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邁德·納瓦爾在新疆寫生。鄭琰攝
萊伊拉·茜莉與她的作品《和平》。本報記者 黃培昭攝
人們在埃及首都开羅參觀“藝匯絲路——中阿知名藝術家採風作品展”。新華社記者 隋先凱攝
艾哈邁德·哈瓦吉(左)在浙江麗水體驗少數民族文化。受訪者供圖
浙江杭州西湖景色優美,遊人如織。王初攝(影像中國)
從开闢古代絲綢之路到共建“一帶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合作碩果累累。2009年以來,22個阿拉伯國家的170余名藝術家參加了“藝匯絲路——阿拉伯知名藝術家訪華採風活動”。他們用大量藝術作品,讓更多阿拉伯民衆感受中國、了解中國,爲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埃及畫家艾哈邁德·納瓦爾——
“用畫作表達我對中國的熱愛和尊重”
“阿中文明交流互鑑爲密切雙方交往、增進傳統友誼發揮了重要作用。”埃及赫勒萬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艾哈邁德·納瓦爾說。納瓦爾藝術造詣高,在埃及乃至整個阿拉伯地區享有盛名。他表示,阿拉伯國家和中國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雙方加強文明交流互鑑具有天然的優勢。
納瓦爾曾於2013年參加第四屆“藝匯絲路”訪華採風活動,與來自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藝術家們一起走進新疆,飽覽當地壯美的自然風光和多彩的風土人情。納瓦爾說,雖然他從學生時代起就對中國繪畫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但此前一直沒有機會訪問中國。回憶起採風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納瓦爾興致盎然。
發展,是新疆留給納瓦爾的第一印象。“我們走進了烏魯木齊這座中國西部的現代化城市,感受到了當地民衆安居樂業的生活。”在新疆國際大巴扎,種類繁多的幹果、色彩斑斕的艾德萊斯綢等特色產品讓人目不暇接。“我遇到了一位手藝精湛的地毯師傅,他編織過程中的每一個手勢都充滿了韻律感。我陶醉於他的手藝,也被地毯精美且極具傳統特色的紋樣設計所吸引。我向他請教,他也熱情回答。我後來把這些美好的記憶都融入了作品當中。”納瓦爾說。
納瓦爾在新疆不僅有藝術上的收獲,也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以及不同的民族和諧相處、共創美好生活的團結友愛。“在當地的一家小餐館,我看到不同民族的人坐在一起分享美食、談笑風生。他們看到我走進來,熱情地招呼我一起用餐。”納瓦爾回憶說。
中國之行成果頗豐。納瓦爾以獨特的視角,創作了30余幅畫作,受到業內廣泛好評。新疆的人、物和城市鄉村,非常飽滿地呈現在納瓦爾的筆端,爲他日後創作提供了靈感。“新疆的繁榮景象是中國飛速發展的生動縮影。我想以藝術的形式向阿拉伯國家乃至全世界介紹真實的新疆,用畫作表達我對中國的熱愛和尊重。”
“隨着阿中合作不斷深入,阿中人文交流將开出更加絢麗的花朵。”納瓦爾說,中方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呼籲各國攜手推動文明交流對話,在包容互鑑中共同進步。未來,他將繼續與阿中藝術家們一道,努力拓展阿中文明交流互鑑的深度和廣度,通過藝術創作傳遞阿中友好,爲推動雙方各領域合作注入動力。
突尼斯畫家萊伊拉·茜莉——
“中國之美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
突尼斯女畫家萊伊拉·茜莉自兒時起,就常聽父母講關於中國的故事,並對中國充滿好奇與向往。長大後,茜莉在突尼斯高等美術學院主修繪畫,最終於2017年獲得藝術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後在突尼斯高等美術學院美術系任教授。茜莉坦言,在成長爲一名優秀畫家的道路上,中國總是帶給她源源不斷的靈感。
2014年8月的中國行至今讓茜莉印象深刻。那是第五屆“藝匯絲路”訪華採風活動,來自11個阿拉伯國家的11位藝術家走進了浙江舟山,茜莉就是其中之一。
在六橫島,小北港漁民們如火如荼的捕撈作業,中遠海運重工忙碌裝船的橋吊,峧頭城區建設中的高樓大廈,一個個場景爲藝術家們勾勒出當代中國的面貌。在普陀區沈家門漁港,大家紛紛跳上漁船,和漁民比劃着聊上幾句,或者從背包裏抽出畫板寫生。在位於定海區的群島美術館,充滿海島風情的漁民畫和以海島爲題材的工藝品,更是深深地吸引着阿拉伯藝術家們。
當地濃鬱的文化藝術氣息與安寧的社會生活,讓茜莉沉醉其中。她表示,藍色成爲她浙江之行不少作品的底色。以畫作《和平》爲例,“這樣一片纖塵不染的碧藍,不僅是舟山群島附近大海的顏色,更代表着我在那裏感受到的溫馨和諧。”茜莉說,她想通過這些讓人們看到當代中國的真實風貌。
