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折現
1年前

段永平,是一個衆所周知卻又頗爲神祕的人。


衆所周知,在於他創立小霸王、步步高,又和OPPO、vivo、一加、拼多多甚至極兔快遞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帶着黃崢和巴菲特喫午餐。


頗爲神祕,在於他已經很久不在企業界現身,如今只能從他的個人账號“大道無形我有型”了解到他。同時,他也很是接地氣,經常與網友討論企業與投資等方面問題。


段永平自退休以後,以投資網易“一战封神”,成爲中國著名的價值投資者之一,而他創業以來的經歷也讓人們對他多了更多的好奇。小編收集了多篇網絡公开資料以及他近年來最新在網上分享的內容,整理了段永平對於個人心態、人生成長、經營管理、企業文化、價值投資等7個方面的見解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一、如何理解平常心?


1. 平常人往往很難有平常心。


2. 和打高爾夫一樣。投資,以及人生都沒有完美的。很好的球手和一般的球手,大多數時候看不出有多大的區別,唯一區別是是否長期保有平常心。不管多好的球手,當失去平常心時,一樣會打得很爛。


3. 平常心就是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態,也就是要努力認清什么是對的事情,認清事物的本質。


4. 人們關注我們往往是因爲我們做了的那些事情, 其實我們之所以成爲我們,很大程度上還因爲我們不做的那些事情。


5. 本分,我個人的理解就是“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明知錯的事情還去做就是不本分。本分是個檢視自己的非常好的工具。


7. 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做一個有目標的人,所有的快樂就在於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是得到一個結果。


8. 我想不出一句話可以成爲面對所有人的忠告。如果一定要說,那就是“享受生活”,那是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


9. 很多人到了最後都忘記了自己最想幹什么的,走着走着就忘掉了。真的,不要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名聲、權力或金錢的積聚上,千萬不能只使用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做人一定是先悠然掃一屋,再從容掃天下。


10. 人首先就要把心態放正,要服氣,學會退讓。就像一個農民剛從田裏來到城市,那么他就只能先做打工仔,就該做打工仔。


11. 只有服氣,才能爭氣,才能吐氣。必須正視自己的底子不如別人,必須虛心向別人學習好的管理經驗,好的技術。


12. 心態是最重要的。在你無法超越別人的時候,你只能先超越自己,哪怕是超越自己的狹隘的民族自尊心。


13. 普通人堅持做對的事情,結果是可以很不普通的!


二、所謂的成功,有哪些要素?


1. 你讓一個人回過頭去看自己走過的路,他都看不明白的,經驗是別人總結的。創業有時候就是一種衝動,做事情也是一樣,如果你因爲一時衝動獲得了成功,人們會說這是冒險精神或者創業精神,但如果你失敗了,人們又會總結這是鋌而走險,是賭徒。


2. 如果一個人不但能得到成功,並且能長久地駕馭成功,那么這一定是素質。曾有一位美國大學的校長說過這樣一句話,統計所有世界五百強企業那些成功的CEO的特質,就是誠信、正直。人品相當重要。


3. 時間越長運氣比重越小。


4. 有人問如何避免以爲看懂實際又錯了的問題,個人觀點: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呆在能力圈內以及專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減少犯錯的機會。


5. 我要碰到排解不了的事情就打會遊戲,反正是時間長了都會過去的。


6. 我覺得沒人天生有悟性的。我看到的有悟性的人一般都非常肯悟,會習慣想本質及長遠。


7. 最重要的是,做任何選擇是要有是非感,而不是跟着利益走。這么做的話,過些年就會好很多的。


8. 什么時候意識到要做對的事情都不晚。不過,滿腦子只有利益沒有對錯的人們確實是很難從原來的坑裏出來的。


9. 雖說道需悟,術可學,但光看書問問題是不夠的,需要非常多的練習。比如人們大概很難看着電視教學片學會打golf一樣。


10. 讀書是學習的途徑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途徑。我覺得學習中最重要的是要open,就是要开放心態的意思,我發現絕大多數人都是非常封閉的,當然這裏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11. 長輩的觀點經常是對的,也經常不太對,我要總是按照長輩的觀點去做的話,我肯定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個人認爲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有是非觀,要有長遠的看法。凡事如果你能想着10年20年,你大概就不會那么困惑了。


三、什么是“做對的事情”?


