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大陸智能機產量約8.7億部,佔全球產量的70%;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智能機產量約1.8億部,依舊佔據全球69%的智能機產量,雖有小幅波動,但仍有七成依賴中國大陸生產。”
進入2023年,蘋果供應鏈加速轉移至越南、印度等地區。多家蘋果供應鏈公司計劃將工廠遷往越南或者將擴大越南工廠產能。與此同時,十幾家蘋果公司的中國供應商獲得印度政府的初步許可在當地开展業務,其中包括立訊精密和舜宇光學科技旗下的子公司,而印度塔塔集團接管蘋果主力供應商緯創印度iPhone廠,使得印度本土企業首次擁有第一條蘋果產品的組裝生產线。
CINNO Research認爲,果鏈外遷主要原因有如下三個方面:
1、供應鏈集中風險:
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特別是中國供應鏈所造成的影響,使得許多企業不得不將自己的供應鏈調整到東南亞或其他市場,以對衝由於疫情等影響造成的生產進度難以把控、供應鏈中斷等潛在的風險;蘋果等美國科技品牌也越發意識到供應鏈過於集中的風險,正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採取多元化供應鏈的政策,以防止某家供應商獨大。
2、政治因素:
中美貿易摩擦的因素同樣導致蘋果供應鏈正加速向中國以外的地區轉移。一方面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商品加徵了一系列關稅,另一方面美國限制對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在此背景下,相關終端品牌廠商最近兩年的本土化替代培育和支持力度大幅提升,尤其是我國相對成熟的面板、組件、以及部分半導體相關制程領域的企業。
3、成本考量:
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用工成本也迅速上漲。蘋果謀求在印度、越南轉移生產鏈,也有利於降低運輸成本和提高印度、越南等地區的市場份額;再加上近些年印度與越南也在不斷釋放政策紅利,比如越南推出大力度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不僅可以享受優惠稅率,還有最高四年免稅期和最高九年減半徵稅期,種種利好在吸引着蘋果生產鏈的遷移。
盡管果鏈出走中國已成定局,但因全球智能機的生產高度依賴中國的供應鏈體系,果鏈的外遷過程並不容易。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大陸智能機產量約8.7億部,佔全球產量的70%;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智能機產量約1.8億部,依舊佔據全球69%的智能機產量,雖有小幅波動,但仍有七成依賴中國大陸生產。
而根據蘋果公司公布的供應商資料顯示,蘋果手機生產仍高度依賴中國大陸供應鏈。按蘋果供應商母公司總部所在地區劃分,大中華地區(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供應商佔比爲49%;其中,中國大陸供應商佔比21%,僅次於中國台灣,而中國大陸頭部供應商份額仍持續攀升中,在蘋果供應商體系中的貢獻越來越大。而美國、日本和韓國佔比分別爲18%、16%和7%。
按蘋果供應商在全球各地所建的工廠數量統計劃分,蘋果在全球各地共有超過700家工廠,其中中國爲蘋果生產產品的中國工廠數量佔比超過45%;從亞洲果鏈工廠分布情況來看,中國大陸工廠佔比43%,超越四成;而真正能夠進入蘋果供應鏈體系的越南工廠僅佔5%;印度工廠則更少,僅佔2%。
在低成本驅動下,全球電子產業逐步向東南亞遷移,疊加近幾年地緣政治因素、疫情等影響,產業鏈轉移步伐加快,果鏈出走中國大陸已是必然趨勢,但並不容易。一方面,中國大陸目前仍是蘋果最大的供應商來源地,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所擁有的產業鏈優勢是越南、印度等國家在短時間內無法復制的。與此同時,日資、台資也仍在將本土工廠持續轉移到大陸地區。如此高比例的產業集群轉移,無論是向越南、還是印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盡管中國廠商在蘋果產業鏈中佔據重要份額,但大部分企業的主營業務仍集中在非核心環節,更多地面臨被取代的風險,“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是中國廠商破局的關鍵。首先應加強內循環,積極尋求蘋果之外的本土終端品牌客戶,持續衝擊高端市場,搶佔更多市場份額,進而消解本土產業鏈產能在果鏈外遷後的冗余風險;其次中國廠商應主動尋求轉型之路,拓展多元化發展;最後是深化精益生產,在高端制造能力上較印度、越南等地區保持領先優勢,在果鏈內部佔據更優的生態地位。
文章源自互聯網,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降低中國供應鏈依賴,蘋果正加快第二套供應鏈的步伐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5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