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誠健華港股上市三年後“摘B”,繼續拓展出海之路丨看財報
1年前

5月9日,$諾誠健華-U(SH688428)$連發兩則公告,宣布當月12日起“B”標記將從港股股票代碼中移除,同時,交出2023年首季成績單。

2023年一季度,諾誠健華營收1.89億元,同比增長58.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爲1240.65萬元,上年同期爲淨虧損1.18億元。    

“摘B”消息和業績增長雙重刺激之下,諾誠健華在二級市場卻未走出“花路”。究其原因,扭虧難度仍不小,出海前景不明朗。

績後,諾誠健華在港股報收8.6港元,跌1.38%;在A股報收12.8元,漲2.4%。

去年收入超6億元成功“摘B”,短期內仍將虧損

諾誠健華是一家處於臨牀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2020年3月在港交所掛牌,2022年9月在科創板上市。

公司專注研究治療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療法,其主要產品之一爲奧布替尼(BTK抑制劑,商品名:宜諾凱),已經开始商業化,於2020年12月獲得NMPA批准,2021年1月正式上市。

近年來公司大部分營收都來自這一款產品,也正因於此,諾誠健華才能成功“摘B”。

根據港股《上市規則》規定,公司上市時股份名稱結尾有“B”的18A公司,直至通過市值/收益測試等可以摘掉標籤,其中尤爲關鍵的一個條件是“經審計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收益至少爲5億港元”。

2022年,諾誠健華營業收入爲6.25億元人民幣,約合7.13億港元,以奧布替尼爲主的藥品銷售板塊銷獻了超九成收入。

至此,諾誠健華成爲港A兩地上市18A醫藥企業中第四只“摘B”的生物醫藥股。但是,奧布替尼還未能將公司帶出虧損泥潭。

虧損是港股18A生物醫藥企業最鮮明的標籤,諾誠健華上市3年累計虧損超14億。2023年一季度,諾誠健華淨虧損大幅收窄,從數億級別驟降至千萬水平,但這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的盈虧積極信號。

在不久前發布的2022年年報中,諾誠健華表示,“公司未來仍需持續較大規模的投入以完成臨牀前研究、臨牀試驗、新藥上市准備、產能擴增等工作,公司存在未來繼續虧損的風險,且該等虧損可能會在近期內進一步擴大。”

研發投入是諾誠健華最大的花銷开支,2020年至2022年,其研發开支分別爲4.03億元、7.33億元、6.49億元。

但就2023年Q1財報來看,奧布替尼的商業化已經覆蓋了公司的整體研發投入。期內,諾誠健華藥品銷售收入1.51億元,研發投入合計爲1.41億元。

公司現有的在研藥物包括用於治療血液瘤、各類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實體瘤的小分子藥物、單克隆抗體及雙特異性抗體等。

截至2023年4月26日,公司主要產品之一奧布替尼獲批上市,Tafasitamab在中國香港獲批,並獲批在博鰲超級醫院作爲臨牀急需進口藥品使用,另有13款產品分別處於I/II/III期臨牀試驗階段。

多管线並進的研發重壓之下,即便在有出海大訂單加持的2021年,諾誠健華也未能實現整體盈利,淨虧損6667.9萬元。而海外藥企的單方面“退貨”使得公司營收規模縮水,相應的盈利時間表必然會順延。

出海熄火後,諾誠健華繼續尋找國際合作夥伴

根據2022年年報,諾誠健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爲8.87億元,創上市以來虧損之最。

公司解釋稱,虧損的增加“主要系與上年同期相比本期合作收入有所下降以及匯率波動影響所致”。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合作收入下降7.76億元,美元升值導致匯兌損失2.91億元。

這一年,諾誠健華營收同比下降40.04%至6.35億元。

2021年7月,諾誠健華與納斯達克上市美國生物科技公司Biogen Inc.(簡稱“渤健”)達成合作,爲公司帶來巨額收益,渤健爲向諾誠健華一次性支付不可退還和不予抵扣的首付款1.25億美元,以及未來高達8.125億美元的潛在臨牀开發裏程碑和商業裏程碑付款等。

當年,諾誠健華營收創新高達到10.43億元,合作收入佔比超70%。

雙方就有望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S)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口服小分子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制劑(BTK)奧布替尼的全球开發和商業化達成合作和許可協議。

時間來到2023年2月15日,諾誠健華發布公告稱,渤健已通知公司,爲便利(Terminate for Convenience)而終止雙方此前達成的合作和許可協議。根據公告,諾誠健華將重獲協議項下授予渤健的所有權利,包括相關知識產權、生產和商業化權益等,雙方將在90日內完成權益過渡。

也就是說,後續數億美元的裏程碑付款不復存在,諾誠健華將重獲協議項下授予渤健的所有權利,包括相關知識產權、生產和商業化權益等。

彼時,諾誠健華股價大挫,2月16日收盤港股下跌27.34%,A股下跌18.37%。

合作終止,但研究繼續,諾誠健華此前披露,奧布替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II期臨牀研究,預計二季度會公布中期分析結果。此外,諾誠健華又踏上了尋找出海合作方的路。

諾誠健華企業傳播負責人陸春華在今年4月份向媒體表示,公司正在全球進行30多項臨牀試驗,需要大量的投入,現階段主要通過尋找合作夥伴深化國際化。

國內創新藥通過對外授權技術、專利等尋求出海合作夥伴已成趨勢,引入方因此支付的裏程碑付款能爲創新藥企提前帶來收益,藥品海外上市道路也能就此打通,一舉多得。

但據“藥渡Daily”梳理,這種合作模式之下,國內創新藥企被“退貨”的不在少數,比如禮來終止與信達的合作並歸還信迪利單抗的所有海外權益,並且,今年以來,首付款有逐漸變低的趨勢。本土創新藥企作爲“賣方”,話語權本就偏弱,而隨着首付款的走低,這條必須走的出海路潛在風險也在增大。

(本文首發於 作者丨楊亞茹 編輯丨孫騁)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諾誠健華港股上市三年後“摘B”,繼續拓展出海之路丨看財報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