1. 我們會理性地去冒險。就是冒能冒得起的風險,當然不是爲了冒險而冒險哈。有些事情看起來需要做,但如果做就會有風險,這個時候理性思考很重要。


2. “做對的事情”最早看到的是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的。這是一生受益最大的一句話。


3. 所謂要做對的事情實際上是通過不做不對的事情來實現的,這就是爲什么要有stop doing list,意思就是“不做不對的事情”或者是立刻停止做那些不對的事情。也許每個人或公司都應該要積累自己的stop doing list。如果能盡量不做不對的事情,同時又努力地把事情做對,長時間(10年、20年)後的區別是巨大的。


4. 世界是一直在變的,不變未必是要追求的東西。回歸本源,知道自己到底要幹啥可能會更重要一些?


5. 我確實是個普通人,高考雖然算是小考區狀元,但進浙大時在班裏35個人中考分排第18,考人大研究生時全班25個人考分排名第25。能有今天絕對不是因爲絕頂聰明,而是因爲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理性,想長遠,stop doing list(禁忌清單,或者說不爲清單,指那些不能做的事)……


6.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不要輕易給他們貼標籤。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這對未來能理性思考問題有很大幫助。


7. 大家是同道中人,有着共同的價值觀(改變人的價值觀幾乎不可能)。但凡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對的事情(或者叫堅持不做不對的事情)同時一直努力把事情做對,有個不錯的結果是大概率事件。價值觀是道不是術,很難學的。假裝一下的人堅持不了很久。


8. 什么時候意識到要做對的事情都不晚。不過,滿腦子只有利益沒有對錯的人們確實是很難從原來的坑裏出來的。


9. 一般來說,我總是努力去提醒人們不要做什么,但多數人最後總是會回到問我“那我該幹嘛?”,大概只有很少的人看明白了,我們幹過啥對你能幹啥不會有太多幫助的。


10. 原則問題不應該妥協,這不是代價的問題。


11. 對的事情往往和能長久有關系,投資上尤其如此。所謂不對的事情其實並不總是很容易判斷的。有些事情相對比較容易判別,比如不騙人。有些不那么容易,比如是不是該早睡早起。有很多覺得不對的事情都是通過長期的思考和別人以及自己的經驗教訓得來的,比如我們公司不爲別的公司代工。


12. 理解簡單不容易還真是不容易的。簡單指的是大原則,是“是非”,不容易指的是技巧,其實就是要“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的意思。


13. 如果你認爲你正在做的事情是錯的,就應該盡快停止,和他對你有多重要以及你曾經花過多少心血無關,也和你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事情無關。


14. 沒有人是絕對完美的,但本分和正直讓我坦然。其實你做的那些選擇留給你的並不是舒服,只是暫時逃避了問題或得到一點點眼前的好處,但很可能會因此失去內心的平靜。我沒有碰到過爲了承諾失去身價的情況,雖然遵守諾言應該和大小無關。


四、如何做好管理?


1. 一個企業家應該將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這20%的事情能給你帶來80%效益。


2. 我當CEO時並沒有一個時間分配表,但大致知道什么是重要的。簡而言之,不要讓重要的事情變成緊急的事情。


3. 有時有人問我對某一個項目有沒有興趣,我問都不問就說沒有興趣。


我知道我自己和我的企業就這么點能力和規模,不可能再分散資源,我根本就不追求有天上掉餡餅的事。


4. 讀中歐時曾經看過企業家最重要的品質是integrity(誠信),所以大概違背integrity的品質可能會是致命的吧,時間足夠長的話。


5. 實際上,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講,重要的事是建立公司的各項制度,設定公司的服務章程,把重要的事都做好了,剩下的事員工自己就能處理好。


6. 我覺得創業最重要的是創業者會覺得自己的產品或想法能夠提供點別人提供不了的東西。如果只是想做生意,成功的概率會小很多。


供需失衡的“賽場”大概沒人可以在創業前就“選到”的,就算碰上了也很快會掉進紅海。舉個簡單的例子:茅台的供不應求可不是一個創業者創業前計劃好的。


7. 我一直認爲老是強迫加班加點的部門負責人的管理水平有問題,老是強迫加班加點的公司的老板的管理水平有問題。


8. 邏輯上講,兩個火雞加起來也不會變成老鷹的。


9. 經常看到報道說有人發多少多少錢去激勵員工,甚至據說還有扛着錢到球場邊督战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在企業經營中靠多發錢對員工其實是沒有激勵作用的。


