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微塵,困在拼多多
1年前

炸店鬧劇結束了,被炸的商家仍在極力撇清與拼多多的關系,但僅退款仿佛打开了一個閥門,“”的买家越來越多,甚至成了一門生意。

狂熱分子只是極少數,他們通過虛擬號碼下單,不敢在平台留下任何痕跡。絕大部分商家仍保持理性。

炸店風波過後,中小商家們積累許久的情緒短暫地找到了宣泄口,也意識到“鬧事”難以觸動平台的神經。他們最終選擇繼續留在這裏賺錢。

短短半個月時間,拼多多商家的“炸店”群重歸沉寂。“大家各忙各的,沒人再提這件事兒。”曾在群裏帶頭炸店的商家小葵有點不適應。

所謂“炸店”,是指拼多多上的部分中小商家對平台上的自營店鋪、品牌店鋪進行惡意下單並發起“僅退款”,以擾亂店鋪正常經營秩序、甚至辱罵客服人員的行爲。

在這場不對等“战爭”中,小葵所在的河北邢台拼多多本地商家群貢獻了不少火力,從自營店、品牌店一路“炸”到了多多买菜。不時有人在群裏宣揚自己又“炸”了幾單、攻擊了幾家品牌店。

然而,自以爲拿出了致命武器的中小商家們,沒能取得想要的勝利。

平台並沒有明確的退讓跡象,被攻擊的品牌店忙着極力撇清與拼多多的關系。或多或少參與過炸店的商家們,一邊應對跟風“薅羊毛”的消費者,一邊繼續留在這個讓他們愛恨交加的平台上謀生計。

這只是巨頭成長史上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片段。在電商這個紛繁復雜的生態裏,一邊痛罵,一邊賺錢,從來都是常態。

余震未息

距離炸店已經過去了一個月,跟雀巢有關的多家品牌店鋪驚魂未定,極力撇清自己與拼多多的關系。

雀巢是這次炸店風波的重災區,從官方旗艦店到即飲咖啡、奶粉咖啡、咖啡飲品等不同品類的旗艦店,再到名字中有雀巢的品牌店,都遭了中小商家們的“無差別攻擊”。

直到現在,“偶爾還是會有人來炸店,大概兩三天一個”,雀巢某品牌店的客服告訴雪豹財經社。與商家客服溝通,彈出的第一句話就是表明身份:並非拼多多自營,而是普通賣家。

硝煙逐漸散去,但對抗的余波仍在蔓延。

“炸店前,隔三差五收到一個僅退款,現在一天就有三四個。”一位主營寵物用品的商家告訴雪豹財經社,她從來沒有參與過炸店,但現在,連她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都知道在拼多多上可以通過僅退款“”商家。

“他們說僅退款是真的,我只是想試試。”“聽說我家狗不喜歡,就能讓商家退款。”這是她最近收到的兩條投訴。

炸店本是拼多多商家圈子裏的事,但經過媒體傳播和社交平台擴散後慢慢發酵,吸引了一些消費者跟風。

“炸店的人就好像在向消費者普及僅退款,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薅羊毛’指南。”上述商家告訴雪豹財經社,在一些副業群、兼職群和大學生群裏,很多人把僅退款當成了“致富經”,甚至打出了“不成功不收費”的口號,按照“”商品的單價不同收取相應手續費。

作爲這場風波的主角,拼多多並未作出任何公开回應,但一些敏銳的商家注意到,平台上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

“拼多多松口了,有的僅退款訂單賣家駁回成功了。”小葵興奮地發現,從4月中旬开始,因爲質量問題、物流軌跡等原因投訴並引發“僅退款”訂單,商家可以直接駁回。“拼多多沒有宣布這一更新,但我切身的感受是拼多多可能意識到自己錯了。”他猜測,但並非所有商家都認同這種說法。

另一個被廣泛留意到的變化是,過去商家可以查看僅退款买家的地址和交易信息,但現在這些信息被隱藏了,即使查物流也沒辦法找到底單和买家信息。在一些商家看來,這是“拼多多故意增加賣家起訴买家的門檻”。

炸店的商家們取得了預想中的勝利嗎?他們自己也很難得出一致的答案。混亂、跟風、非理性,是貫穿這場風波始終的關鍵詞。

混亂、跟風、非理性

小葵所在的商家群,是被一張來源不明的網傳截圖“炸开”的。

截圖內容爲“致百萬商家的一封信”,轉發截圖的群友不是群主,也很少在群裏說話。有人試圖追問細節:誰發起的?怎么反抗?會不會被拼多多抓到?這位群友的回答模棱兩可,只是不斷強調“別的群早就开始了,第一波自營店都炸完了”。

情緒很快被點燃,憤怒和謾罵开始出現。

小葵是最早跟風的人。他不斷在各種群復制粘貼“寧可錯殺,不可放過”之類的口號,還轉發截圖給關系要好的商家,想帶動他們組團“攻擊”。當他得知頭一天拼多多的自營店“多多福利社”已被惡意攻擊過,就在各種群裏打探第二輪“進攻”的具體策略。

3月27日,一張炸店名單开始流傳,vivo、雀巢、徐福記、高潔絲、花王等十余個品牌在列,名單上的品牌都遭到了“無差別攻擊”。

有的老板動員全公司數十人對一家店鋪發起攻擊,有人炫耀自己一天就完成了數萬元的僅退款目標。還有人做了總結:“只要沒有‘進入店鋪’入口的品牌,就都是拼多多自營。”

