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樂營收首次追平社交娛樂,騰訊音樂卻高興不起來
1年前

現場演出復蘇後,騰訊音樂的日子似乎過的更舒服了。

5月16日,騰訊音樂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騰訊音樂第一季度營收達70.0億元,同比增長5.4%,歸屬於騰訊音樂股東的淨利潤爲11.5億元(1.67億美元),同比增長88.5%。

其中,騰訊音樂第一季度在线音樂訂閱收入同比提升30.4%至人民幣26.0億元,在线音樂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17.7%至9,440萬。社交娛樂方面的移動月活用戶達 1.36 億,同比下降 16.0%;付費用戶數 710萬,同比下降14.5%。

本季度TME的在线音樂收入增長亮眼,首次追平社交娛樂收入。

但這種財務數據上的平衡,有一定“此消彼長”的原因,社交娛樂及其他業務營收的下降趨勢還在繼續。

此外,隨着音樂市場環境的改變,以线上演出“出道”的TME live在本季度面臨轉型壓力。


業務格局喜憂參半


一直被詬病的在线音樂業務終於“轉正”。

騰訊音樂2023年一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在线音樂付費用戶數至9440萬,同比增長17.7%。第一季度在线音樂服務收入35.0億,同比增長33.8%,其中在线音樂訂閱收入達26.0億元,同比提升30.4%。

實體經濟復蘇,品牌投放到內容平台的廣告預算增加。騰訊音樂在財報中提到,電商、遊戲、旅遊出行及食品飲料行業廣告开支的提升,推動騰訊音樂廣告收入同比提升。

不過實體經濟復蘇尤其是現場音樂的復蘇也在分走用戶的注意力,截至2023年3月31日,騰訊音樂在线音樂月活用戶達 5.92 億,同比下降 6.9%。

在线音樂步入正軌,長期作爲盈利主力的社交娛樂業務卻掉了鏈子。

2020年到現在,社交娛樂在騰訊音樂總營收中的佔比一直在下滑,營收也在逐年遞減。最新一季財報顯示,社交娛樂方面的移動月活用戶達 1.36 億,同比下降 16.0% 。

音樂播放器做娛樂業務本就不佔優勢,既要具有大衆娛樂性,又要符合音樂平台的調性,只能圍繞“聽、看、唱、玩”做文章。

騰訊音樂社交娛樂中,與音樂強相關的K歌業務早已陷入增長瓶頸,無法貢獻更高的營收;受衆更廣的直播業務困在音樂播放器的框架內,形式受限,難以與綜合平台一較高下。

KTV、酒吧、密室逃脫等實體娛樂項目比线上娛樂擁有更強的互動性和體驗感,必然會隨着實體經濟的復蘇吸引到人們的注意力;各大线上平台的娛樂業務所遭到衝擊區別只在於多少而已。

本就在社交娛樂方面打不過虎牙、鬥魚的騰訊音樂,還要應對线下娛樂消費復蘇帶來的衝擊,情況屬實不太樂觀。

老牌業務格局基本定型,增長的期望被放到了時下火熱的AIGC技術。

AIGC對全行業的改造正在進行,騰訊音樂也嘗試將其引入到自己的生態中以降低內容成本。

一季度,騰訊音樂推出了音樂創作平台“TME Studio”,運用AI技術輔助創作者進行曲譜練習、beat採樣等。

音樂人、歌曲、版權緊密項鏈,這一產品實際上也是在向在线音樂發力,同樣地,騰訊音樂也有意通過AI技術對社交娛樂業務進行產品升級。

騰訊音樂的AI音樂伴侶小琴在第一季度舉辦了直播首秀,直播間內設置了AI生成虛擬禮物的新玩法,試圖打造智能化的音樂元宇宙新玩法。

騰訊音樂本就在元宇宙項目上投注頗多但進展緩慢,AIGC作爲元宇宙的構成組件,算是給了騰訊一個延續元宇宙战略的切實思路。

AIGC或許會成爲騰訊音樂新的業績增長點,不過當前的落地場景還是有限,其商業價值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TME live失去優勢賽道


與社交娛樂一樣受到衝擊的,還有伴隨着线上演出而誕生的TME live。

2020年疫情爆發,人們的出行和受限,娛樂需求無法在线下得到滿足,只能轉移的线上釋放,音樂流媒體卻迎來了一輪營收增長。

2021年《全球音樂報告》顯示,2020年實體音樂收入下降4.7%,表演權收入下降10.1%,音樂流媒體的收入則增長19.9%,是當年唯一的收入增長源。

與此同時,演出公司以及音樂人因爲疫情的影響無法开展帶大規模巡演,難以維持生計,紛紛轉型线上尋找出路。

摩登天空率先聯合B站推出了宅草莓音樂節試水线上演出。宅草莓音樂節將播放入口放在了視頻網站,但音樂平台與线上演出的適配性其實更高。

音樂平台與线上演出的目標群體一致,开展线上演出具有天然優勢;而騰訊音樂手持QQ音樂、酷狗音樂、全民K歌等多個流量入口,能夠快速觸達到线上演出的核心用戶,TME live也應運而生。