錢其實是“保健因子”,而不是“激勵因子”,是多了沒用、少了不行的東西。


比如,如果員工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多發錢並不會讓他們更努力,但少發是會留不住人的,會有顯著的“破壞力”。所以,發多少其實體現的是公平。


某些所謂老板給員工發“紅包”的說法其實也是有問題的,因爲這個“紅包”其實是員工應該得的。我非常不喜歡那種“恩賜”的感覺。


記得早期還在小霸王時,由於公司人還很少,很多同事的年終獎都是我一個一個發到大家手裏的。有時有人會說“謝謝老板”,我就會很嚴肅地說應該是公司謝謝大家一年的努力。這個真不是客氣。


10. 一個企業的失敗,企業家要負主要責任;一個企業的成功,功勞肯定是大家的。


11. 我在公司裏是個反對派,幾乎做什么我都會提反對意見。如果連我的反對意見大家都不怕時,做什么我都會放心一些。我最怕的是當老板說什么大家都說“好”。


12. 當一個公司裏哪個部門強調自己部門是最重要的時候,往往這個部門就是公司最弱的部門。


13. 作爲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最重要的是要有公平心。公平並不等於平等,也不是平均主義。


14. 放權裏最關鍵的是可以容忍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我個人的理解是幹同樣的事情我也犯錯,爲什么別人不可以犯錯。


在一些企業裏,如果是老板自己的原因導致賠錢,他會覺得正常;但如果是下屬導致的虧損,他往往會很心疼。


我是可以把別人虧的錢和自己虧的錢等同起來的人,這種容忍對於建立健康的企業文化來說十分重要。


15. 只有在靠譜的地方呆過才知道什么叫不靠譜,反過來其實不成立。


16. 一個組織裏如果有大家都不執行的規矩存在,長期來講就是鼓勵大家不執行大家制定的規矩,未來大家的麻煩可就大了——比如常見的沒有交警和紅綠燈的十字路口。


面對的方式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執行你的規矩或者廢掉執行不了的規矩,最好不要有中間地帶,不然大家會很忙的。


17. 再好的車手也很難开好一輛爛車。


18. 從外面請顧問對自己公司做战略評估,一定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很難理解當自己都不知道該用什么战略時,別人可以幫得上忙,不管別人是誰。


旁觀者清的情況下,或許他可以指出錯誤,但要教會自己該幹嘛大概是不可能的事。還有就是,讓問題自己找問題大概是不會找到問題的。


五、如何理解企業文化?


1. 企業首先要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招的人必須符合這個核心價值觀。


2. 人才的合適性往往比合格性重要。


合格性指的是能力,合適性指的是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企業內部培養的人合適性強,有時候企業裏某些崗位外來引進人才合格性好。


合適性比較難培養,需要很長時間,有時很長時間也沒用。而合格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合格性是可以通過培訓提高的,合適性很難改變。


企業文化如何傳遞的問題建議看韋爾奇的《贏》。許多公司挑人時是首先看合格性的,概率上就容易出問題,許多公司本身價值觀就有問題,選人自然就困難了。


不合適的人管理公司的風險很多時候是難以控制的,結果公司很可能就會垮掉。企業文化比較好的公司往往會更快發現問題,所以糾正的機會會大很多,存活下來的概率就會大很多。


3. 凡是員工見到領導就战战兢兢的公司,時間長了都會出問題的。因爲這種公司員工大多都會慢慢變得沒有擔待,凡事希望交給上級去決定,效率慢慢會降低。除非這種公司的產品非常聚焦,大老板確實可以照顧到所有大方面,不然早晚會出問題的。我覺得日本企業這些年在有些行業出問題就是這個原因。


4. 關於授權的問題,能比我理解得更好或做的更好的人確實不多。授權的過程一般是: 指示、指導、協商、授權、放權,最後一條是 never out of control (只有好的文化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這裏最重要的還是“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


5. 很難有企業不靠創新可以生存下來的,但創新是指在用戶導向前提下的創新,而不是爲了不同而不同的創新。我們公司把這叫差異化,也就是滿足用戶需要而別人還沒有提供的東西。