“在華採風期間,我有幸深入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目睹了當代中國驚人的發展成就,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开拓創新的精神。”這些所見所聞,讓茜莉一連創作了《和諧》《希望》《交往》等畫作。在作品中,她還特別使用了中國畫中豐富的自然元素和植物裝飾,“中國之美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中國已經留在了我的心中,我十分珍惜與中國的緣分。”
訪華採風活動中,茜莉結識了許多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藝術家,並與他們在共同創作與交流中成爲朋友。大家在一起嘗試着從不同角度,發掘海上絲綢之路豐富的文化元素,並運用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講述鮮活的中國故事,“古絲綢之路早在千百年前就將阿拉伯地區和中國聯系在一起,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又爲阿中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機。”
據茜莉介紹,目前突尼斯共有500多名藝術相關專業的博士畢業生,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國文化。“阿拉伯國家和中國之間文化交流不斷深入,將鼓勵大家創作更多體現阿中友好的藝術佳作。”茜莉說,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畫作,“讓更多人感受阿中文化魅力,爲促進阿中文化交流與合作貢獻力量。”
科威特畫家艾哈邁德·哈瓦吉——
“我想把太多的場景融入作品中”
“文明是人類的共同財富。阿中文明交流跨越千年,書寫了互學互鑑的歷史佳話。”科威特青年畫家艾哈邁德·哈瓦吉表示,將努力通過藝術創作,充分展示阿中文明的獨特魅力和交融之美,增進阿中人民的相互了解。
2018年,哈瓦吉參加了第十屆“藝匯絲路”訪華採風活動,訪問了北京和浙江杭州、義烏等地。“處處有驚奇!”“我想把太多的場景融入作品中!”……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中國之行,哈瓦吉至今仍十分感慨。
在哈瓦吉看來,漫步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古跡之間,仿佛穿越了時空,“站在長城上俯瞰群山環繞,珍貴的文化遺產與壯美的自然景色交相輝映;北京故宮規模龐大,肅穆的殿宇和精細的雕飾相得益彰,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我。”
當代中國的發展成就更是讓哈瓦吉大爲震撼。在杭州,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特別是西湖周邊區域的環境治理等,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義烏,國際商貿城裏的繁忙景象也讓哈瓦吉深受觸動,“那是一個集貿易、物流、產業等於一體的大型商貿綜合體,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穿梭其中。他們爲尋求合作而來,共同分享中國市場的機遇。”
採風過程中的一些有趣經歷讓哈瓦吉難以忘懷。有一次,哈瓦吉遇到幾名太極拳愛好者在打太極拳,他忍不住就模仿着練起來。哈瓦吉後來發現,太極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內心的平靜,這讓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更加着迷。有一天寫生時,哈瓦吉遇到了一群活潑可愛的中國孩子,他們好奇地圍在他身邊,有模有樣地學習着哈瓦吉落筆。從孩子們的身上,哈瓦吉感受到了歡樂和美好。
通過參加採風活動,哈瓦吉對中國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加立體的認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和豐富的藝術元素,也开闊了哈瓦吉的思維,爲他帶來很多創作靈感,創作了《京劇臉譜》等畫作。哈瓦吉的繪畫風格屬於抽象派,他筆下的京劇臉譜有着明顯的寫意特色,“我希望以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表現方式,呈現阿中文化融合之美。”
哈瓦吉表示,人文交流是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徑。“阿中都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藝術資源,藝術家們加強交流合作,將爲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作出貢獻。”
(本報开羅、北京電 記者黃培昭、陳尚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共繪中阿文明交流新畫卷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