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守塔記
1年前

萬億市場極具誘惑力,叮咚买菜在生鮮領域多年的積累已經爲其入局預制菜打下了基礎,而在渠道銷售和消費者端積累的口碑,使得叮咚买菜有更大的優勢獲得更廣泛的客戶市場,把品質作爲賣點,或許能助力叮咚在新的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作者/南溟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叮咚买菜撤出川渝市場的消息傳出後,5月22日,叮咚买菜股價下跌7.07%,總市值僅剩6.69億美元。 

2021年在美國上市以來,叮咚买菜面臨增收不增利困境,爲了降本增效,撤城,關倉成了其收縮战线的重要選擇。不敢再“以規模爲先”的叮咚,一方面在撤城撤倉,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新的增長點。 

叮咚买菜川渝大撤退

5月22日,叮咚买菜即將撤出川渝市場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關於關停川渝站點的原因,叮咚买菜方面回應媒體稱:公司基於降本增效的考慮,對重慶、成都業務進行了調整,暫停了相關區域的服務。本次調整不影響公司在其他區域的正 常經營。 

據叮咚买菜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總營收約49.98億元,同比下降8.2%。淨虧損5240萬元,2022年同期淨虧損4.77億元。 

總營收的同比下降與大環境有直接關系,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和封控的影響,叮咚买菜等线上平台成爲消費者重要的購买渠道,疫情結束後,今年一季度,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回歸正常,不再專門依賴於线上平台,因而對於叮咚买菜來說營收回落也算正常。 

虧損的收窄算是一季度財報中較爲亮眼的部分,但這與叮咚买菜近年來战线的收縮不無關系。 

財報電話會議上,叮咚买菜創始人兼 CEO梁昌霖表示:“去年我們關閉了一些在短期內很難快速盈利的模式,雖然直接影響了訂單量,但調整後的單倉日均單量同比增長了7.7%,用戶下單頻次提升13.8%。”

關閉部分虧損的業務以求盈利,而在此之前,叮咚曾上演一波急速擴張。 

疫情期間,消費者對生鮮電商的消費需求猛增,叮咚买菜抓住這個機會,拓展規模。 

數據顯示,2020年,叮咚买菜的前置倉數量爲850個,到2021年,叮咚买菜的前置倉數量暴增到1400個。 

疫情帶來的消費刺激給了叮咚买菜擴張的勇氣,巔峰時期在2021年9月,彼時,叮咚买菜在全國共37個城市开通了服務。 

急速的擴張之下,叮咚买菜也面臨着虧損的隱憂。 

大幅收縮背後,前置倉業務來背鍋?

從高調擴張到大規模收縮,叮咚买菜到底經歷了什么? 

2019年到2021年是叮咚买菜飛速擴張的兩年,得益於前置倉模式給消費者帶來便利新鮮的消費體驗,疊加疫情期間消費需求暴增的情況,叮咚买菜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但積極擴張的背後,叮咚买菜的財務數據並不好看。 

2019年到2022年,叮咚买菜每年淨虧損分別爲18.73億元、31.77億元、64.3億元、8.14億元,四年間累計虧損超123億。 

頂着虧損的壓力,經歷10輪融資後,叮咚买菜在2021年6月在紐交所敲鐘上市,估值350億元,但上市首日,叮咚买菜即遭遇破發,市值爲55億美元。 

從叮咚买菜的經營策略來看,上市似乎是其經營模式模式的分水嶺。 

上市兩個月後,2021年8月,叮咚买菜轉變了經營思路,從“規模優先,兼顧效率”轉變爲“效率優先,兼顧規模”,把擴張的腳步放慢,更看重經營的質量,自此,一場收縮持續战拉开序幕。 

規模較大的一次撤城發生在2022年5月底。 

當時,叮咚买菜進行了一輪“大撤退”,包括珠海、清遠、中山、江門、唐山、廊坊、滁州、宣城等8座城市的叮咚买菜都公布了“停止服務公告”,這些站點的停服時間統一爲2022年5月31日。 

2022年10月,叮咚买菜再被曝撤出廈門,當時,叮咚买菜進入廈門僅有16個月的時間,爲了拓展廈門市場,叮咚买菜共設了30個前置倉,不過,在廈門當地包括永輝,樸樸在內的競爭對手存在,叮咚买菜作爲後來者,面臨着不小的壓力,最終選擇退出。 