线上演出能夠幫助騰訊音樂延長用戶在站內的停留時間,帶動月活和續費率的提升。而线上演出本身也可以像线下演出那樣通過付費觀看、衍生品售賣、品牌冠名等方式進行商業化變現。

2022年,TME live聯合視頻號推出的周傑倫重映演唱會,不僅到了百事可樂贊助,主辦方官方店鋪的商品銷售額也突破千萬。

可以說,线上演出本是騰訊音樂絕對的優勢賽道,且在當時被視作帶動騰訊音樂營收增長、豐富業務結構的潛力路线。

在线音樂市場只有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兩大陣營,網易雲雖然會整活兒,但資金投入一直是短板;而騰訊音樂背靠騰訊,資金實力強,能夠投入更多的資源到舞台效果制作和大牌藝人邀請之中。

2020年TME live推出的五月天“突然好想你”线上演唱會的制作成本高達1500萬,與线下演唱會的成本基本持平;後續的线上演出的邀請的也一直是陳奕迅、劉若英、崔健之類的業內大咖。

线下演出缺席的這段時間裏,TME live風光無限,去年TME live甚至與微信視頻號聯動,擔起了爲視頻號商業化引流的作用。

然而現場音樂復蘇後,一時火熱的线上演出驟然預冷,讓這條業務线落入前路未卜的境地。

商業演出的特殊性質決定了身體在場的不可替代性,故而线上演出似乎只能是現場音樂的代餐,觀衆一旦有機會去音樂節、演唱會的現場,便蜂擁而至。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23年4月29的5月3日之間,全國營業性演出共有31050場,票房收入15.19億元,觀衆人數865.49萬人次,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5月9日,沒有搶到五月天鳥巢演唱會門票的歌迷甚至質疑演出方與黃牛一起聯手想暗地擡高票價,雙方爲此爭吵不休。是否爲聯手炒作我們不得而知,但歌迷對搶票失敗的控訴從側面印證了現場演出在觀衆心目中的地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春節之後便悄無聲息的线上演出。

TME live线上演出的高光時刻就停留在了去年坂本龍一的线上音樂會,官方微博的日常已經變成了线下演唱會、音樂節的宣傳推廣。


TME live的线下演出能否薄利多銷?


不得不說,騰訊音樂還是聰明的,並沒有將TME live定義爲一個純粹的线上演出品牌,這也爲TME live轉战线下演出預留了空間。

在最新一季的財報中,騰訊音樂提到TME live一季度共舉辦29場线上线下演唱會;並且幫助法老、劉思鑑、白皮書樂隊等音樂人在全國多地开展巡演。

顯然,現場演出復蘇後,騰訊音樂希望通過轉型线下來延續演出業務的生命力。然而現場演出經營的復雜性爲這條業務线增添了不少難度。

以音樂節爲例,演出報批、場地的選擇、藝人與觀衆的演出安全、票務的銷售……每個環節都需要與實體經濟打交道,擅長資源整合的TME live在這方面的優勢並不明顯。

傳統的大型演唱會投入成本高,運營難度大,市場也基本飽和,能夠選擇的就只剩下音樂節和中小型live演出。

同時,現場演出的競爭環境也不容樂觀。音樂節市場,摩登天空旗下的草莓音樂節有着多年的行業積累並且進行了系列孵化,在消費端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都很高;內容供給,有一定市場號召力的獨立音樂人幾乎都被摩登天空籤到了旗下,優勢明顯。迷笛、仙人掌、星巢祕境等現場演出品牌也積累了自己的一批忠實樂迷,演出一票難求。

如果靠打響线下演出品牌,賣門票盈利競爭太大的話,TME live或許可以將音樂節作爲一個线下的品牌營銷渠道,通過與消費品牌聯名,提供定制化音樂營銷的方式盈利。

不過從財報信息來看,TME live似乎更傾向於從live house巡演進入現場音樂行業。

中小型演出的審批流程相對簡單,運營難度小,成本也更可控。雖然單場演出的門票收益不高,但开展全國巡演的整體收益依舊客觀。

更重要的是,巡演能夠幫助音樂人積累粉絲,提高經驗,新褲子、野孩子等音樂人的“江湖地位”都是靠一場場巡演跑出來的。

此前,各大音樂平台發起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試圖從培育自己的版權庫。然而不少原創音樂人籤約到平台的廠牌後卻因爲沒有足夠的演出機會只能自娛自樂。TME live在小型演出上的發力,正好爲這些籤約的早期藝人提供一個演出磨礪的機會。

這些音樂人成長之後,不僅能夠拉動演出票房,帶來更多的門票收入;其創作的音樂作品也將成爲音樂平台重要的版權資產,幫助音樂平台擺脫給唱片公司打工的宿命。

不過,要想线下演出業務走向平穩,音樂人逐漸成熟,作品版權積累到形成競爭優勢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現場音樂領域幾乎毫無經驗的騰訊音樂,要走的路還很遠。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在线音樂營收首次追平社交娛樂,騰訊音樂卻高興不起來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