雀巢是小葵最先發起攻擊的品牌,“僅退款”的金額近萬元。有人說雀巢品牌店是拼多多負責運營的,也有人說2022年黃錚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曾給雀巢、惠氏、花王紙尿褲等品牌做過代運營商。

但現在回憶起來,小葵已經說不清楚自己攻擊雀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沒有證據能坐實它就是拼多多的自營店”。

vivo也是炮火攻擊的重點對象。不僅因爲它是帶有黑牌標志的品牌商家,其創始人段永平和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關系,也讓它成爲被最先攻擊的靶子。

vivo賣的都是高客單價商品,炸店的人也知道僅退款是完全行不通的,但他們急於爲自己的不滿找到宣泄的出口。“僅退款可以讓vivo的客服、倉儲物流亂成一鍋粥,即便是退貨退款,薅vivo的快遞費,我們每天成群結隊地這么搞,也能耗死他們。”小葵說。

但看似轟轟烈烈的炸店風波,其實只是極少數人的狂歡。

在大多數商家眼中,炸店是在和自己賴以生存的平台公然作對,風險極高。近400人的商家群裏,只有十幾個人聊得火熱,不斷秀出自己的炸店成果。其余大部分商家都在觀望,在群裏默不作聲。被小葵慫恿過的朋友也比他想象中冷靜得多,不僅沒有參與,有的還給私信勸他別再胡鬧。

即使是小葵這樣狂熱的參與者,也不敢讓自己的真實信息在平台上留下任何痕跡。他們互相傳遞一份“安全須知”——一定要購买虛擬號分批量下單,收件地址千萬不要留自己和家人的。

不久後,群裏漸漸出現了反對的聲音。

“那些僅退款的买家是沒有底线的人,我們卻用這樣的方式突破自己的底线,把傷害轉移到同胞身上。”“我們越不滿拼多多,越應該團結,不能自相殘殺。”越來越多群友呼籲理性維權、不要炸店。

小葵後來才知道,這場風波的开端是一個名爲“拼多多商家統战群”的微信群。他問遍了身邊的商家和群友,大家都只看到了流傳甚廣的截圖,卻沒有人在這個群裏。

也很少有人再關心炸店這件事。在這個每年有超8億人下單購物的巨大市場上,人們生意照做,日子照過。

離不开的拼多多

被抱怨、不滿甚至痛恨的拼多多,曾是中小商家們的造富樂園。

2015年,淘寶天貓向上探索,流量向大品牌傾斜,難以掌握主動權的中小商家們开始遷移到拼多多,獲得大把流量。輕店鋪評分、做爆款單品的模式,也更適合中小商家。

但隨着越來越多的品牌湧入拼多多,中小商家們的樂園开始被侵佔。

2019年,百億補貼欄目首次被放在拼多多首頁的正中間位置,這意味着最具吸引力的曝光和流量入口。但拼多多要求,只有賣品牌商品的商家才有資格參與。

“我們不斷壓降成本吸引來的流量,轉手被拼多多拿去貢獻給品牌店。”中小商家們开始抱怨平台的不公和流量集權。他們發現拼多多也像成熟的電商平台一樣,不买廣告就沒有流量。

多位商家向雪豹財經社反饋,近幾年拼多多的付費推廣模式一直在變,從“放心推”的按成交收費模式,逐漸轉變爲按點擊量收費。現在變成了全站推廣,按曝光量收費。

同時,拼多多對中小商家經營規範和服務的要求也逐漸變得更嚴格,僅退款只是被商家們詬病最多的一條規則。

據多位商家介紹,拼多多會在买賣雙方的溝通環節強行介入,有時买家只是進行正常的售後詢問,拼多多的系統客服也會主動彈出爲买家提供僅退款的方案。而此時賣家已被系統自動禁言,毫無反抗之力。部分參與炸店的商家認爲,平台在執行這一規則時,對中小商家和品牌商家的態度並不完全一致。

關於服務態度的罰款,也讓商家在與买家交流時愈發謹慎。

“無論對方態度多不好,我都要先發三朵玫瑰花表情,撫平他的情緒。”上述賣寵物用品的商家調侃,“三朵玫瑰花承載了太多拼多多商家的卑微。”有一次她和买家一起吐槽物流,她無意說了一句“快遞有病吧”,拼多多便以“服務態度有問題”爲由,直接從她的账戶裏劃走200元扣款。

但不滿着,抱怨着,中小商家們還是一如既往地留在了拼多多——這仍然是一個能給他們帶來確定性和收益的平台。

“低價套路玩不轉了,不买推廣就拿不到自然流量,新品賣不出去,新店也开不起來。”小葵嘴上這么說,但最近還是在拼多多上开了一家新店。“直通車上每天花3000元左右推廣,持續推3個月就能有不錯的自然流量。”

大多數商家跟他一樣,在沒有新的可以替代拼多多的平台出現之前,他們還是會留下來。“淘寶回不去了,京東沒有我們的容身之所,沒有直播能力冒然去抖音快手只能淪爲炮灰。”

2020年底,拼多多活躍商家數860萬,國信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推測,2022年拼多多活躍商家數已達千萬,與淘系商家數量接近。

炸店風波過後,中小商家們積累許久的情緒短暫地找到了宣泄口,也意識到“鬧事”難以觸動平台的神經。罵過,鬧過,他們最終繼續留在這裏賺錢。

$拼多多(NASDAQ|PDD)$$拼多多概念(BK0957)$#拼多多今日公布Q1財報!你有何預期?#

#拼多多今日公布Q1財報!你有何預期?#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三千微塵,困在拼多多

地址:https://www.breakthing.com/post/61912.html