收縮延續到2023年,此次撤出川渝,叮咚买菜給出的說法同樣是“降本增效”,有人用斷臂求生來形容叮咚买菜的輪番大撤退。 

之所以在各個城市難以實現盈利,歸根結底在於前置倉模式的經營壓力非常大。 

前置倉模式下,“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經營模式對於配送,運輸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加之生鮮產品在運輸和儲存方面的特點,如叮咚买菜這樣的前置倉經營模式所需要付出的履約成本會更高。 

2020年和2021年,叮咚买菜在履約成本方面的費用佔比超30%,在經歷了2021和2022年的縮減調整後,2023年一季度,叮咚买菜履約費用爲11.96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下降至23.9%。 

一定程度上來看,縮減業務,對於斷臂求生的叮咚小有成效。 

前置倉模式帶來的經營壓力巨大,此前盒馬等也曾試水,但最終選擇放棄,另一個廣爲人知的前置倉模式參與者就是每日優鮮,相比叮咚买菜,每日優鮮早在2015年就入局前置倉模式,但在2022年選擇關停這一業務线,究其原因,還是走不出高成本盈利難的困境。 

斷臂求生並非易事,砍掉不賺錢的業務,把盈利業務做大做強,也並非是不好的出路。 

選預制菜做後路,勝算幾何?

前置倉業務上演大撤退,但叮咚的故事沒有停。 

在此次叮咚买菜決定撤出川渝後,叮咚方面的回應:未來,公司會在供應鏈、食品研發與加工方面加大投入,也會保持與包括川渝區域在內的優秀食品企業的深度合作。 

在今年2月份舉行的供應商生態峰會上,叮咚买菜宣布年平台預制菜目標規模將達到50億元銷售額,並面向全行業招募“預制菜合夥人”,幫助產業進入規範化、標准化發展。

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叮咚买菜方面透露,公司以預制菜爲主的自有品牌商品已佔整體GMV的19%,其中自有品牌用戶滲透率提升至70%以上,主打家常菜系列的預制菜 品牌 “蔡長青”目前月銷量超過7000萬。 

預制菜會是一個新機會嗎?對於叮咚买菜來說,這個新的嘗試算是新的希望,但放眼整個預制菜行業,早已不是藍海一片。 

《2023中國預制菜企業競爭力百強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到5992.2億元,中國共有預制菜企業 7.6 萬家,但從2022年營收規模分布來看,營收達到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數量僅爲5家。 

從預制菜產業特點來看,這是一個上遊企業掌握原料優勢,下遊企業具備渠道優勢特點的行業,叮咚买菜在即時配送領域的積累或許是其打通下遊渠道的一個突破點,但更大的壓力在於上遊原材料成本的縮減。 

國聯證券研究報告中提到,預制菜企業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出色的供應鏈能實現穩定產能和價格,降低成本、及時配送以及柔性化生產。很明顯,叮咚买菜在以往的積累中更多的優勢點在於即時配送,想要打通整個供應鏈渠道,實現更低成本高效的運作,在整個供應鏈方面要做的努力還很多。 

在預制菜業務线方面,叮咚买菜的主要陣地依然是自身平台,深耕即時配送和生鮮電商多年,叮咚买菜早已積累了自己的配送渠道,在线下渠道方面的優勢明顯突出。 

此外,經歷過疫情之後,叮咚买菜的品牌市場關注度有了明顯提升,口碑和市場都得到了用戶的認可,這對於其預制菜業務轉型和消費者教育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助益。 

相比於傳統預制菜企業的“小、散、亂”的特點,叮咚买菜在預制菜產品方面更注重品牌和質量,其推出5個系列的預制菜涵蓋“少油無油預制菜”、“低鈉無鹽預制菜”、“控卡低卡預制菜”、“清潔配方預制菜”、“低碳/低GI預制菜”等,可以看出,在預制菜行業的競爭方面,叮咚买菜的思路並不粗放,而是將品質作爲賣點。 

專家預計到2026年,我國的預制菜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達到10083.5億元。萬億市場極具誘惑力,叮咚买菜在生鮮領域多年的積累已經爲其入局預制菜打下了基礎,而在渠道銷售和消費者端積累的口碑,使得叮咚买菜有更大的優勢獲得更廣泛的客戶市場,把品質作爲賣點,或許能助力叮咚在新的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叮咚买菜守塔記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