美國頻繁對他國發起貿易战,世貿組織明確認定美對華關稅战違反全球貿易規則,美國卻置之不理,還阻撓世貿組織上訴機構任命新法官;在金融領域,美國不僅利用美元的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向全世界收取“鑄幣稅”,還操縱國際金融組織,在援助他國時要求受援國推行金融自由化、加大金融市場开放,爲美國資本滲透和投機減少阻礙;在科技領域,美國時常把自己的“家法幫規”包裝成國際規則,比如推出《芯片與科學法》等法案,通過長臂管轄堂而皇之地遏制其他國家科技發展。
哈佛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曾在《外交政策》網站撰文說,美國在認爲國際秩序不利於自己時,就按自己的意愿忽略、逃避或改變秩序。即便是美國的盟友也希望美國能遵守自己倡導的秩序。
“必須遵守國際法,除非你是美國。”美國歷史學家阿爾弗雷德·麥科伊如此說。
霸權衰落:“‘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正在垂死掙扎”
近年來,隨着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美西方相對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持續下降。在此背景下,美國越發強調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目的在於維護自身不斷衰落的霸權,阻礙國際格局演變和世界多極化潮流。
爲體現所謂的“價值觀”,美國操弄意識形態工具,給“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披上“自由”“民主”外衣,把美國眼中的“競爭對手”醜化爲破壞“自由”“民主”的“威權國家”,但這樣的花招蒙蔽不了世界。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於潔認爲,“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暗含的意思是,世界各國都應當實行西方民主模式。但這套政治制度自身出現很大問題。過去十多年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的問題上更加積極地要求提高自身話語權。這種訴求今後會更加強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問題學者袁莎指出,這些年來,美國對自身霸權衰落的焦慮感急劇上升,因此想利用“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一說辭來對中國等非西方國家進行遏制打壓。尤其是拜登政府上台後,積極拉攏盟友夥伴構築小圈子,建立排他性、陣營化的僞多邊體系,以“家法幫規”代替聯合國體系下的國際規則,阻礙構建包容、开放的國際秩序。
國際社會的確需要規則和秩序,但它們應該由國際社會共同制定,而不是誰的胳膊粗、氣力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只服務於少數國家、少數群體的利益。
“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實際是不公平的‘西方秩序’。”法國前駐美大使熱拉爾·阿羅說。
“‘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正在垂死掙扎。”美國麥卡萊斯特學院國際關系學教授安德魯·萊瑟姆說,而有些人還沒有認清這一現實。
說到底,被美國一些政客天天掛在嘴邊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不過是一種冠冕堂皇的說辭。其真義,一是“維護霸權”,試圖延續其頤指氣使、高高在上的“例外”地位,一是“逃避現實”,力圖掩蓋其對非西方世界崛起這一世界大勢的抗拒心態。(參與記者:黎華玲、劉愷、董亞雷、凡帥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霸道的“規則” 霸權的“秩序”——起底美國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