當然,用戶需要而大家已經提供的東西我們絕對不能少。盲目創新是危險的,而消費者導向前提下的創新是企業生存的一個重要基礎。


6. 文化這兩個字,基本上可以解釋敗事有余的“事情”。


7. 狼性文化最終會輸給人性文化。


8. 培訓的成本很貴,但不培訓的成本更貴。不知道第二點的企業走不遠。


9. 沒有強大的文化,就不會有偉大的公司。


10. 所謂企業文化講的就是什么是對的事情(或者說哪些是不對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對的事情做對。


六、賺錢,難道不重要嗎?


1. 做企業如跳水運動員,動作越少越好。大企業比什么?比誰犯的錯誤少。


2. 大浪淘沙,在中國,最終在世界上能夠站住腳,能夠真正做大做強的一定是嚴格按企業規則辦事的企業家。這就像只有九段棋手才能下出職業九段的圍棋來一樣。


3. 這是《喬布斯傳》最後一章“遺產:無比輝煌的創新天堂”中的一段自述,我反復讀了很多遍,字裏行間躍然紙上的是一個雖有陰暗面卻始終閃亮的靈魂。吉姆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中曾經總結過偉大企業的其中一項特質是“利潤之上的追求”,喬布斯和他的蘋果給予了這項特質以最完美的詮釋。


有“利潤之上”的追求則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質,就會更容易堅持做對的事情或者說更不容易做錯的事情,就不大會受到短期的誘惑而偏離大方向。


如果你是一個有“利潤之上”追求的manager(管理者),你就會找到很多ideas(主意,辦法),但如果不是,別人怎么說你都會用功利的角度看的。


補充一點:有“利潤之上”追求並不是好企業的充分條件,但有“利潤之上”追求的企業成爲好企業的概率要比一般企業大很多,時間越長差別越大。


4. 所謂的“好公司”我覺得應該是有原則的公司,不是單純利潤導向的公司;是那些知道要做對的事情(或者說,知道什么樣的事情不該做),然後去追求高效率把事情做對的公司。事情做對的過程是個學習的過程,誰都會犯錯誤,好公司也不例外。


5. 正直和誠信--integrity。這是所有偉大企業的共性,也是出問題的企業的最大“漏鬥”。


6. 只有極少數的企業是真的在骨子裏具有“消費者導向”同時又具備實現“消費者導向”的能力的,這些公司最後往往會被人們稱爲“偉大的公司”。


7. “守正不出奇”的意思是“守正”不是爲了“出奇”。很多說“守正出奇”時腦子裏想的都是“出奇制勝”,“彎道超車”啥的。好企業的“奇兵”大多都是熬出來的,不然也奇不了多久。


8. 我認爲企業最重要的是安全,而不是像某些人說的要做多大。大是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包括利潤。企業賺了不該賺的錢,會傷害你的未來的。企業應該有利潤之上的追求。利潤之上的追求指的是把消費者需求放在公司短期利益前面。


9. 多數公司碰到問題時、討論的都是有沒有錢賺的問題,而有利潤之上追求的公司碰到問題時可能會先問一句,這是對的事情嗎?這是應該賺的錢嗎……?其實差別很小,但20年後差別很大。


10. 事實上我們也會經常有點小變形的,發現了就改。利益導向就像打球時的加力,是個心魔,克服不容易。好的企業文化對克服這個心魔作用很大。


11. 其實我也沒有一個所謂的格式或公式去判別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不過,我經常會用擬人化的角度去想一家公司。我不想打交道的人我也不想投資他們的公司。


12. 企業行事是是利益還是以是非爲標准。如果凡事是以利益爲准繩的,我就不太喜歡。


13. 經營企業和投資一樣,少犯錯很重要。但所謂少犯錯不是通過什么都不敢做實現的,那叫裹足不前。少犯錯是通過堅持做對的事情來實現。


而所謂堅持做對的事情、是通過發現是錯的事情就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價都會是最小的代價。stop doing list也很重要。


14. 松下幸之助講過,企業不盈利就是罪惡,但是企業的目的不是爲了盈利。


15. 不賺錢的生意,多少營業額都是沒用的。好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利潤和淨現金流一直都是槓槓的,而且競爭對手哪怕在很長時間裏也很難搶。你可以想想誰的生意是很難搶的?然後再想想爲什么?


16. 除非迫不得已,用價格武器總是錯的。很少人明白,低價是不會擴大市場份額的,但被迫降價有機會保住市場份額而已。


17. 追求“性價比”的公司大多是在爲自己的低價找借口。長壽公司大概是不太強調“性價比”這個概念的。老百姓心裏有杆秤:好貨不便宜啊。


18. 如果大凡你能做好一件東西,你爲啥還要做很多做不好的東西呢?


就像怎樣改變茅台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啊?多推一些便宜的非53度酒,包括茅台啤酒和紅酒,甚至茅台米酒啥的,以及茅台礦泉水、茅台酒店、茅台手機、茅台空調,加快推出的速度,5年出廠的規矩也不要了,假酒也不管了……10年後,茅台的地位應該就徹底不一樣了。


19. 這裏透露一個小機密:任何東西都是標實價、不講價的好。可以講價實際上對賣家而言,是個非常短視且成本很高的行爲。


成本很高指的是無法授權且容易造成管理漏洞,短視指的是如果可以還價,那就是在鼓勵回頭客來討價還價。對客戶而言,任何討價還價都會讓他們有“可能喫虧了”的感覺,因爲客戶覺得價錢還沒還夠。


所以我們在20多年前就沒有討價還價了。不討價還價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大家慢慢想哈。


20. 消費者長期來講,是極聰明的一個群體。所謂的營銷對一個公司來說,只是一個環節而已,相當於木桶的一塊板。


凡是認爲公司好是因爲營銷好的說法,其實就像認爲一個能裝水的木桶是因爲有了一塊叫“營銷”的木板一樣可笑。


21. 擴張的時候要謹慎。我把這個叫“足夠的最小發展速度”,就是兼顧足夠和安全的意思。


七、怎么理解投資?


1. 規則一:永遠不要虧錢。規則二:永遠不要忘記規則一。早期以爲這是玩笑或調侃,後來明白其實說的是要做對的事情,或者說是不要做錯的事情。


2. 多數人在投資時很習慣去看有沒有“把事情做對”這點,從而會很容易掉進短期表現當中。即使是偉大的企業在“做對的事情”的過程當中也是可能會犯錯的,因爲“把事情做對”往往需要一個過程。


所謂“長期投資”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要能夠相信堅持“做對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後會“把事情做對”。


3. 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個人判斷公司內在價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4. 我理解的投資歸納起來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折現,句號!


5. 投資確實就是买的未來的現金流(折現),未來現金流(折現)最大的保障就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裏最強的就是壟斷,或者叫“護城河”。


6. 能漲價的東西就表示他有“護城河”,能體會出這點來還是很有天賦的。


7. 是不是好價錢要從未來看回來。


8. 我看公司主要看兩個東西,生意模式和企業文化。這兩樣東西中任意一樣我不喜歡我就不會再繼續看下去,所以沒有懂不懂的問題,我不需要懂我沒興趣的公司。


如果生意模式我喜歡(當然至少要懂了的意思),企業文化也很好,那就老老實實等好點的價錢。


9. 商業模式簡單講就是公司賺錢的模式。好的商業模式是有護城河的,舉個極端的例子就是海關(雖然這不是通常意義的商業模式)。企業文化就是企業裏這幫人的使命,愿景和核心價值觀的東西。


10. 企業文化作爲過濾器非常有威力,爲我避免了很多錯誤。怎么選對的公司是能力問題,不選錯的公司是是非問題。


11. 我如果認爲一家公司不誠信的話,我就不碰了,比如特斯拉。禁區大概主要是兩個:生意模式不好,企業文化不好。企業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經常說瞎話,你只要看他以前說過多少瞎話就明白了。


12. 無論你想买的時候還是想賣的時候,先回到原點,想下這是不是件正確的事情。买和其曾經到過的價錢無關,賣和你的成本無關。這樣想,犯錯的概率大概就低了?


13. 好的商業模式的很簡單,就是利潤和淨現金流一直都是槓槓的,而且競爭對手哪怕很長的時間裏也很難搶。你可以自己想想、誰的生意是很難搶的?然後再想想爲什么?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段永平: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折現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